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段话的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恰恰属于少数。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受到“过度自信”的影响。
什么是“过度自信”呢?简而言之,就是当事人所估计的自己的能力水平会超过不带偏见时的真实能力水平,超过的部分,就叫作过度自信,如图1-15所示。
举例来说,很多开车的司机朋友一上路就会犯“马路狂暴症”,看到那些开得比自己快的车就忍不住怪对方:“你当自己是F1赛车手啊?你以为自己开的是法拉利啊?”看到那些开得比较慢的,又忍不住嘲笑对方:“驾驶考试通过了没?没有通过再去学校练两年嘛。”敢情在公路上自己的开车水平最高,其他人都是笨蛋,这就是典型的过度自信。
图1-15 过度自信的偏见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教授通过研究一群受访对象的心理发现,成绩越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越离谱,和现实的差距越大。[18]
如图1-16显示,成绩最差的25%的那组学生,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会为60~70分,而事实上他们的真实得分只有10分左右。“无知者无畏”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私募股权领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电视机镜头前信誓旦旦,扬言要颠覆某个行业,让公司成为下一个谷歌或者阿里巴巴。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的简直少之又少。
图1-16 不同学生的真实成绩与自我估值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2014—2015年成功融到5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新兴企业大约有294家。截至2017年3月,这些公司中大约有73%没有拉到下一轮融资,因此面临“断粮”的危机(见图1-17),这可能是那些对未来充满乐观情绪的创业者所没有预料到的。
这种对成功的概率过分自信的行为偏见不光见于创业者中,在投资者中也十分多见。
比如美国的两位教授在统计了某家券商中几万户散户投资者投资记录后得出结论:广大散户投资者的买卖频率越高,其投资回报就越差。[19]这些投资者受到“过度自信”的行为偏见影响,以为自己是“巴菲特第二”,在股市中杀进杀出,自我感觉良好,到最后投资回报还不如一个傻瓜型投资者——老老实实购买并长期持有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图1-17 融到5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新兴企业生存状态
上面的例子说的是证券交易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一级市场上受“过度自信”影响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这些投资者把自己多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交给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时,心里想的是:我一定会投中下一个阿里巴巴或者京东这样的“独角兽”,这样我的投资就可以在×年后翻×倍。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忽略了私募股权投资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基本比率。绝大部分的私募股权都会被投进上文中提到的73%的“断粮”的公司,到最后亏得一分不剩。即使有幸投到剩下的27%的公司,也不能保证所有公司都能够完成“长征”,因为其中只有8%的公司能够上市IPO,让投资者顺利退出并得到自己期望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偏见和基金经理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对冲基金凸性资本的经理杰克·迈耶(Jack Meyer)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曾经觉得80%的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现在我觉得95%的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而我就属于那罕见的5%。”但是迈耶管理的凸性资本在过去5年业绩连续不佳,均低于市场基准,累计起来他的投资者亏损了10亿美元左右。[20]
为了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新加坡五福资本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了合作,在新加坡金融行业随机抽样,采访了大约150名金融专业人士。这些从业人员工作的单位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机构、大学基金会和券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调查结果:
首先,我们让受访者对自己的投资水平进行评估。大约有8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投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仅有7%的受访者承认自己的投资水平不如平均水平(见图1-18)。
图1-18 投资水平自评
然后我们问受访者:您觉得在扣除投资费用后,基金经理能否战胜市场?大约有70%的受访者认为基金经理可以战胜市场,30%的受访者认为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见图1-19)。
图1-19 受访者对基金经理能否战胜市场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有了第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接近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投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即市场)。但是他们中有30%的人意识到,即使自认为自己的投资水平很高,但市场也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够被战胜。
接下来我们问受访者:如果您的亲人和好友向您进行投资咨询,您会给他怎样的建议?这里我们有了第二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平均来讲,这些金融从业人员认为他们的亲人应该把70%的资产放在被动型指数基金中,而仅将资产的30%放入主动投资中(如图1-20)。
如果对自己的投资能力非常自信,坚信市场可以轻易打败,受访者为什么不建议亲人把钱交给自己或者那些主动型基金经理,而是让亲人把70%的资产投入被动型指数基金中?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在询问受访者这个问题时,我们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
图1-20 受访者建议的投资资金配置比例
要知道这些受访对象都是新加坡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些甚至是大银行和券商的高管或者对冲基金机构的首席投资官,他们的金融投资知识和经验比大多数人的都要多。从该访谈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绝大部分人还是逃不过“过度自信”的行为习惯。在问到他们自己的投资水平时,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只是平均水平或者低于平均水平。
第二,绝大部分人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脑袋分为两部分。如果是别人的钱,想要找投资途径,他们会启动“左脑”:我很厉害,我一定能够战胜市场,你把钱交给我管理就对了。如果涉及自己或者亲人的钱,他们会启动“右脑”:市场很难战胜,不要听外面那些销售人员的忽悠,至少要把70%的储蓄投资到被动型指数基金中。这种现象叫作心理账户,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习惯,我们在上文已经详细讲述过。
靠“战胜市场”吃饭的金融人才们,把自己和亲人的钱放在被动型指数基金里,是不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从业人员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比一般人都要深刻,市场上的大起大落,他们看得比别人多,因此,他们自然更理解要想在扣除投资费用后再战胜市场,难度有多大。
过度自信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行为学错误之一。这个错误普遍存在于各种人中,在那些声名显赫的基金经理中更加明显。聪明人在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时,很自然会受到过度自信的影响。但是在涉及自己和亲人的储蓄时,他们毫不含糊,可以瞬间从“左脑”无缝转换到“右脑”,提醒自己和亲人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一个聪明的投资者需要理解这种行为偏见造成的影响,不要轻易被金融销售人员的夸夸其谈所迷惑,用谨慎的态度为自己和家人做出最理性和负责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