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荐序二 中国企业的骄傲
- 华为三十年:从“土狼”到“狮子”的生死蜕变
- 程东升 刘丽丽
- 1693字
- 2024-06-12 14:56:33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 李阳春
说华为和任正非是中国企业界的骄傲,此话一点不为过。
我们从本书作者之前的作品《华为真相》《任正非管理日志》等作品中,了解到了华为的成长轨迹,以及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智慧。
华为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管理,是管理的高级形式。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为管理服务的,任何文化不能脱离管理这一最终目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必然遵从管理者的思想脉络而生生不息。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通过与员工沟通和交流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企业家的抱负。
任正非一直在试图将模糊的企业文化变成制度性的企业文化,因此,华为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性建设的过程,华为企业文化的移植是价值准则的移植,是制度的移植。
任正非曾说:“文化与管理的关系犹如土壤与庄稼的关系,文化为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更疏松,管理是种庄稼,其使命是多打粮食。”
任正非认为,民主是产生在独裁基础之上的,没有独裁,民主不可能生长,民主不可能在无政府状态下生成。华为要实现民主管理,必须先经历长官管理阶段。如果说长官管理代表独裁与“人治”,制度管理代表“法治”,那么文化管理则代表民主管理。当一个企业只需要通过文化进行管理的时候,这个企业距离“无为而治”就不远了。
关于文化,任正非有句名言——一切物质都会消失,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在诸多华为文化中,任正非提倡“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公司内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并存的。为公司的事业无私奉献、不斤斤计较,是华为提出的小胜靠智,也是大胜在德的精神内涵之一。这里的“智”主要是指技术、营销等具体的操作技巧,这里的“德”是指思想意识等层面的东西。显然,技术、营销等“有形”的东西,通过学习很容易掌握,但道德修养却要靠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长期的磨练、积累形成的,很难一蹴而就。
任正非要让华为人知道,靠耍小聪明、小智慧,可能工作会出一点小成绩,也许会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真正严谨对待工作,诚实努力、踏踏实实,才可能做出真正的成绩,才可能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最大化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私是人的天性,只不过有时候表现不出来而已。华为在创业初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员工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发扬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那个时期,华为员工内心里的自私、封闭,都被高涨的奉献精神掩盖。但是,当华为具备了上万员工,发展进入平稳期,已经有大量创业元老沉淀后,自私自利等特质都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影响工作效率的负面因素。
任正非希望华为的干部们在公司低谷的时候,用自己生命的火花,照亮前进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希望华为的干部们具备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任正非认为,企业的发展不能靠利益来驱动,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趋之于利,单纯以物质利益为基准,建不起强大的队伍。像个体户、小作坊的经营行为都是以单纯的利益为驱动,更是不能长久的。
所以,管理者必须使员工的目标远大化,使员工感到他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伟大而崇高的,在某些时候,即使物质利益不能满足,也会继续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
华为因此提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自己与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华为基本法》第四条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可以说,华为成功地将员工个人的利益、价值观,与公司、国家、民族的利益、价值观统一到了一起,这是华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经常到很多企业去调研,也与很多企业家朋友交流过,我发现有些企业,要么过于强调员工个人利益,导致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矛盾;要么忽略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导致员工对公司、社会甚至国家都有很大的意见。这两种公司都不可能持续发展。在如何处理员工、公司、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华为很值得我们学习。
华为给我们的启发还很多,我们可以在本书作者的系列作品里寻找。本书作者几年中连续出版了多本有关华为的作品,我非常赞赏这种持续钻研的精神,也非常乐于将作者的系列作品推荐给各位企业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