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玄奘心中,重萧简直就是一尊活脱脱的佛啊!同样地,在重萧心里,玄奘已经成佛了一千四百多年了。
当世俗的人们一旦碰上自己无法解决或是无能为力的事情,往往会前往寺庙烧香拜佛,祈求神明庇佑,自己能度过难关,逢凶化吉。
然而,最终帮助自己渡过重重困境的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啊!
那么,所谓的佛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实际上,祂什么都没有做。祂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这纷繁复杂的人世,既不言语,也无动作;既不会欣喜若狂,亦不会勃然大怒。祂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个人历经世间百态,最终成长为属于自己的那尊佛。
如此说来,最初你在寺庙里虔诚叩拜的那尊佛,岂不正是你本人吗?
时至今日,重萧敬拜玄奘,玄奘又敬拜重萧,这不正是在向他们自身顶礼膜拜吗?毕竟,谁也无法成为他人的佛,唯有依靠自己,方能成就自我之佛。同时,也唯有自己,才能够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
佛的学问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道理,而是蕴含着深邃哲理的智慧结晶。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警示世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尘世中的人们认清自我,找到前进的方向,了解生命的归宿。
此时此刻,玄奘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前路,也明确了心之所向——前往佛的发源地,探寻佛法的真正奥秘,并将其带回大唐,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他决定立刻启程,片刻都不在犹豫。
重萧安排小沙弥准备好清水,因为他要洗漱一番,以最庄重、整洁的形象面对接下来这个重要时刻。在他心中,能与玄奘这样宛如神明般的人物结拜为兄弟,绝对称得上是人生大事,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表达出对玄奘的敬重之情。
当重萧与玄奘一同跪于无漏寺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前时,重萧已经恢复成了一个十六七岁少年的本来模样!
待到拜过了佛祖,只听重萧对玄奘说道:“兄长在上请受重萧小弟一拜。此去天竺山高水长,还请兄长多多保重。”
说着重萧就再次像玄奘弯腰拜倒,深深一叩。
一边的妙法方丈口诵佛经,只听的木鱼阵阵,一众无漏寺的僧众们口念“南无弥陀佛”,齐齐拜倒。
这一刻残破的无漏寺一派庄严,宛如金碧辉煌的佛国圣殿一般。
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可能只有重萧自己知道,玄奘这次西行取经对于整个佛教世界的重要性。
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些僧人对于,玄奘这样一个高僧大德与重萧这样一个少年在佛前结拜这件事情本身的重视。
因为出家人和在家人结拜,这本身就是违背佛法戒律的事情,更何况,玄奘还是一位受过具足大戒的高僧。
但所有人都知道,玄奘这样的高僧,能破戒做的事情,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包括妙法方丈在内的所有僧人,大家都出奇一致的保持着默认的态度。
时间已经快到巳时,重荻带着刘大娘和妙法方丈,还有无漏寺的所有僧众们,将玄奘送到坊门前。
看着玄奘背着重萧送给他的黑色背包,带着斗笠,慢慢的想大街上的人群中汇聚而去。东边的朝阳照在玄奘挺拔的背影上,他身前的影子一直向西延生。仿佛像是玄奘不可动摇的西行意志一般,倔犟而坚定。
回到无漏寺,重萧对妙法方丈说道:“方丈见谅,我与这小姑娘本不是父女,只是为了行走方便,少一些麻烦,才谎称是父女。实际也就算是兄妹,只是从蓝田县来到这长安城,没有地方住宿,所以才想在这无漏寺中借住几日。”
妙法方丈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善人,加之这位重施主又是玄奘之弟,那更是义不容辞。最重要的是这位郎君出手阔绰,一下子解决了寺里的困境,哪里还有不允许借宿的道理。
所以妙法方丈自然是无不允准。
“施主与舍妹只管住下便是,无需多虑。”
兄妹两人对妙法方丈千恩万谢之后,就走出了寺门。他们决定今天要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里好好地游览一番。
重萧和刘大娘离开晋昌坊,沿着街道一路向北前行。重萧的目的地是长安东市,这是他计划中的第一站。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重萧在刚刚穿越到大唐时,就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他深知了解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因为后世之人的都市生活经验告诉他,这对于融入新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唐朝初期,长安城的土地价格尚未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当然,那个时候也不会有白居易老先生所感叹的“长安居,大不易”这种情况出现。实际上,长安城的土地价值要经过唐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等朝代的发展,一直到唐玄宗时期才真正达到了顶峰,变得异常昂贵。
这样看起来,李治、武则天以及他们的儿女们,这一大家子人虽然将自家的生活演绎得如同刀光剑影般激烈,充满血泪,但终归并未对大唐的普通百姓造成伤害。相反,他们还推动了整个大唐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刻,重萧心中正盘算着,想要查看一下自己通过售卖玻璃罐所获得的财富是否足够在这繁华的长安城购置一处理想的宅院。他怀揣着期待,憧憬着未来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居所。
重萧前世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偶然间翻看过一本名为《唐会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如下记载:
“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
这句话意味着,在唐朝时期,政府对所有的土地、房产以及宅基地等资产的交易做出了明确规定。当这些资产需要出售时,必须优先询问亲戚是否有意购买。只有在亲戚们表示无意购买之后,才可以考虑将其转售给街坊邻里。
而只有在以上两个途径都无法成交的情况下,方可将房产卖给其他人。若有人违反此项规定,则视为违法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罪责惩处。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规则,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其一,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持社会治安的稳定;其二,可以有效地保护宗族的财产不会轻易流失;其三,能够切实降低房价,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住房费用。
总体而言,虽然唐朝的房产交易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但它同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并确保了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因此,对于重萧这位计划在大唐长安谋求置业与发展之人而言,无疑面临着相当程度的挑战,且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方面的问题。
二人来到东市后,首先便寻得了一家衣肆。各自在店内选购了一整身的行头。重萧看着自己身上的短打衣饰,再看看满大街人都穿着的圆领长袍,只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实在是有些格格不入。
待两人走出衣肆时,重萧已经换上了一身蓝色的圆领长袍,腰间系着蹀躞带,脚蹬黑色皂靴。他头上还戴着一顶黑色的幞头,刚好能够遮住他那一头短发。
而那位小姑娘则更是令人惊艳,那家衣肆的小女娘将刘大娘装扮得犹如小家碧玉般玲珑可爱,十分美丽动人。尤其是她额头上眉心所点的花钿,位置恰到好处,更是为其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泰和质库的总号就在东市的五坊内,和东市市署,也就是东市的市场管理交易所在同一区域内。
重萧和刘大娘先是走进了泰和质库,这一身行头果然比之前自己在蓝田县的时候管用多了。一进到店内,伙计赶紧上前殷勤的招呼,这让重萧还有点不太适应。
重萧缓缓地从怀里拿出那张一千贯的存款凭证时,交给那名伙计。
伙计只是略微看了一眼,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眼睛瞪得浑圆,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后堂飞奔而去。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面庞宽阔方正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重萧面前,想必这位就是这
家店铺的掌柜了。
这位中年掌柜,身材魁梧,一脸正气,方方正正的脸庞透露出一股坚毅和果敢。他的出现仿佛给整个房间带来了一种沉稳的气息,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信任之感。仅仅一眼望去,便能知晓这是典型的关中人长相。
掌柜接过那张凭证,仔细端详起来。然而,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担忧起来。他担心眼前这个少年是来兑付银钱的,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他们店内的现金本金将会所剩无几,后续的生意恐怕也难以维持下去。
重萧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年掌柜的不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轻声说道:“掌柜不必惊慌,我今日并非前来兑付银钱。只是想借此机会,一探贵店作为我寄存银钱之地的真正实力罢了。”
听到重萧的这番话,中年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轻松许多,原本紧蹙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他心中暗喜,庆幸自己刚才的担心并未成真。同时,他也对重萧的大度和理解感到十分感激。
重萧从中年掌柜手中接过那张存款凭证后,不慌不忙地将其揣入怀中。
他面带微笑,对着掌柜轻声说道:“某家有一事想要请教掌柜,不知是否方便?”
掌柜闻言,连忙起身,惶恐地回答道:“不敢当,不敢当。郎君有何事尽管问便是。”
“我想了解一下,这长安城中的房宅售价大概几何?”重荻语气平静地问道,就好像是在问一件最平常不得物式。
中年掌柜一听,心中暗喜,立刻回应道:“莫非郎君有意在长安定居?”
重萧轻抿了一口桌上的浆水,点了点头,淡然说道:“正是如此!”
“那么,郎君对于所居住的庭院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掌柜目光闪烁,似乎在揣摩着对方的心思。
重萧注视着掌柜,缓缓开口:“三十亩之内吧,环境幽静为宜。”
要知道,唐初的长安城尚未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人口规模,那时的长安城不过区区数十万人而已。因此,三五十亩的大宅并不罕见。
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们的府邸,更是规模宏大、奢华至极。百亩,数百亩的宅院更是不知凡几。
第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