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
- 陈岩编著
- 640字
- 2024-05-17 09:47:35
本章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从发展过程看,可以分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其代表学说分别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介绍了赫-俄理论和里昂惕夫之谜。赫-俄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论被称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广义的理论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理论与事实不符,里昂惕夫研究的结果与赫-俄理论相反,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状况、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便试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随之产生了各种新的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发展了传统贸易理论,形成了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学说、需求偏好相似学说、产业内贸易学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异质性企业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增加值贸易等。
贸易保护理论主要介绍了重商主义学说、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以及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李斯特主张对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两大核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