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五洲,汗流欧美亚非拉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已制定了第二次创业规划,我们将在科研上瞄准世界上第一流的公司,用10年的时间实现与国际接轨。这个目标,我们计划分三步走:3年内在生产和管理上实现与国际接轨;5年内在营销上实现与国际接轨;10年内在科研上实现与国际接轨。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们所谓的营销国际化,不是在国外建几个工厂,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就够了,而是要拥有5—6个世界级的营销专家,培养50—60个指挥战役的“将军”。

1996年5月2日,任正非在深圳华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电信器材厂通信电源合作签字仪式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合作走向世界》的讲话,第一次较详细地描绘了华为的未来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开放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通信产业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通信产业持续10年的大发展,催生了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并孕育了一大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民族通信企业。

1994年,华为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得极大成功。

1995年初,华为成立北京研究所,产品从单一的交换机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开始研究CDMA技术,产品初步多元化。当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14亿元,在全国电子行业百强中排名第26位,注册资本增至7005万元,员工达到800多人。国内通信设备市场方兴未艾,华为在国内市场纵横驰骋,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迅速提升。

基于对国内和国际电信市场前景的认知,任正非开始准备冲击国际市场。此时,华为在国内已经声名鹊起,但在国外尚是个没有多少知名度的小公司。华为此后积极参加各种大型通信展览,展示实力和形象,以改善国外电信行业对华为的认识,接近客户。西方发达国家的电信业成熟而且完善,基础设备市场基本上已饱和,除中国外,亚洲、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电信市场还没有充分启动,中国电信市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

但是,1995年之后的3年,中国通信制造业已进入了竞争更为激烈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成长起来了一大批电信设备制造商,而世界各大电信设备厂家也蜂拥到了中国。一时间,中国电信市场由原来的产品极度短缺、供不应求,发展到了中、外产品撞车,市场严重过剩的尴尬局面。各个企业为了能抢占一份市场,不得不拼死争夺,使出各种招数。拼命削价、相互压价,已成为众多国内厂商惯用的计策,竞争环境日趋恶化。当时,外国厂家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已占领了大部分中国电信市场,国内厂家如果仍然维持分散经营的模式,必然将会困难重重。

在国内电信运营商分拆后,加上对小灵通的判断失误,华为面临着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困境——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巨大的制造能力需要释放,高额的研发费用需要新兴市场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向海外拓展已经成为了华为保持高速增长的不二法门。

任正非曾对奔赴海外市场的华为人谈过海外市场对于华为的重要性。

你们背负着公司生死存亡的重任,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你们为挽救公司,已付出了你们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将青春永驻。

任正非告诉华为人,大家要有信心熬过这困难的3年,从而将获得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是,他明白,市场经济最终会把所有的产品逼到薄利经营的地步。因此,他坚定地认为:

只有提升产品的先进性、实用性,实行产品多元化,实行超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除此再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抗衡内战外困的巨大压力。超大规模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市场的吞吐,只有市场才能孵育出大产业。

通信行业的用户群非常集中,是典型的大市场、少客户特点,任正非将华为定位为吸纳市场参股,组建产业集团,扩大市场占有,平衡供需矛盾。

Gartner亚太区副总裁Robin Simpson在2003年告诫国内的电信制造企业: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将来是危险的,因为将来不会有仅仅依靠区域市场存在的电信设备商,所有的电信设备商都必须是国际化的。显然,任正非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加速了华为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

在这个背景下,任正非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1995年11月16日,在第四届国际电子通信展华为庆祝酒会上,任正非表示华为正在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展生存空间。

1996年,华为员工达到2000多人,绝大部分员工受过高等教育,硕士、博士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而且华为每年都要在国内名牌大学选拔大学毕业生。华为走过了8年艰难的创业历程,已渐渐成熟,成为一家颇具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1996年3月16日,在国家邮电部组织的用户接入网研讨会上,华为汇报了自己研制的产品。当时参加该会的还有AT&T(朗讯)、爱立信、诺基亚、富士通等外国公司,华为的产品被评为“适合中国市场的接入网产品第一名”。

任正非随后宣称,华为将大规模地推出包括HONET用户光纤接入网在内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华为开始大规模进行硬件设施建设。这一年,华为建设了一栋超大规模的工厂,厂房长300米,宽180米,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同时,华为投资2.5亿元,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以及与研发、制造相结合的各种调试、测试设备。另外,华为还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引进了一套MRP Ⅱ的软件,任正非希望对该管理软件通过一两年的消化,使华为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水准。

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的同时,任正非把华为的国际化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发表的《加强合作走向世界》一文,清晰地表达了他对华为国际化的看法。

后来的事实证明,任正非的这些设想都一一实现了。尽管,对于这位企业家,我们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和非议,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1998年,任正非将“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写进了《华为公司基本法》,再次表达了华为要走向国际化的雄心。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也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此时,任正非对于华为走向国际市场还带有强烈的民族情结。他认为,华为必须进行大公司战略,泱泱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通信制造产业。作为民族通信工业的一员,华为公司拼尽全力向前发展,争取进入国家大公司战略系列。

我们不仅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中国企业也要走向世界,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希望。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员工需要具备四海为家的胸怀和本领才能创造出类拔萃的职业生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没有我们先辈的这种牺牲,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摆脱100多年来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以及长期压在我们心里的阴云。

我们要泪洒五洲,汗流欧美亚非拉。你们这一去,也许就是千万里,也许10年、8年,也许你们胸戴红花回家转。但我们不管你是否胸戴红花,我们会永远地想念你们,关心你们,信任你们,即使你们战败归来,我们仍美酒相迎,为你们梳理羽毛,为你们擦干汗和泪……

除了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外,任正非显然还从华为长远发展、培养华为人的角度看待进军海外的目的。

华为队伍太年轻,而且又生长在顺利发展的时期,抗风险意识与驾驭危机的能力都较弱,经不起打击。但市场的规律,常常不完全可以预测,一个企业总不能永远常胜,华为总会遇风雨,风雨打湿小鸟的羽毛后,还能否飞起。总是在家门口争取市场,市场一旦饱和,将如何去面对。

虽然,任正非满腔热血地鼓励将士们出征海外,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华为内部的危机,更严重的是,很多华为人对于自己身处危机之中却没有清醒的认识。

他说:

前方浴血奋战,后方歌舞升平。机关不能以服务为宗旨,而是前方的阻力,使流程执行困难重重。

针对上述情况,任正非口气坚决地表示,欢送将士奔赴前方时,要使后方全力为前方服务,不能提供这种服务的员工必须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