第一讲
理论与实践:人的本质探讨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背景:本讲授课对象为本科一年级学生按照教育部2018年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规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向大一年级学生,后题教学设计不再对此说明。,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兴趣浓厚且有所体认,但是多未形成关于这一问题的理性认识与系统思考,特别是鲜少能从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来思考“人的本质”问题。

2.教学内容背景:本讲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讲,“人的本质”问题可以视为全本教材的“阿基米德支点”。讲清楚这一问题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相关内容具有理论牵引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维: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述“人的本质”的基本意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一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更好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2.情感与价值维:青年学生在理解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能够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例证的方法,阐明“人的本质”意涵中“现实性”“社会关系”与“总和”的具体所指,进而引导学生在历史与当前所发生的具体事件中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理论的讲解与实践的证成,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青年的个人成长与时代使命之间的关系,从而积极地将个体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并在这一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实现个体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创新点

1.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建构教学框架,“理论”方面重在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进行理论阐释,“实践”方面则以“理论”为基础,引导青年学生从新时代生动具体的实践事例中,思考“我”作为个人与“大时代”社会的关系。

2.选取学生较为关切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以“斯芬克斯之谜”引入,在人猿揖别的差异中认识“人的本质”,并通过“现实性”“社会关系”“总和”等重点概念解读的方式增进学生在理论上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史与社会实践中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

2.分组探究法:以“我的社会学自传”为题组织学生互动;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一论题展开课后小组探讨,加深学生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解。

六、预习任务

请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相关内容,并参考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七、教学纲要

八、参考文献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2]《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3]《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9。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年。

九、延伸阅读

1.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2.路遥:《人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

3.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

4.狄更斯:《远大前程》,主万、叶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史金金、孟繁之、朱琳菲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节段实录·

各位同学好。欢迎大家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这堂课,我们将以“理论”与“实践”为线索,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共同探讨何谓人的本质。首先,我们不妨先来一起猜一个谜题:“什么生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没错,这就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谜题:斯芬克斯之谜。有同学也猜到了它的谜底,那就是“人”。可人到底是什么?于是这又引发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聚讼纷纭。

比如,在轴心时代,柏拉图称人是“双足而无羽毛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则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而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拉美特里则干脆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视角,提出了人不过是比动物更精致、复杂的机器;再稍晚些,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则强调理性、爱和意志力是人类的本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人属于动物界的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那么,问题来了,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要回答“人是什么”这样一个千古谜题,就需要穿越各种思想论断的迷雾。接下来,我们不妨先从理论的角度,从唯物史观的立场,一起来追问什么是人的本质。

先来看2005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所刊载的两篇论文,这两项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基因组与黑猩猩的基因组的DNA序列相似性达99%,这也就意味着人猿之间在生物学意义上差别很小。巧合而有趣的是,中国的孟子在遥远的公元前3世纪将这1%的微小差异解读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可是,正是“几希”的些微差异,却使人猿相揖别,人类仿如万物的主宰,而大猩猩却不能,这背后一定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规定了人的本质所在。

那这个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走进同学们所熟悉的文艺作品,从“狼少年”与“鲁滨逊”的对比中来探讨人的本质。电影《狼少年》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的《丛林之书》中所描绘的“莫格利男孩”都自小在狼群中长大。从现实的角度看,即便回到人群之中,他们也很难学会直立行走、掌握人的语言,我们不能将这些狼孩称之为人,因为他们仅仅具备了动物的自然属性;但是,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则不同,他之所以能够在孤岛上脱离社会而生存甚至驯化野人“星期五”,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他拥有此前在社会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他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说人与动物的“几希”与“1%”的差异,就在于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拥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这部经典著作中谈道:“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不应当根据单个个人的力量,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这一点在狄更斯一部作品的两个中文译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孤儿皮普为自己向往的“远大前程”而奋斗,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冰冷的私有制关系下,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皮普的个人奋斗史只能沦为“孤星血泪”。

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把握人的本质,第一次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解开了人的本质之谜。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第六条中,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何谓“现实性”?何谓“社会关系”?又何谓“总和”呢?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来逐一阐释。

所谓“现实性”是指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人,我们经常会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现实性”又指我们不是固有的、不变的个人。有的同学经常困惑“为什么我们同从前的高中同学渐行渐远了呢?”甚至有时会不免感慨:“知交零落乃是人生常态。”这些都恰恰是由你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我们也不是抽象的、头脑中的人。比如说,我们对于理想、自由的追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而是要植根于我们所置身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正如路遥在《人生》这部小说中,对主人公高加林理想得而复失的人生悲剧所作的评价:“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所谓“社会关系”,既包括自然关系,比如生物物种意义上性的关系,这也构成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两种生产”理论中人自身的生产的前提条件,又包括抽象关系,如人与人之间不同形式的爱的关系,以及复杂的现实关系,如列宁所强调的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等。其中,自然关系与抽象关系又衍生了“亲缘关系”“地缘关系”。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崇高的爱国之情与美丽乡愁恰恰是依托特定的地缘关系所产生的。与此同时,现实关系衍生了业缘、趣缘等以及调整这些人际关系的法律、政治、道德等关系。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性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指涉的就是社会关系内在的张力。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书。这本书的一大创新就是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关系形态,分为中国式的以家庭也就是血缘、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以及西方式的以组织即业缘、趣缘为核心的团体格局。

那么,何谓“总和”?我们回到马克思在经典原文中所使用的德文单词,便可一见分晓。马克思没有使用德语中表示数字上的求和的单词,也就是说,这里的总和不是个体社会关系在数学意义上的简单累积。他使用了表示实践上的总和的单词Ensemble,这个词的原意是指歌剧团全体成员及其合演、合唱意义上的总和。移至现实生活中,这里的“总和”指的是现实的个体在特定的历史舞台上与他人共同进行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调式合奏。

因此,个体总是从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个人,也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在具体的、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一系列的行动与选择来塑造、建构我们的人生。我们也正是在确定的自然时间中展开我们的实践时间,并在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可以说,探求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说就是研究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

刚才,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核心论断的探讨,从理论的层面揭开“人的本质”的谜题。接下来,我们不妨走到实践的广阔天地中,运用“人的本质”这一理论工具,分析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社会”也就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我们说,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因此,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存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所讲:“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得其大者方能兼其小。辩证地看,我们个体的精神主动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正是一代代青年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换来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接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那么,在这个“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的新时代中,我们应当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呢?

事实上,只要回望一下五四运动以来一代代中国青年的“青春接力”,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1919年,北大学生许德珩所撰写的《北京学生界宣言》,发出了“岂能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的青春召唤,在五四的滚滚风雷里,那一年青年用鲜血、牺牲叩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为祖国点燃了全部的青春热忱;三十多年后,许德珩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也看到了青春的光彩,那就是他的女婿,“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放个“大炮仗”。在遥远而又艰苦的西北大漠上,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生在中国,选择从事核事业,选择你。”而1958年,与邓稼先同行的还有十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青年竺家亨就是其中一员。六十年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这样形容当初的选择:“我们是普通的大学生。为了党和国家的需要,有关于国家安全、中华民族复兴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国家和人民这么信任你,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1964年,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竺家亨的同乡、八岁的罗君东从老师的口中听到了这件大事。十几年后,他来到了初建时的深圳特区,投入另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中。作为深圳国贸大厦最早的施工设计者之一,四十年来,他将个人的奋斗融入特区的沧桑变化中。本案例参考新华社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二季第二集《青春的接力》。这样的奋斗传承到了“00后”一代。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们认识了一位18岁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看到了同学们这一代青年更加自信、包容、开放的精神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翊鸣的回信中这样写道:“你在信中说,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随后,他还提到:“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而“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青年提供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追梦指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青年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对“斯芬克斯之谜”更深层次的解答:“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后,我们不妨回顾本讲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核心论断,从唯物史观的立场理解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后,我们以此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理解了个体与社会也就是小我与大我之间如细胞与有机体一般的对立与统一关系。需要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也是我们这门课的“阿基米德支点”,是我们随后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四个专题以及其所涵盖的六章内容重要的理论原点。以下是本讲的参考文献,请各位同学在课下自主延伸阅读。

最后,我给各位同学留一道圆桌讨论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请同学们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村民说)部分,分小组速写“我的社会学自传”,并从个人成长史的视角,探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怎样做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教学反思·

本讲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讲好这一主题先要全景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教材内容。纵观中小学思政课程,关于“人的本质”相关探讨已在情感与常识层面有所涉及(见表1-1),呈现出拾级而上的逻辑表达,以逻辑链的方式探讨了辩证理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见,按照故事讲述—情境说理—道理分析的叙事链条,中小学学段的学生经由教学已基本能够从常识意义上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表1-1 中小学学段教材关于“人的本质”相关探讨示意表

注:本书表格中“小学”指小学学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初中”指初中学段《道德与法治》教材,“高中”指高中学段《思想政治》教材。

因此,大学学段相关教学应秉持原著意识,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锚定既往思政课教学经验性问题的延展、历年来学生普遍性问题的提炼与最新教学对象特殊性问题的生发等三个子问题,展开对“人的本质”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对于本讲来说,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学生的核心关切。因此,解读好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是解决学生困惑点和教材理论重难点的密钥,这也构成了教学设计的起始点。在此基础上,本讲教学设计以理论与实践作为释读线索,立足思政课的本质“讲道理”,贯通理论说理与实践引证,通过“人猿揖别”揭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在“现实性”“社会关系”“总和”这一渐进式问题链中理解人的本质问题,并采取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性的串联性案例,以及较具亲切感和反思性的“我的社会学小传”速写,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意义上考察个体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的内在要求。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如何让说理更有吸引力,让论证更富感染力,是本讲以及诸下十一讲教学设计需要常态化提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