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溃疡,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消化性溃疡,根据溃疡的发生部位可分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及常见病,其年发病率为1.1%~3.3%,患病率为1.7%~4.7%,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消化性溃疡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20~50岁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身及经济负担。

本病属中医学“胃疡”“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外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故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可辨证进行中医药治疗。

【中成药内治法】

1.寒邪客胃型:主要表现为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当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藿香正气类,或紫金锭,或温胃舒颗粒(胶囊)等,口服。

2.饮食停滞型:主要表现为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当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为治,可选用大山楂丸,或健胃消食片,或沉香化滞丸,或保和丸(片、冲剂、口服液),或开胸顺气丸(胶囊),或神曲胃痛胶囊等,口服。

3.肝气犯胃型: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可选用逍遥丸,或木香顺气丸,或枳术丸,或柴胡舒肝丸,或胃苏颗粒,或气滞胃痛颗粒,或四逆散,或朴实颗粒,或枳术宽中胶囊等,口服。

4.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当以疏肝理气、泄热和中为治,可选用三九胃泰颗粒,或左金丸,或加味左金丸,或丹栀逍遥丸等,口服。

5.瘀血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当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或三七片,或元胡止痛片(滴丸),或中华跌打丸等,口服。

6.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反酸,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为治,可选用葛根芩连片,或黄芩片,或黄连胶囊,或三仁合剂等,口服。

7.胃阴亏虚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当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为治,可选用参麦颗粒,或生脉饮,或养胃舒颗粒(胶囊)等,口服。

8.脾胃虚寒型:主要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当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治,可选用暖胃舒乐片,或小建中颗粒(合剂),或黄芪精颗粒(口服液),或腹痛水,或香砂养胃口服液等,口服。

【中成药外治法】

参考慢性胃炎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