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苏州,有条风情万种的山塘街,那里的文人墨客,时常在一家鸟语花香的遛鸟园内相聚。
某日,园中墙上挂出一幅沈周的《百鸟图》,旁边附上一则谜语,以及一个价格标签:一幅画仅需一吊钱和一个瓦罐。罐中虽有九十九文,但那一文硬币却俏皮地顶在罐口,沈周承诺,猜对总数者,画归其所有,分文不取。此招引得众人纷纷前来猜谜。
原来,那位名扬四海的吴门画派大师沈周,引起了远在杭州一位财主的注意。财主多次重金邀请沈周为其作画,但沈周深知此人品行不端,便巧妙地拒绝了。
财主怀恨在心,灵机一动,派一仆人假扮成穷书生,自称老母病重,急需用钱,恳求沈周赠画一幅,以便卖个好价钱为母治病。沈周天性善良,未疑有他,便画了《百鸟图》相赠。
得知真相后,沈周怒不可遏,直奔遛鸟园,宣布:“你们不是标着‘一文不值’的价格吗?既然一文不值,那么这画就归我了。”说着,便伸手去取画。
那假书生顿时无言以对,忙不迭地阻拦,并回报财主。财主得知后,慌了神,匆匆赶来,连忙道歉:“沈君息怒,小弟出于无奈,以画求得一叙”。
沈周心中余怒未消,走到园中,掏出一把白米,向空中洒去。画中的百鸟纷纷飞出,争相啄米。孩子们见状,纷纷嬉戏追逐,百鸟四散,沈周这才愤然离去。
众人望着沈周远去的背影和空中飞走的百鸟,惊叹不已,直呼“神鸟”、“画仙”!财主这时才恍然大悟,回头一看,《百鸟图》上的鸟儿已一只不剩,惊得目瞪口呆。这个故事,便是“一文不值”成语的由来。
“一文不值”意思是指一点价值都没有,后指人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