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健康与长寿”不仅是医学研究和卫生事业的主旋律,而且是人人关心的热点之一。从秦至明清有古代医籍传世,并有生卒年或年寿记载的大医家40人中,年过百岁的有2人,年过九旬的有2人,80~89岁的有15人,70~79岁的有14人,60~69岁的有4人,50~59岁的有3人;年过古稀者有33人,占83%;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究其原因,中医工作者多数熟知《黄帝内经》中摄生养性的道理,能遵医道严格掌握饮食起居,明白“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并能运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点来达到不病延寿的目的。他们特别注重内因与情志的变化,顺自然四时阴阳的变化,而经络在治未病和养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经络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加以传承和利用,为解决广大人民的病痛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经络养生保健的概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其有《养生主》一篇专论养生。古人称之为摄生、道生、卫生、保生、养性、治身等。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的保健技术和方法。简言之,养生可以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活动贯穿于人类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
经络作为人体中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联系全身的通路,可以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络学也是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经络主导体内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是濡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才能被输送到周身,从而将营养物质提供给全身各脏腑组织,使其得到濡养。经络可以抵御外邪。由于经络系统的作用是运行气血,可以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更是随着散布于全身的络脉运行。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机体功能的物质,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外邪侵犯人体往往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就会首当其冲地发挥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同时,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以及全身各部位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分布在人体头面、四肢、躯干、内脏各个部位。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经别、经筋、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经络养生保健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腧穴,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疏通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针刺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是借助艾条或艾炷燃烧的热力,灸灼、熏熨腧穴和特定部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法对人体经络腧穴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3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二、经络养生保健的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理论升华和实践验证,经络养生保健逐渐成为一门既富有鲜明养生保健特色,又涉及多领域的实用性学科。其特点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经络养生保健是中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其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体现出鲜明的中医学特点。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经络养生保健以“天人相应”“形神统一”为其学术核心,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经络养生保健在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与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即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中医学认为,人之形体与精神活动是相互统一的,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保“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素问·刺法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经络养生保健强调辨证施养。由于每个人禀赋不同,体质有胖瘦、强弱、阴阳、寒热之分,加上性别、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情趣爱好、个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对养生方法的采用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套用同一种养生模式。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及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中,也要灵活选择适宜的养生方法。应当依据时间、地点、环境、年龄的不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养。
2.综合调养 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纷繁复杂的,不同阶段人体的功能状态在不断变化,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养生活动必须结合人体功能状态和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有效的调养方法进行综合调摄。古今养生学家在漫长的养生保健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强身健体方法。从大的方面讲有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房事养生、环境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推拿养生、针灸养生、刮痧养生、整脊养生、音乐养生、沐浴养生、旅游养生、舞蹈养生、书画养生、弈棋养生、垂钓养生、色彩养生等。在每种方法当中又包含若干内容,如起居养生,有睡帐、衣着、作息、劳逸等内容。每种养生方法各有特色,但又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偏执其一,必须在上述各种养生方法中各取所需,实施综合调养,并持之以恒,方能做到外调内养、扶正祛邪、补偏救弊、平衡阴阳,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最佳效果。
3.预防为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充分体现出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预防理念。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预防疾病是经络养生保健的重要目的之一,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及复发,是经络养生保健的核心内容。要健康长寿就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这一“治未病”思想是经络养生保健的最高境界。古今养生家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总结出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和方法,使之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4.中和有度 “中和”指平衡,“度”指适度。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适度的概念,超过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这主要体现在阴阳平衡的调节中。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就是阴阳平衡,因此,协调阴阳使之平衡自然成为养生保健的宗旨。《素问·经脉别论》云“生病起于过用”,说明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保持适度。比如情志调和、饮食适量、劳逸结合等,都体现了适度的特征。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就是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和,维持经络、气血等功能的相对稳定协调,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才可健康长寿。所以,重适度和调节也同样为中医养生保健的宗旨。
5.持之以恒 养生保健不仅要方法得当,运用得体,而且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终身受益。首先,要将养生保健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养生保健锻炼,日久天长就会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其次,要树立终身养生保健的理念,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选择合适的养生保健方法,日积月累便可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三、经络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1.运用经络养生保健方法,首先要分辨病证的虚实寒热,认识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和主治病证的差别。十二经脉分别对应身体内部的各个脏腑,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显示出来,反之也可以依据这些征象来判断哪里出现了问题,然后通过所属的经络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哪个脏腑的病变首选所属的经络进行治疗。比如心脏的病变首选心经、心包经,呼吸系统的病证首选肺经,腰部疼痛首选膀胱经。另外,可以结合相为表里的经络进行治疗。比如胃肠功能紊乱可以选择与胃相表里的脾经,胆经的病变不但可以“敲胆经”,也可以“敲肝经”。
2.经络养生保健方法注重人体气机的调整。阳经腧穴多具有发散、升提气机的作用,如果气机不升,出现乏困无力,精神倦怠,胃、子宫等内脏下垂等时,就要通过阳经进行治疗;阴经腧穴多具有滋阴、敛降的作用,如果出现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就要通过阴经进行治疗。心、腹、妇科病变属于阴虚的较多,可以通过任脉进行治疗;颈椎、腰椎的病变,性功能障碍等属于阳虚的较多,可以通过督脉来治疗。但是,经络养生保健绝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在下可取之上,如脱肛、便血、月经量多可以按摩头顶的百会穴来升阳举陷;病在上可取之下,如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可以按摩足心的涌泉穴来引火下行。
四、经络养生保健发展简史
经络的记载详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此前则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一脉灸经》,此后则有历代经络与腧穴相结合的多种著述。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中的“得养生焉”。研究表明,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许多养生相关的学术流派及学术著作,将经络与养生联系起来阐述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的众多医学著作都有相关记载。
(一)先秦及汉
现存的经络文献原以《黄帝内经》为最早,近代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帛书和竹简中都记载有《十一脉灸经》,为《脉书》的主要内容,这一名称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说的仓公淳于意受其师阳庆传授“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说相符合。“脉书”有属于黄帝,有属于扁鹊,可知有不同的本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几种文本:一种内容较简,按先“足三阳三阴脉”后“臂三阴三阳脉”排列,故称为“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内容较详,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故称为“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后者在帛书中有甲乙两写本;又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本。可见其传抄较多,影响更广。与帛书一同出土的还有帛画《导引图》,其上描绘各种运动姿势,经考古人员考证后确认其为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导引健身方法。导引法是采用调身、调息、调神的方法,进行炼精、炼气、炼神的修炼,达到祛病、强身、益寿的目的。关于导引法,华佗曾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说明导引法是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能量,引导体内气血流通,达到未病先防的状态。同时也说明其与经络理论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灵枢经》和《素问》。其写作时间当是《灵枢经》在先,《素问》在后,关于经络的记载以《灵枢经》为最详,如《经脉》《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篇;《素问》则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阐发和讨论,如《脉解》《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但《素问》所引古文献并不完全与现存的《灵枢经》相同,如《脉解》所载经脉文字不同于《灵枢·经脉》,却接近于帛书记载,这当是古“脉书”的另一传本。凡名为“解”者自然是晚于原书的解释性著述。而在《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着诸多描述,如《灵枢·经脉》中“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以及《素问·灵兰秘典论》“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素问·示从容论》“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就已经对于经络养生有了明确的认识。
《难经》原称《八十一难》,是对《黄帝内经》等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有关经络的问题特别注重寸口脉诊、原气、奇经八脉及对“是动”“所生病”的解释;十二经脉原文于循行路线之后分“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叙述,在《难经》中将此解释为“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又说“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虽然《难经》用气血、先后解释经脉病候并不符合《黄帝内经》的原意,但却给经络养生保健提供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向,同时对后来温病学派创用卫、气、营、血辨证具有启发意义。关于针刺原则方面,《难经》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结合天人相应理论,即“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强调经气应该同四时阴阳升降相应,通过针灸引导人体阴气、阳气,达到人体内阴阳平衡的目的。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所称《九卷》即指后来所称的《灵枢经》。《伤寒论》一书以六经辨证,是对《黄帝内经》《难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为后人树立典范。通过《伤寒论》六经辨证,我们也能了解到许多养生知识。如“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就告诉我们维护阳明正常运作的关键在于防止“胃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有节。
(二)魏、晋及隋、唐
现存的腧穴专著以魏晋时期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为最早,此书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汇集《素问》《九卷》(又称《针经》,即今《灵枢经》)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称《黄帝明堂经》,原有书有图,自写入《针灸甲乙经》后,原书渐趋散佚。其书是《黄帝内经》之后的腧穴专著,约成书于东汉时期。现在只能从《针灸甲乙经》间接了解其内容。经络所属穴和交会穴均详见于该书,所载各经穴名共349个,其中有交会关系者84穴。穴之属于某经者称所属穴,为几条经所交会者称交会穴。从交会穴可以看出各经之间的重合关系。经络循行和经络图的绘制自然离不开所属穴和交会穴。同时,《针灸甲乙经》按部位划分经络区域,如头部分为正中,两侧再分5条线与脑后穴位;颈肩部、面部、耳部分区;胸腹及腰背部分为中线及两侧穴位;四肢部分为三阴、三阳。本书阐述之间部位明确,关系清晰,有利于学习和临床运用,对现代的分部按摩导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耳穴按摩操、眼保健操等,延伸到后世的全息疗法,奠定了面部全息、手掌全息、足疗全息等养生保健与治病的基础。《针灸甲乙经》还对晋以前的针灸医学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为后世经络养生保健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明堂流注偃侧图》,是关于腧穴的前、侧、后图形,简称“明堂图”。在《隋书·经籍志》中还记载《明堂流注》《明堂孔穴》《明堂孔穴图》等书名,可知当时有多种传本。隋唐时期的甄权、杨玄操、杨上善等医家先后修订“明堂图”,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所载即采自甄权;王焘《外台秘要》所载还参考杨玄操的编著;杨上善除撰注《黄帝内经太素》之外,又将《黄帝内经》与《明堂孔穴》的内容汇合编成《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合一卷,现仅存第一卷。《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原附有“三人图”和“十一人图”(督脉合足太阳,任脉合足少阴),现仅存文字而无图。原图虽已不存,但据孙思邈所述“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说明原图是用色彩标线的,大概是按脏腑所属而分五色描绘。同时,孙思邈提出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创立“养生六字诀”,即“吹、呼、嘻、呵、嘘、呬”。通过呼吸吐纳调动气机,提高脏腑的功能,从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唐代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时还引用《中诰孔穴图经》,所载孔穴数较《针灸甲乙经》略有增加。原经已不存,《素问》王冰注文也为后人所重视。由此可见,在此期间,腧穴的增删,医家对经络分区的重视,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的加强,使外部的经络养生保健对内在脏腑调理的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宋、元、明、清
宋代对经络腧穴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早期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中第九十九卷有《针经序》,第一百卷有《明堂序》,列有“十二人形”经穴图。天圣四年(1026年),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共载354个腧穴;次年铸成“铜人”孔穴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腧穴定位影响甚广。宋代后期组织编写的《圣济总录》记载了经络导引法具有整体的保养效果,涉及部位从头面到四肢、脏腑,而且对于时间的要求也有独特的观点,如晨起时舒展活动身体,饭后不可直接入睡,须先散步和按摩两胁、肾区。这些观点对后世养生功法具有深远影响,如今仍有指导意义。
宋、金时期,关于奇经八脉出现了新的内容,提出在四肢部有“八脉交会穴”,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初见于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据说为“少室隐者”所传。这实际是四肢部八个常用穴,可能因其能治疗有关奇经八脉的病证,故称“八脉交会穴”。其实际意义与原有的交会穴不同,原来的交会穴表明经与经的重合,而这是指八穴与八脉相通。此外,《针经指南》的针刺原则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对于后世经络养生保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高度阐释。
宋、金时期还将古代“候气而刺”“顺时而刺”的思想发展为具体的子午流注针法。金代何若愚写成《流注指微针赋》一篇,阎明广加以注解,并收集有关资料扩展成为《子午流注针经》一书,是子午流注法的初期著作。明代徐凤《针灸大全》又将其改编成《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十首,各书加以转载,影响遂广。此法的特点就是按时选用十二经的井、荥、输、原、经、合穴。其后又有将八脉交会穴也结合日时干支来选用,初见于元代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为“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从灵龟八法的理论背景可知,其充分考虑了导致和治疗疾病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更能完整地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宇宙生物观,从更高的层次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运用灵龟八法调节人体,对于经络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金以来,对经络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何若愚的《流注指微论》说:“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他把经、络与脉做了区分,而且认为经与络是有深、有浅的。明代钱雷《人镜经附录全书》说:“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经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这一说法为后世医家喻嘉言等引用。此外,书中同时将经络与先天相联系,指出怀孕后各经逐月滋养胎元,孕期应特别重视孕妇的心性修养及饮食调理、起居调摄,对现代孕妇围生期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元代滑伯仁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谈论经络者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如明代夏英以滑氏注解配合经脉原文编成《灵枢·经脉翼》,高武的《针灸聚英》也依照此书流注次序排列绘图。
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奇经在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养生重视奇经八脉,需了解奇经八脉无表里配合,并不拘制于十二正经的特点,即所谓“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之理。明代李时珍对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书中不仅系统叙述了八脉分布的路线,还结合八脉所主病证及各家的论述,完善了奇经八脉的辨证论治。同时期的沈子禄编辑《经络分野》,徐师曾为之删订,又补辑《经络枢要》,总成《经络全书》,后清代尤乘又加以重辑。马《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对《灵枢·经脉》的注释,则是以《十四经发挥》为主要参考,其后又为张景岳《类经》所依据。杨继洲《针灸大成》为《针灸聚英》之后的针灸专书,内载经络腧穴资料更为丰富,共载腧穴359个。杨氏重视五脏和任、督二脉的导引,将此看作经络理论在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中的运用。此后有张三锡《经络考》、翟良《经络汇编》等。严振《循经考穴编》原系写本,可能也成书于明末。
在清代,除了注释《黄帝内经》和针灸书中的经络内容外,经络专书较少。《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有经穴歌诀、分绘经脉图和经穴图。李学川《针灸逢源》共载腧穴361个,是对腧穴的又一次总结。陈惠畴所编《经脉图考》一书,在其去世后才刊行,书中图文并重,是有益的参考。在清代,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有所发展,严西亭等人的《得配本草》、赵术堂的《医学指归》、姚澜的《本草分经》,都将经络学说与药物结合起来,认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是掌握药物性能的要领。温病学派的叶天士等人注重分经辨证用药,于十二经之外更重视奇经,为经络理论在方药方面的运用作出贡献。
(四)民国至现代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清代医者多重药轻针,清王朝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由而废除太医院的针灸科。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但针灸疗法仍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应用而得以流传。以承淡安为代表的许多有识之士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这一祖国医学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为振兴针灸学作出了贡献。而传统养生保健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养生著作也寥寥无几,这一时期较重要的养生书籍有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的《摄生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学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针灸学的对外传播也得以促进。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开始系统研究现代老年病学,之后又成立了老年研究室。近年来部分科研单位成立了中医养生研究室,全面研究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健康保健活动,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规定了人体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362个经穴、46个经外奇穴的名称与定位。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名录的设立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提升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针灸起源国地位的正式确立,意味着世界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对中国针灸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灸医学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中医养生学也因之得到较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已开始从临床医学逐渐转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传统的养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中医养生学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独特的方法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如养神、动形、食养、药饵、气功、针灸、推拿等。随着中医药学宝库的进一步挖掘,将为我国及全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经络养生保健的学习方法
1.以教材为纲,掌握养生理论要点 经络养生保健内容十分丰富,学习时要以教材为纲,深入理解和掌握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全面地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体系和特点,特别要掌握理论要点,加深理解,为今后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养生保健知识与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2.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本教材上篇为养生保健基础理论,中篇为养生保健方法,下篇为养生保健应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养生保健理论、方法和实践,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掌握养生保健方法并勤于实践,有助于深刻理解养生保健理论;通晓养生保健理论,可以择优养生保健方法并正确应用。因此,学习时,要前后呼应,相互佐证,相互支持,理解并牢固掌握教材的内容。
3.自学自练,深刻理解 经络养生保健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要学好经络养生保健课程,应结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对于了解各种养生流派的思想精华,弄通本义,启发思路,深化认识,都大有裨益。另外,学好经络养生保健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经过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要求,也有助于对养生保健理论的深刻理解。
4.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经络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学者应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日常的养生保健实践。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养生保健理论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