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典贸易理论

1.1.1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这种优势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谓的优势是指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出口那些在本国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进口那些在国外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该国就会取得贸易利益。

他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花的少,就永远不会想在家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例如,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靴子,而向鞋匠购买。裁缝之所以自己不去制作靴子,是因为从鞋匠那里购买靴子比自己在家生产要便宜,而裁缝擅长做衣服,在做衣服方面裁缝比鞋匠能干,裁缝应该用衣服来换靴子。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购买别国产品的成本要高,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

2)主张自由贸易。亚当·斯密认为,既然贸易双方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取得贸易利益。因为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的资本和劳动力从生产能力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能力高的出口行业中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了,通过贸易,双方的消费量也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好处。

为了说明这一理论,亚当·斯密举出下面的例子。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见表1-1。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分工后的生产情况见表1-2。分工后,两国均以各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1的比例相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见表1-3。

表1-1 分工前两国的生产情况

表1-2 分工后两国的生产情况

表1-3 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

绝对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未能说明一国在各部门均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贸易,因而不具有一般性。另外,该学说只从供给方面研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流动的方向,忽略了需求方面对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在资源向绝对优势部门转移的过程中,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变化的,国际分工应进行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未得到解释。

1.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前提是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可取得绝对利益。但是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绝对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这正是比较利益学说要回答的问题。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例如,生产同样单位的毛呢,葡萄牙需要90人,英国需要100人;生产同样单位的葡萄酒,葡萄牙需要80人,英国需要120人,见表1-4。

表1-4 分工前两国的生产情况

从葡萄牙方面看,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比英国的效率高、成本低,但是低的程度不同。毛呢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90%(=90/100),而葡萄酒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67%(=80/120)。可见,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效率相对更高些。

从英国方面看,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比葡萄牙的效率低、成本高,但是高的程度不同。毛呢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1(=100/90)倍,而葡萄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120/80)倍。可见,英国生产毛呢的效率相对高一些。

如果两国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葡萄牙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葡萄酒,英国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毛呢,各自发挥相对优势,就可以使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得到增加。通过贸易,双方可以消费比分工前更多的商品,都获得利益,见表1-5。

表1-5 分工后两国的生产情况

分工前,葡萄牙和英国共生产2单位的毛呢和2单位的葡萄酒。分工后,葡萄牙把170(=80+9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葡萄酒,则生产2.125(=170/80)单位;英国把220(=100+12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毛呢,则生产2.2(=220/100)单位;两种产品的产量总和为4.325单位,多于原来的4单位。通过国际贸易,两个国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

假设两国交换的比价为1:1,那么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见表1-6。

表1-6 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从表1-6中可以看出,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但是两种产品的总量却增加了。其中,毛呢增加了0.2单位,葡萄酒增加了0.125单位。两国进行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比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