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临比博斯

比博斯餐厅,大腹便便的比博斯先生正低头记账。

叮铃——

迎客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比博斯先生缓慢抬起头,神态优雅口吻平淡。

“欢迎光......”

话还未说完,视线接触到门口矗立的身影,嗓子里的话立刻哽住,他脸上的笑容马上变得比田野里的向日葵更要灿烂。

“噢,卡尔先生!”

“我就知道您一定会再度光临我这家小店,您瞧瞧这才过了几天。”

比博斯先生快步上前,接过卡尔刚脱下的外套和高礼帽。

“比博斯的牛排味道一直令我回味,奈何新接手的工作过于繁忙,一直空不开时间再来这里享受一顿美味的午餐。”

英国绅士的说话语调通常是富有特定的地域口音和社会阶层特征,卡尔用的是上层社会和教育界中常见的标准英语口音,低缓的音节与恰到好处的停顿,旁人对卡尔的映像会是一名极富教养的上流绅士。

“您这样的大忙人,还能记得这家小餐厅,真是我的荣幸。”

回应比博斯先生热情的同时,卡尔还在观察餐厅用餐的绅士们。

当听到比博斯先生喊出“卡尔先生!”几个单词时,几乎所有用餐或交谈的绅士都停下了动作,将目光投向门口来人。

“那就是我说的,那个美国来的百万富翁!”

“噢,真的?看起来确实是位优雅的绅士。”

“瞧他穿的,真朴素。”

“现在的有钱人都这么穿,这是顶级富人圈子的时尚。”

听到这话,卡尔莞尔失笑。

百万英镑光环的影响下,即便穿着几个先令的便宜衣服,也自有绅士为他辩经。

比博斯先生将他引到一张单独的桌子。

“您坐这,这里清净。”

“谢谢。”

一张靠窗的桌子,就是上次来比博斯想坐却未坐成的那张,比博斯先生竟然还记着这件事。

点完餐,卡尔喊住正要离开的比博斯。

“比博斯先生,事实上,我想连上次的饭钱一起了结。”

“您说的哪里话,我怎么能让您付钱。”

“只要您想来这吃饭,这张桌子永远为您预备着,至于账单,忘了它吧先生,您带给比博斯的远远比一单饭钱要多。”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卡尔神情疑惑。

吃饭不给钱能带来什么?

“您不知道,自从您来过小店用餐,吼吼吼,小店的生意变得比往常更好,很多绅士特地来比博斯用餐,为的就是见您一面。”

比博斯先生笑得脸部肌肉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就像富人开办的酒会,这些酒会通常聚集了社会上的精英和成功人士,参与者希望通过建立联系和人脉来获取商业机会、职业进展或者社会上的其他好处。

因此,会有很多落魄的绅士或假名媛混进酒会,用自己唯一值点钱的肉体,换取社会上的其他好处。

此时,餐厅里的一部分绅士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想与一名顶级富豪攀上交情。

想到这,卡尔嘴角露出笑容,他们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卡尔先生,我听说您接手了乔治先生的报社以及欠下的债务。”

有过一面之缘的克莱门茨先生率先搭话。

“没错,我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挑战,不利用我的任何人脉资源,盘活一家报社并走到英国顶流媒体的位置。”

卡尔微笑着从容回答。

“天呐,这太了不起了。”

“听说您仅花了三天时间就让那家破产报社的报纸大卖。”

“您真是我见过最大胆,最有谋略的企业家!”

随着交谈,卡尔与几位颇具实力的绅士逐渐熟络,他开始有意将聊天内容往英德战争上引。

“瞧,《每日邮报》的最新新闻,德国佬在伊普尔战役中被我们狠狠揍了一顿。”

“我也知道这件事,据说是德国佬的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物资供应困难。”

“这很奇怪,不像德国佬作风,他们几乎动员了全国,怎么会突然出现物资供应困难的问题。”

“先生们,关于这件事,我倒是知道点说法。”

点燃橡木烟斗浅吸一口,克莱门茨先生一脸神秘地挑逗众人的好奇心。

“是什么说法?”

一战的总体走向卡尔清楚,但细枝末节隐藏在战争背后的政治纠葛他就不清楚了。

这也是他来比博斯的原因之一。

克莱门茨先生看了眼四周,随后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据说,跟犹太复国主义者有关。”

“这是个什么说法?”

“战争就是烧钱,克莱门茨先生是这个意思?”卡尔冷不丁说道。

“不愧是卡尔先生,一下就猜到了背后的缘由。”

这个时期,相当数量的犹太家庭,通过放贷贩毒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使得他们普遍富有。

到了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

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成为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

英国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各大犹太家族的经济支援,另一面就是要彻底粉碎德国拉拢犹太人的计划,并进一步疏远盟国和犹太人的关系。

“虽然不清楚究竟是谁,但至少有一个或更多犹太家族,在伊普尔战役上暗地里给德国佬下了绊子。”

听完克莱门茨先生的解释,众位绅士才恍然大悟。

用餐结束后,克莱门茨先生正要离开,却被卡尔拦住。

“卡尔先生,您还有什么事情吗?”

“不得不说,克莱门茨先生,和您的聊天非常愉快,您所爆料出的某些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您是说这个?不过,卡尔先生,您需要知道的是,咱们只是进行了一场,呃......发散思维的天马行空的闲谈,有些东西是没有真实性可考察的。”

卡尔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某些消息要是传出去,会引起某些群体的攻讦。

一致对外这一块,某些群体是格外团结的。

“我当然明白,我的目的也不是那些捕风捉影的消息。”

“您的消息渠道,我想得到些德国的消息,就像《每日邮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