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柳叔,我先走了。”
从公衙出来,城里某个街道上,史奎和同村二人分开,往柴市的方向走去,同村的村民则是赶回村里。
史奎心情不错,迈着欢快的步子往前走去。
没一会,进入柴市,径直来到顾叔柴铺。
柴铺外面的柴火基本处理完了,此时空荡荡一片。
大片的空地似是还在诉说着往日的红火,但此刻只剩下一丝寂寥。
铺子里传来顾叔的说话声。
“腾哥儿,这段时间受累了,你干活我也看在眼里,不是那等偷奸耍滑之辈。”
“眼下我这柴铺也要关了,这工钱拿好,再琢磨琢磨,寻个活计吧。”
“樵户不易,不过只要踏实肯干还饿不死自己,你虽不如你兄弟干活老练,养家糊口没什么问题。”
接着听到顾叔轻笑一声,继续说道,“这么多年了,樵户当中也没出几个樵二郎这样的人物。”
在史奎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能也就张根,张叔的砍柴水平勉强能和史奎想比。
不过张叔强的是身上的那股灵性,能知道山里哪片会出好柴,一找一个准。
如果比体力,那张叔可差远了。
莽山到城里少说有十来里路,年轻时的张叔走到城里最多背个三十斤柴顶天了。
史奎抬腿踏上台阶,脚步声引起了屋内人的注意。
小松反应最快,看到来人,笑着开口道,
“顾叔嘴可真灵,刚才还谈起过你呢,奎哥儿。”
顾叔和史腾扭头,看到史奎走进屋里,同时轻笑起来。
“樵二郎,满脸红光,看来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顾叔打着招呼,不忘打趣一声。
“确实是一件喜事,还跟顾叔你有关。”
史奎言笑间就把自己改户的事情说了出来。
顾叔恍然,没想到这小子还真去把户改了,还以为他只是随便问问。
大哥史腾先是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即满脸激动。
史腾目光紧紧盯着史奎的表情,看到兄弟脸上没有丝毫的动摇,知道这事大概率是真的。
他了解自己兄弟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也不会随便开玩笑。
“没想到,真没想到……”
史腾在一旁喃喃自语,脸上激动的表情能看出他此刻心里很是复杂。
有些事史奎其实不知道,但史腾作为家里的长子还是知道的。
史振,也就是史父,当年是以罪犯之身被贬为樵户来到这谯楼寨的,后面在这里娶妻成家生子。
一直到死都没有脱离杂户身份,也没有机会回到故乡探望双亲,相当于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现在史奎帮他们一家脱去杂户,也算是完成史父一半的心愿了。
其他三人没有在意史腾复杂的反应,在一边闲聊着。
史奎忽然瞥了眼周围空旷的场地,脑海中不由升起一个想法。
如今他们一家已经改户,也应该考虑下后面的生计。
他有面板在身,任何职业都能快速掌握其核心技艺,做什么都能快速取得成绩,但是大哥呢?
大哥半辈子都在和木柴打交道,如果换行能适应的了吗。
纵然可以选择其他行业,但是这谯楼寨里,大部分生计也免不了与木头打交道,木柴、木炭、伐木……
想到这,史奎蓦然开口,
“顾叔,你几时去府城,你这铺子有人接手了吗?”
顾叔愣了愣,转念就知道史奎打什么主意了,轻声笑了笑,
“没几天了,准备九月下旬出发。”
“你小子是想把我铺子盘下来?”
顾叔眼带唏嘘之色,左右扫视一番后说道,
“这个想法倒也不错,你兄弟俩一个是打柴的好手,一个懂得这柴市的道道,能把铺子接下来也不至于饿死。”
听这话里的意思,顾叔还没有把铺子盘出去,也不排斥把铺子转给他们兄弟。
史奎心中微微一喜,感觉拿下这铺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有了铺子之后也算有个正当的收入来源,就算大哥不干,招人干也亏不了。
“你要是真想做这柴铺生意,还有些地方要说下的,主要还是在人际关系上。”
“一方面是来自内城的客源,尤其要注意;一方面是柴帮和樵夫……”
看到史奎果真想要盘下铺子,顾叔自然愿意。
此次搬走,他大概率就不回来了,能将铺子盘出去也算解决一桩心事。
剩下时间,顾叔尽量把开柴铺需要注意的地方说给兄弟二人。
虽然只是一间小小柴铺,但是涉及各方利益,马虎不得。
……
一个多时辰后,史奎兄弟俩走出顾氏柴铺。
往后应该叫史家柴铺了,顾叔已经卖给他们,现在只等着走完手续,这铺子就完全属于他们兄弟俩了。
现在铺子里已经没有什么生意,史腾也得以提早下工。
方才听到史奎要将铺子盘下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甚至还有些欣喜,毕竟在铺子里干了许久,甚是熟悉。
在城里买了一些东西后,二人踏着夕阳,往家里赶去。
走进村里,隔着老远,就看到村里人从自家小院进进出出,一波接一波。
兄弟俩对视一眼,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往家里走去。
“回来了,大郎二郎回来了。”
“哎呦,看看人家兄弟俩,一看就是踏实肯干,努力过日子的人,也不怪人家能改户呢。”
“那倒是,这下可出息了。”
走进院里,听到身边人的议论,史奎顿时知道了怎么回事。
原来是邻居听说史家脱了杂户,前来道贺的。
杂户之所以是杂户,就是操持杂业,供给官府役使的特殊人户,身份就低人一等。
现在史家兄弟俩恢复良户,光身份就比他们高一些。
正在和其他人说话的玉梅,看到他俩,连忙从人群挤过来。
来祝贺的邻居太多,屋里待不开,现在都站在院里说话。
玉梅好似还没完全搞明白状况,刚才一直稀里糊涂的接收着邻居祝贺声,此刻表情有些懵。
史腾上前和妻子解释一番,玉梅才彻底明白过来,原来他们一家已经脱离了杂户,此刻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开心。
随即又挤入人群,和其他人说着话。
南山村本就不大,有点消息自然传的飞快。
听说史家改了户,越来越多人来看望,既是道贺,也是看看他们是长了三头六臂了还是怎么着。
一家人忙到大半夜才将所有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