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万世师表——孔子

姓名:姓孔,名丘,字仲尼

生卒年: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祖籍:鲁国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

性格:仁爱、睿智、执着

身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孔子的先世本为宋国贵族,后因政治避难于鲁国。传说孔子出生时,怪异难看,鼻孔朝天,且头顶凹陷,看起来像是一座山丘。于是,父亲给他取名孔丘。但在3岁时,父亲去世,孔子与母亲过上了清贫的生活。孔子虽然年幼,但却非常懂礼貌,而且对各种祭祀活动很有兴趣。每有祭祀活动,他总要让母亲陪他去观看,回来后便按照祭祀的程序,模仿学习。因此,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对各种祭祀礼节了然于胸。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开始接触各种学问。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不仅向名人学,也向平民学。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期间,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蓄养)等小吏。中年时,孔子成为了鲁国知名的学者,开始广收门徒,前来听其讲学的人总是围得像堵墙似的。前515年,齐宣王问政时,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未被重用。后率弟子周游列国,宣扬礼教仁政的政治思想,但倍受冷落。后于前484年,返回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改鲁史编成《春秋》,创立了编年体史,直至公元前479年病逝。

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旨就是一个“仁”字,这在他思想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还说“仁者,爱人”,“仁”的境界是一个博爱的社会,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要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典范,他处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德行,主要看自己的努力,君子安贫乐道,舍生取义,就无所谓是否有人赏识自己。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周礼,以“礼”为治,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孔子“年少好礼”,还曾和鲁人南宫敬叔“适周问礼”,齐宣公问政,他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也是礼。他主张政治也应道德化,希望君主能够“爱民”、“惠民”,去除暴政。他认为严酷的刑法虽然能够让人心生畏惧而不敢有犯法的举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犯罪心理,只有对人们以礼引导、以德感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当时正是“礼坏乐崩”的春秋晚期,所以孔子主张法尧、舜,推崇西周典章制度,其政治趋于保守,有些不合时宜。但他依然怀着远大的抱负,积极从政,在诸侯列国中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捆厄陈国、蔡国,奔走十四年,吃尽了苦头,虽毫无所获,但他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追求精神却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

在教育上,孔子可谓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认为教育的根本是教人做人,提出“有教无类”的理念,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启发与领悟的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孔子办学,不仅仅是要教人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有道德修养的知识阶层,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就是希望国家政权能够掌握在那些既有才又有德的文化人手中,而不分贵贱。他将教育普及到平民百姓当中,培养了很多出身贫贱的“士”和“君子”,像《群书治要》记载的:“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工之贾人;颜琢邹,盗业;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吕览》、《荀子·大略》中又有“仲弓父,贱人”;“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此外,孔子在整理典籍方面也有不小的贡献,他结合就有的资料和史实编辑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著作,保存了我国春秋以前的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但由于孔子游历遍天下,徒生众多,因而其典籍依旧被保存了下来。他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语录言行编成书,定名《论语》,其中很多佳作、佳句广为后人流传。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圣人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和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奋力治学、执着追求,一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礼治”、“仁爱”的理想,虽然其政治主张未能实现,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确也为后人景仰。清圣祖康熙曾对孔子像行三跪九叩大礼,还说:“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并亲题“万世师表”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