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在做各种有关自己和家庭的财务决定时,很多人都习惯借助于“罐头式”的思维方式。比如把自己的钱分为几份,放在不同的“罐头”里:一份用来储蓄购房,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用来度假旅游,等等。
借助这种方式做投资和理财决策的好处是:每一份钱都有明确的功能和用途。对于一个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这种标签有助于为自己的消费需求树立“硬性边界”。假设给自己规定,每个月在淘宝买衣服最多只能花1000元,那么在这个月的额度用完以后,“剁手党”就可以用这个借口,强行命令自己不能再买了,要买也得等到下个月。
但是,“罐头式”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策。在行为心理学上,这种不理性偏见叫作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让我用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如表1-4所示。
表1-4 两种丢失情况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账户”的案例。虽然都是5000元,但人们会把不同的消费行为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账户”中。演唱会支出属于“享乐消费”,钱包被盗则属于“紧急事故”,两者都有各自的功能和边界,互不干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心理账户”的例子:
图1-9 美国汽油价格走势
这种现象一度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但是用“心理账户”解释,就不难理解这种行为了。对于这些司机来说,他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单独的“加油账户”,比如每月500美元。因此,当汽油价格下跌时,他们会觉得用相同的500美元可以买到更好的汽油,因此做出这种选择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心理账户”的笑话:
图1-10 一晚的输与赢
在金融投资领域,“心理账户”极大地影响着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有研究显示,很多家庭在负担高利率按揭(比如4%~5%)时,同时还有大量现金存在银行,只能获得比较低的利息收入(比如2%~3%)。如果他们用这些闲散的现金还掉部分按揭,那么每年就可以省下不少利息费用。但是很多家庭没有选择这么做,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的思维中,储蓄是储蓄,按揭是按揭,两个账户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把它们隔开了。[9]
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投资者有现金需求,需要卖出某只股票时,他们总是会选择卖赚钱的股票,而避免出售亏钱的股票。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他们过早卖出赚钱的股票,而在亏钱的股票上捂得过久,以至于拖累了其投资回报。投资者在选择卖出哪只股票时,也会将它们归入不同的账户,而不是将这些投资组合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上面提到的行为。[10]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时,倾向于选择那些股票分红率比较高的股票。在这些投资者看来,如果可以从某一项投资中每月(或者每季度)收到固定的现金流,那么他们就能心安理得地把这些钱用掉。因为投资的本金还在,这些本金就像一头奶牛,能够不断地生产出牛奶。
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的初始意义。从公司股东的角度来讲,要想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好处,可以通过更高的公司股价,或者更多的现金分红来实现。如果股东有现金需求,他们可以选择卖出公司股票,或者选择收取分红。事实上,由于绝大部分国家都对分红进行征税,选择收取分红的股东反而收入更少(因为一般来说,红利税比资本所得税更高)。
很多深谙“心理账户”偏见的公司,会利用这一行为习惯推动他们的销售业绩。举例来说,很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告诉客户,应该分拨出家庭收入的×%专门用来买保险。这种“消费公式”导致家庭收入越高,买的保险越多,而完全忽视了家庭的实际需求(比如家庭成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工作性质等)。
一个聪明的投资者需要认识“心理账户”对自己行为造成的影响。在做出重要投资或者消费决策前,意识到自己可能会犯下类似的错误,防止被狡猾的销售机构利用和忽悠,尽量提高自己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