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求真:名老中医临证医案集
- 张涛 章美玲主编
- 997字
- 2024-07-03 15:41:42
案三
万某,女,19岁,2017年7月3日初诊。
主诉:嗳气、口黏20余天。
现病史:嗳气、口黏,雨天潮湿易作。刻下症:胸骨后不适,饭后嗳气,反酸,口中流清水,有气上冲感。口黏,口稍苦、稍干,喜热饮。食欲可,纳食可,稍多食则胃胀。寐欠安,梦多。大便日1次、质软、易挂厕,小便干。末次月经2017年6月10日,周期规律,量一般,无痛经,经前乳房胀痛。舌暗淡胖,苔白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嗳气(肝胃不和,痰气互结)。
治法:疏肝和胃,化痰散结。
处方: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法半夏10g,厚朴15g,藿香10g,苏梗10g,茯苓10g,甘松10g,乌药10g,柴胡6g,黄芩6g,党参10g,炙甘草6g,豆蔻仁10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7月10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稍口黏、口苦、口干,时反酸。食后感胸骨后堵塞,嗳气则舒,口中流清水减轻,嗳气,无胃痛胃胀,无气冲感,纳可,多梦,二便可。舌暗淡,苔中后略白腻,脉弦细。
处方: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合上焦宣痹汤加减。法半夏10g,厚朴15g,苏梗10g,茯苓10g,甘松10g,乌药10g,柴胡6g,黄芩6g,党参10g,炙甘草6g,郁金10g,射干6g,枇杷叶10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按语
半夏厚朴汤又称七气汤、四七汤,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尤以女性多见。梅核气一词首见于宋代的《仁斋直指方论》,而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就对该病进行了记载。其曰:“心脉大甚为喉吤。”即言喉中有异物梗阻。又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描述了胆腑病变会出现咽部有物梗阻,频频欲吐之,吐出无物的症状。
胡珂教授认为,此类患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加之痰湿阻滞,壅滞胆腑,横逆犯脾胃,心下澹澹,气机上逆,咽中如有核。因此既要健脾化湿,行气和胃,又要肝脾同治,肝胃同调,以复气机升降,气行痰自消。可用半夏厚朴汤散结降逆,行气燥湿。同时,胆与肝相表里,胃与脾相表里,木郁克土,进而表现出口苦口黏、胸中堵塞等症状,病属少阳枢机不利。少阳枢机不利,影响脾胃之气升降,正邪纷争,可见气滞水结火郁相兼、寒热虚实交错。该患者即属本方之证。小柴胡汤拨动少阳枢机,以调升降出入,疏畅全身气机,导引人体正气周流通体,激动机体自主调控机制,使“阴阳自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王 飞 朱梓铭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