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诸葛云旗 蜀汉之灾
-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
- 贰凤
- 2142字
- 2024-07-03 18:00:20
诸葛云旗,乃是琅琊诸葛氏族人。
曹操屠徐州之后,琅琊诸葛氏族人便有多人跟随诸葛亮来到隆中隐居,他们中不少人都是诸葛亮的近亲,或者远房亲戚。
他们大多武艺高强,才华横溢。
作为诸葛亮身边人,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们与诸葛亮一起躬耕田园。
诸葛亮出山之后,他们便自发的担当起保护诸葛亮的重任。
诸葛云旗乃是诸葛亮的亲友诸葛全的儿子,诸葛亮担任刘备军师之后,诸葛全便一直在暗中保护诸葛亮。
直到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数年,诸葛全身死,其子诸葛云旗便继承了诸葛全的遗志,接替起保护丞相的责任。
诸葛云旗自幼习武,熟读兵法,武艺高强,惊才绝艳。
他秘密藏在诸葛亮身边,担任秘密护卫工作已有七八年。
这七八年里,诸葛亮经历过多次险境,都是诸葛云旗为其化解的。
南征孟获一战,孟获曾派出杀手,伪装成蜀中士兵,竟直接混到了诸葛亮军中大帐行刺,要不是诸葛云旗当时替诸葛亮挡刀,诸葛亮恐怕已经死了。
在诸葛云旗的心中,诸葛亮比他的父亲诸葛全还要亲。
他的命,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因此,在此时,当听到诸葛亮说,那赢子夜的命,比之诸葛亮的命还要重要之时。
诸葛云旗不由得满面震惊。
他实在想不明白,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丞相,那赢子夜,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受丞相如此重视?”诸葛云旗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诸葛亮同样叹了一口气,皱眉深沉道:“赢子夜,乃是上天派下来复兴我大汉之人,他之才华,能‘改天’、能‘换地’——不若此,东吴孙权也不会如此苦心孤诣谋划暗杀。”
说到这里,诸葛亮突然站起身来,缓缓踱步来到诸葛云旗的身边,面色严肃的看着他,随后语重心长的道:
“此人,性情疏懒,但本相知道,他其实只是在伪装,他只是嫌我们的诚意不够。我一定会谨以至诚至善之心,不惜代价,请到他下山相助。届时,我大汉的复兴才有希望,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
诸葛云旗咬了咬牙,听到诸葛亮此言,他眸中当即满盈泪珠。
“我走之后,丞相……”
诸葛亮知道他要说什么,于是连忙打断道:“春华秋霜,过几天就会回来,有她们在,你难道还不放心?!”
春华、秋霜,全名诸葛春华,诸葛秋霜,她们乃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同样是琅琊诸葛氏的族人。
她们从小被训练,武艺超绝,平日明面上是诸葛亮的婢女,其实暗地里的角色和诸葛云旗一样,十二个时辰贴身保护诸葛亮的安危。
只是前些日子,春华秋霜的父亲诸葛笙病逝,她们回去奔丧了。
听到诸葛亮如此说,诸葛云旗面上露出放心之色,诸葛亮上前整理了一下诸葛云旗的衣衫,替他理了理背上的佩剑,道:“去吧。有事,飞鸽传书。”
诸葛云旗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双眸含泪,抱拳道:“丞相保重。”
说着,他快步疾走,很快就消失在大殿后方,看不见人影了。
……
诸葛亮看着诸葛云旗离开,顿感心中的巨石落定。
他调整了一下情绪,准备再次埋首案牍,处理政务。
而就在这时,议事大殿门外,一个内侍太监迈着小碎步匆匆赶来,来到诸葛亮身前,内侍太监躬身禀报道:“启禀丞相,尚书令蒋琬、大将军姜维、大将军费祎求见。”
诸葛亮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赶紧道:“快让他们进来!”
“喏!”
那老太监便又是回身,赶紧退出。
不一会儿,尚书令蒋琬,录尚书事、平南大将军费祎,以及诸葛亮的“爱徒”姜维,一起来到了议事大殿。
简单的施礼之后,他们分别见坐。
诸葛亮停下手中的事务,连忙道:“诸位,情况如何?!”
诸葛亮自然知道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却正是他昨日相邀,要让他们今日来此汇报各地灾情的。
史载,蜀汉建兴九年,蜀地大旱,粮食歉收,饥民遍野。
诸葛亮筹粮无门,为避免百姓生灵涂炭,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动用积攒了数年的军粮赈灾。
由是第六次北伐延缓三年。
最后第六次出祁山,因为粮草不足,加之司马懿龟缩不出,蜀军疲惫万分,匆匆一战,无功而还。
诸葛亮“克复中原,复兴汉室”的理想,终因有心无力,回天乏术,成为泡影。
自己也最终病逝五丈原。
蜀中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灾荒。
但就是蜀汉建兴九年的这一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出现了。
这一年,一反常态,天降大旱。
蜀中各州各县,颗粒无收。
旱灾之后,入冬,又遭遇地龙翻身,瘟疫施虐。
诸葛亮想尽各种办法赈灾,筹粮,但最终堵不住缺口。
蜀中百姓因为旱情的影响,生活越来越苦。
诸葛亮感念苍生,动用全部军粮赈灾,才最终维持住了局面,却让原本精心准备三年的第六次北伐,不得不因此又延期了两年多。
诸葛亮认为,这是天意不让他伐魏,不让他兴复汉室。
五丈原之前,他仰天长啸,发出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的无奈哀鸣。
天不遂人愿,但天意如此,天意不会因为人力而改变。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诸葛亮最终的悲剧,一切最开始的起因,皆由这一场千百年来罕见的大旱开始。
......
此时,诸葛亮坐于丞相府议事大殿上首位置,扇动着羽毛扇,神情显得焦灼而严肃。
他看向尚书令蒋琬,沉声道:“公琰,你们最近调查的情况如何?”
在李严辞官之后,尚书令一职便由蒋琬担任,历史上蒋琬乃是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能力出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社稷之器”。
诸葛亮死后,蒋琬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为蜀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其提出的“以安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永远垂范后世。
此刻,他抬头看向诸葛亮,神情恭敬,而心绪极为复杂的说道:“回禀丞相,这一场旱灾,远远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期,可以说百年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