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东郊送别 卖身葬亲

三天后,京城东郊十里,这里没有霸桥折柳,也没有十里长亭,更没有满城相送。

只有一辆马车,停在路边。

孙承宗和袁崇焕是被一个太监告诉说在这个地方等着的,他们猜到是陛下了,却没想到陛下只坐了一辆马车。

朱由检下了车看着二人,“议和之事至关重要,不能大张旗鼓,故没有命满朝文武相送,朕敬两位一杯水酒,祝此行顺利。”

孙承宗和袁崇焕也一口喝光酒水。

“两位这就出发吧!待回京之时,朕领百官相迎。”

“陛下,臣等这就去了。”

“一路保重。”

朱由检点了头,看着他们上马向着东北的的方向而去,眼眶也湿润起来。

王承恩见此小心的问着,“陛下要去街上转一转吗?”

“嗯,去看看吧!”

突然想到了什么?“上次那件事如何了。”

这件事王承恩一直没说,也不敢说,这次皇帝问了也瞒不住了。

“陛下,大理寺没有理会此事。”

朱由检也不气恼,大理寺主要是审核重大刑事案件的,这种事应该属于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管辖。

“将此事通知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若他们再不管你到时告诉朕。”

“是陛下。”

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话说曹操赤壁大败……”

听着有些耳熟,随后向着传来的方向走去,这才发现是一酒楼,径直走了进去。

“客官,您要些什么?我们这有名的是烧鸭子。”

“来几道拿手小菜,再来一壶茶,你下去吧!”

随后就坐在凳子上,也招呼王承恩一起。

“这是说书的吧!”

“是的陛下,这是说书先生,说的好像是三国。”

这时他才想起来,四大名著有三本已经现世了,不过属于小说,不在科举考试范围内,看的人不多。

“以后注意点这些说书的,盯住他们的落脚点,以后有大用,”

“爷,奴婢记住了。”

“大家快去看啊!外面有人卖身葬父。”

话音一落,酒楼里面的的人都向外面跑去,这年头热闹可不多,有的话得抓紧时间去看。

朱由检一开始是被这话给惊住了,后来酒楼的人都往外跑让他有些愣神,随后也跟着出去了。

地方也不远就在东边的一个转角处,很多人围在了那里,很引人注目。

朱由检和王承恩及其护卫也向那边走去,从缝隙里看见了跪在那里的人,一妙龄女子,但不是很漂亮,毕竟出身贫困经常干活,皮肤也粗糙,没有电视里面貌比西施的容貌,一男娃大概七八岁的样子跟在她的身后一同跪着。

“哎,你们从哪里来的啊!”

“小女子一家从山东而来,那里发生了干旱和蝗灾,因为没有吃的,爹娘就带我们姐弟向着京师而来,听人说天子脚下,要饭吃也能吃饱,但谁能想到,一路走来,逃难的人太多,路边的树皮,昆虫都扒拉吃了,爹娘因为饥饿而死。”

“只剩我姐弟俩苟活于世,还请京城的各位大人买了我吧!只要给我姐弟一口饭吃就行,我还是黄花大闺女。”

有人冷哼一声不为所动,有人心中难受却也无动于衷,只是感叹日子不好过。

朱由检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几年讲过明朝两百七十六年里,天灾多达一千零一次,到了后期每年都有灾荒,每次灾荒范围波及好几个省。

《明实录》中,万历四十三年七月癸亥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钱干完疏言:“东省六郡自正月至六月不雨,田禾枯槁,千里如焚,耕叟、贩夫蜂起抢夺,相率而求一饱。”

目光所及之处惨不忍睹,大半年的干旱颗粒无收,连年天灾更可怕。

次年,山东诸城进京赶考举人陈其猷,根据亲身经历绘制出的《饥民图》。

天灾不断,如此场景更是残酷,“见道旁刮人肉者如屠猪狗,不少避人,人视之亦不为怪……见老妪持一死儿,且烹且哭。”

对于朝廷而言却是赋税减少,在册百姓逃亡七成,剩下的三成承担所有的赋税,百姓生活日益困苦,成为流民。

想到这里,他打了个冷颤,这个时代的灾荒并不是如他所想从崇祯元年以后才开始,而是在之前万历年间就有征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是炸药桶,只不过是明年在陕西爆发。

“你让人带他们走。”

王承恩不知道皇帝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必然有其用途。

使了个眼色就有人靠了了过来,听到命令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走进了人群。

“这里是十两银子,你们俩跟我走吧!我让人埋了你们爹娘。”

这么多人只有这人愿意买下他们,当即就要起身跟着离开。

这里没有电视里贵公子给钱买妙龄女子的事,贵公子喜欢的是大家小姐或者小家碧玉,而不是农家女。

这个时候五城兵马司的人也过来了,“散了,都散了,这里不允许聚集。”

人群一哄而散,今天里面没有太过蛮横的公子哥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都挺乖的。

朱由检只是看着这一切,他并没有说一句话。

回到宫里就有人上前,“陛下,李邦华到京师了。”

朱由检听了这话停下脚步,看着报信的人,“人真到了,现在在哪里。”

“陛下,现在在城内的客栈休息。”

朱由检很是高兴,如此一来这步子就能继续走了,来回走了好几步转头吩咐王承恩,“半个时辰后传李邦华。”

“是,陛下。”

徐光启一个人不够用,他主要的长处在于对海外人士的熟悉程度还有眼界,这件事具体要做还得李邦华。

见到人他能够看到此人眼中的疑惑,“李爱卿,朕召你而来是为了整改京营,目前徐爱卿负责核查。”

李邦华听了这话立刻站了起来,“此事当真,当年自己给两个皇帝上书提出自己的政治方略都没有得到答复,没想到当今竟然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臣愿受陛下驱使。”

朱由检哈哈大笑,“召你来京就是为了此事,朕欲用你为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负责京营核查。”

“徐爱卿有其他事,此事还得靠你。”

扑通一声,他当即跪拜,“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