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招败金轮

薛珩命令死士们抄录一二,而自己则是前往达摩洞,寻找九阳神功,最终在一处佛经的夹层当中找到了九阳神功。

“哈,九阳神功。”薛珩欢喜道。

他获得九阳神功后,立马前往襄阳,寻找正在守城的郭靖,从少林到襄樊,薛珩的舍弃了马匹,独自一人赶路。

以目前的赶路的速度来看,骑马的速度可能还不如薛珩的赶路的速度,而马在长时间的赶路下,会虚脱而死,而人不会。

在赶路的路上,他曾经听闻蒙古三王爷已经在襄樊摆好了阵势,随时可以配合在钓鱼城的蒙哥汗南下伐宋。

“看来得加快脚步了。”薛珩心道。

最终经过一阵子的长途跋涉,薛珩独自一人潜入了蒙古大营,却聆听到了一场大戏,军帐之内,忽必烈宴请郭靖。

“想必郭叔父的徒弟前来刺杀小侄一事,郭叔父并不知情吧。”忽必烈道。

“是啊,小辈们不知天高地厚,贸然刺杀,已至让你生出防备之心。”郭靖笑道。

忽必烈道:“哈哈,不谈这些了,来人赐坐。”

等到两方摆酒设宴之时,郭靖与金轮法王好似感觉到了什么,径直朝着军帐之外走去,显然是发现了躲在军帐之外的薛珩。

“哈哈,两位果然不愧是天下有名的绝世高手。”薛珩笑道。

此刻他现身于此,对峙两人,一位身披红袍番僧,脑门微陷,便似一只碟子一般,不出意外就是传说中的金轮法王,而另一位则是一位中年男子的模样,一身正气,侠气十足,正是郭靖。

“阁下是何人?一人之力敢闯蒙古大营,郭某佩服。”郭靖拱手行礼道。

“这蒙古大营又不是阴曹地府,况且即便是阴曹地府,也未必能够留住我。”薛珩自信道。

“阁下,倒是猖狂,让贫僧先试试你的斤两吧。”金轮法王冷哼道。

金轮法王所修炼的龙象般若功,乃是密宗的无上护法神功,此功法共分十三层,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成。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如此成倍递增,越是往后,越难进展,待到第五层以后,欲再练深一层,往往便须三十年以上苦功。

密宗一门,高僧奇士历代辈出,但这十三层“龙象般若功”却从未有一人练到十层以上。

传说北宋年间,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猛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而金轮法王此时已经将龙象般若功练到了第十层的境界,震古烁今,虽不能说后无来者,却确已前无古人了。

此刻金轮法王体内内力澎湃翻涌之间,透体而出,径直冲向了薛珩所在的方向,金轮法王雄浑的掌力拍向了薛珩,而薛珩腾起一股战意,当即口中一声大喝道。

“来的好。”薛珩沉吟道。

薛珩这一次用尽全身力量,直面金轮法王,伴随一股雷鸣般的响声传来,薛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浩浩荡荡,一拳轰在对方的胸口处。

两万斤的神力下,天下五绝都未必能够抵挡这盖世的神力,不出意外,金轮法王当场倒飞了出去,吐了一口鲜血道。

“你是什么人?江湖何曾出了像阁下这等的武功盖世的人物。”金轮法王询问道。

全场为之哗然,所有注意这场战斗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金轮法王居然挡不住薛珩一招,就被打飞了出去。

“想必,你就是郭靖郭大侠吧。”薛珩拱手行礼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阁下擅闯蒙古大营,也是为了刺杀忽必烈而来的?”郭靖问道。

他看薛珩的装扮,妥妥的汉人装扮,汉人来到蒙古大营,不是那些汉世侯,就是南宋的武林中人,而通过金轮法王的表情得知,显然并非如此,难道也是来刺杀忽必烈的?

“不不,对于四王爷,我是十分欣赏,当今天下英雄,又有谁能够比肩四王爷呢?”薛珩笑道。

这是捧杀,但也是事实,难不成南宋的那些虫豸还有人能够比肩忽必烈不成?

“哈,能得阁下如此评价,小王惶恐啊。”

此刻忽必烈走出了营帐外,看着对峙的众人,可谓是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蒙古宗王之胆色尽显于此,现在金轮法王丧失了战斗力,郭靖若是出手,忽必烈必然陨落于此。

“王爷!小心。”金轮法王咳血道。

他出言提醒,以防郭靖出手刺杀。

“无妨,郭叔父若是真的愿意出手,现在早就出手了。”忽必烈淡淡道。

“那你就猜错了,如此好的机会,我岂能放过?”郭靖冷笑道。

话音刚落,降龙十八掌信手拈来,招式简明而劲力精深,直奔忽必烈而来,此掌法虽招数有限,平平无奇,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轻重刚柔随心所欲,掌法天下无双,但面对薛珩显然有些碰上铁板了,无他,唯力尔。

薛珩出手了,一步踏出,挡在了郭靖的面前,降龙十八掌不得寸金,郭靖的眼中精光闪烁,亦是没有想到,自己全力出手,用上了降龙十八掌的八成劲力,对方还能如此坦然自若的接住自己这一掌,心中惊骇道:“此人的武功怕是已经出神入化了,天下人难出其右了。”

“郭大侠,本座还在这里,若是真让你刺杀成功,岂不是打了本座的脸?”薛珩冷哼道。

“多谢阁下,救小王一命,诸位,还请入宴一坐,如此日子,打打杀杀,有些煞风景了。”忽必烈提议道。

“王爷不必多礼,本座救王爷,并非是为了王爷,而是自己。”薛珩坦荡道。

“阁下,既然救了小王一命,那就是小王的朋友了,还未曾请教阁下名讳?”忽必烈询问道。

“薛珩。”薛珩道。

一场刺杀此刻由忽必烈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