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女儿(三)

女儿从老家回到市里后,脸上的高原红就渐渐的褪去了,皮肤也变得细腻光滑很多。这期间和女儿讲的最多的就是幼儿园的事儿,说幼儿园有玩具、有小朋友还有好吃的水果,告诉女儿到了幼儿园要懂礼貌,见了老师要问好,中午吃饭要快等等等等。

女儿是九六年开始上幼儿园的,那个时候市里的幼儿园还不多,除了一些厂矿幼儿园外,全市公立幼儿园总共就俩所。所以要想上这两所幼儿园,不但收费很高,而且对年龄和户口也有严格的限制。有时即使所有条件都符合要求,也不一定就肯定能报上名。听说那时候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报名,报名那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到幼儿园排队了。我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事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在报名的当天并没有显得太手忙脚乱。报了名交了学费和生活费后,就等着九月一日开学了。

按要求在报到的前一天,要对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面试,说是面试,其实就是提问一些诸如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等简单的问题,目的就是提前了解幼儿的自理和沟通能力。我家女儿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可在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什么女儿却不吭声了,我和老婆如何引导也不管用,我生气了,当时女儿也哭了。老师让等一会儿再试试,领着女儿在外面转了一圈,买了个吃的,并且还威胁女儿说,如果一会儿老师问还不吭声,就不能上幼儿园了,那就还得把你送回奶奶家去。就这样连哄带吓唬,待老师再问时,女儿就变得乖巧多了。第二天报到时,幼儿园里到处都是一片哭声,因为提前给女儿打了预防针,所以女儿的表现还算不错,只是在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哭了一会儿,后来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的名字叫健乐幼儿园,在当时是全市最好的一所公立幼儿园。场地最大设施最全,师资力量也是最优的。我和老婆从小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对贫穷、落后和饥饿有着切肤体会,所以能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成了我俩一致的目标。幼儿园分小班中班和大班,时间各一年,属日托制,早上八点前把孩子送到学校,下午五六点再接回去。一顿正餐,上午和下午配有水果和稀饭等辅食。

女儿上幼儿园没多久,老婆就和幼儿园的老师很熟了,经常能从老师那里打听到女儿的情况。老师非常认可女儿的自理能力,说女儿动手能力强,爱动脑筋,吃饭也快。说到吃饭,还有一个小故事:女儿刚上幼儿园后,我们送她时,女儿嘱咐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下午第一个接我,我们接上女儿,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在学校吃什么好饭了。有一次我问到女儿时,她说上午吃了个香蕉,中午是大米饭,下午是"疙瘩汤",我一听"疙瘩汤",先是一愣,后来一下子就明白了,女儿说的"疙瘩汤"就是"糊糊"。在我们老家,每天早上常吃一种饭就是煮疙瘩,里面的汤就和女儿吃的"糊糊"差不多,所以女儿就把"糊糊"说是"疙瘩汤"了。女儿这样回答本无可厚非,就像城里的孩子到了农村把地里的小麦说成韭菜是一样的道理。可我听了以后,也不知是触碰到了自己那根脆弱的心弦,总想说点什么才能一吐为快。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五年级的时候随父来到市里上学,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一下子来到市里最好小学上学,一开始在学习和日常行为中,做出一些荒唐或者让人见笑的事情来也是难免的。但当时学校里总有那么一些为人师表的老师瞧不起从农村转来的学生。我有幸就遇上这样一位班主任,他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你,我承认因为自己刚刚去农村来到城市,确实说了做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或者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班主任让运动员开幕式穿统一的服装(当时我刚来学校不久,班主任看见我长得又黑又敦实,就让我跑400米),第二天自己兴高彩烈的去了学校准备参加比赛,刚站好队班主任走到我面前就把我从队伍里拽了出来,问我为什么没穿统一的服装,说如果家里穷就来城里上学,听了老师的责骂,我先是一愣,紧接着才一下子意识到自己也是运动员。可笑吧,确实可笑,但老师的指责却是带着歧视的,不明青红皂白的就侮辱人。现在想想,如果他当时知道自己连运动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还不知会怎样当众羞辱自己呢。类似的故事我和老婆还访过一些,有一次老婆问我说,你是不是很记恨那位老师,我说曾经是的。但随着长时间的筛滤和沉淀,对曾经的一些人和事,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怒恨仿佛已烟消云散。今天首次提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一些人,如果拿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做比较,差异的不是智慧,而只在于对世面经见的多少。如果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在正常年龄接受到正规的教育,他也许会比城里的孩子更优秀。因为在农村的孩子身上天生具备了一种吃苦耐劳的不服输精神。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很庆幸她能有两年的农村生活,包括后来女儿上小学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有意的让女儿到老家住上一段时间,这样不但能增进和爷爷奶奶的感情,也能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一些农村的生活气息和乡下孩子身上特有那种勤劳和朴实。正是有了这段农村生活的经历,才使女儿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既能看到她身上那种养尊处优和乐观向上的气质,又兼备了面对困难吃苦耐劳和独立应对的能力。扯远了吧,再回到幼儿园。老师说女儿的记性好是指背诵儿歌,我还清晰的记得,女儿在上小班时,春节回到老家给爷爷奶奶背的那首儿歌,"大公鸡穿花衣,花衣脏了自己洗,不用肥皂不用水,扑梭扑棱用沙洗"。其实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女儿的动手能力,那时记得把女儿接回家后,女儿玩的最多的就是叠手绢,手绢在女儿手里非常的自如,一会儿就能叠出一个小动物或者别的什么造型,叠完了也不欣赏,就拆了重叠。我所以对女儿叠手绢印象深刻,就是她对手绢的那种感觉,手绢是软的,可在她两只小手的把控下,手绢似乎变得很听话似的,左一下右一下,反过来调过去,看上去即投入又随意还很享受的样子。有时我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和女儿互动一下,先让女儿叠个小老鼠,然后我放在自己左手的掌心里,右手在抚摸小老鼠的同时,左手手指往前一顶,小老鼠就一下子窜出去了。有时老婆看见我们俩玩的很开心,也会凑热闹的加入其中,但她那僵硬死板的动作,总会引起我和女儿昧笑。

在幼儿园的三年中,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幼儿园每年组织的两次联欢会。一次在六一儿童节,一次是在每年的元旦节前夕。那时每个班都要抽一部分小朋友表演节目,女儿从小班开始,每次都要参加表演。每每这时,女儿都会很用心。我们家长也会积极的去观看女儿的表演并拍照留念。后来我就想,女儿所以每次都能参加表演节目,这和女儿的天赋和自身条件是分不开的,但也与家长平常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有一定关系。这是老婆的强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情商高,她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和一个陌生人变成熟人甚至朋友。在女儿的成长道路上,我更偏重于对女儿的自身教育,对老婆的做法曾一度表示不屑。但从后来女儿的发展来看,老婆的一些做法似乎也多少起到了一些正面的效果。所以在女儿上高中时,我和女儿的班主任交往也多起来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女儿做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又扯远了吧,那时候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有时还会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我还清晰的记得参加的那次家庭趣味接力比赛。接力赛由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比赛先由孩子从起点出发,跑十米到达B点,由父亲给孩子穿上衣服系好扣子,孩子再迅速返回起点,和母亲接掌后,由母亲再迅速跑到B点,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穿在父亲身上,父亲在到达终点前要把扣子系好,先到者为胜。那次比赛我们一家配合默契,所以获胜的优势非常明显。为了表示庆贺,那天晚上老婆还请我们俩吃了一顿肯德基。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回顾起来很快,但置身其中的人们,需要把每一天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填满。这期间既体会着日子的忙碌和快乐,有时也感受到岁月的慢长和无奈。在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我们一家(还有小姨子)还忙里偷闲去了趟北京,时间是在1997年的国庆节。那时候旅游这个词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太熟热,其实也不算旅游。那时候小舅子在BJ当兵,眼看服役期就要到了,我们还没有去探过亲,其实说探亲也是个由头。那时候我们都没去过BJ,当时刚成家经济也很紧张,就借着这个理由去玩了一趟(当时我们吃住都是在部队,这在当时要节省很大一笔开支),记得去了天安门、故宫、世界公园、香山还有八达岭长城。因为那时第一次出门,也没有什么经验,除了拍了一堆照片,别的也没有留下什么太深的记忆。这就是我们第一次去BJ的经历,从年龄上算我比女儿整整迟去了二十五年。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对女儿的求学之路来说,只是一个起步前的铺垫,路慢慢其修远,真正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启,希望女儿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以优异的成绩去从迎接灿烂辉煌的明天。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