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电机厂

听李大国说又承包了下寨二百亩的山地以及陈庄的砖窑,李广顺急的连晚饭都没吃,蹲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抽了多半小时的旱烟。

鬼知道这些天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好不容易一百亩荒地有了着落,水坝的地基眼看也快完工了,孙子又惹出了新的祸端。

就算拖拉机干活再快,也不能在半山腰里种出庄稼吧,就算孙子再心灵手巧,也不能把砖头卖出金子的价儿吧。

李广顺想不通,李大国只好给爷爷做工作。

他苦口婆心的给李广顺讲了堂温泉的科普课,一直说到有了温泉水,寒冬腊月里也能种出大棚菜,冬天也不用担心没得吃,李广顺这才算勉强接受了那二百亩山地。

至于土砖窑,李大国则是说水坝的机房,选矿厂的厂房,还有机械厂的扩建需要很多很多砖,没有砖窑不行,李广顺听了依旧是有些抵触,但最终还是没再反对自己的孙子。

两份承包合同,第二天便签了回来,李大国手里又多了两份看似没什么希望的产业。

时间来到二月底,农事渐多,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可能是因为知道拖拉机的重要性,选矿厂的工人不光没有减少,反而还增添了许多。

问过杜俊彦才知道,原来是上五村全都很清楚拖拉机所代表的意义,哪怕是在农忙时节,也都跟商量好了似的,各自往选矿厂上增派了十名壮劳力。

这还不算,辛家沟、上寨、下寨、南山村等几个有矿山的村子,这些天还在用骡车持续送来一车车的矿石。

就连一向小气吧啦的陈庄村也将新烧制的红砖,全都运了过来。

事情有点出乎李大国的意料之外,感动之余,他也叮嘱着杜俊彦快马加鞭的赶快进度。

修水坝的人手少了一些,好在有两台拖拉机盯着,施工进度也没落下太多,眼看着一层一层的还在起高。

有了上五村的大力支持,李大国的项目几乎没受到任何耽搁,反而比之前加快了不少,这让他也有精力能腾出手来,筹备砖窑的改进。

砖窑没什么高精尖的科技,无非就是设计机械化的制坯模具,增加自动化流水线,添置两座新式的烧砖窑。

对于李大国来说,做这样的工作,犹如用宝刀砍瓜切菜般轻松。

设计工作做完,李大国原本想一鼓作气,抽调十几名工人,将砖窑的流水线建造出来,米占军和徐远山却不合时宜的再次找上了六道沟。

与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名不认识的中年人,中年人发际线微微靠后,梳着整齐的大背头,戴了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斯文中带了几分威严。

“这位是咱冀北设计院的吴天铭吴教授。”由于上次的拨款事件,米占军没好意思直接和李大国打招呼,反倒是徐远山热情的帮着互相介绍了一番。

“徐县,这就是你所说的五七电机厂的技术顾问?”

长山县的电机厂已经正式通过立项,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五千万,占地两千亩,由于其性质不是县属,而是隶属国F口,所以其命名为五七电机厂。

五七电机厂立项之后,前期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其中厂区设计就落在了冀北设计院身上。

而冀北设计院的总设计师,便是眼前这位吴天铭教授。

这样重要的项目,领到任务之后,吴天铭自是不敢耽搁,带着一队人马经过多方调研、实地勘察、反复论证,夜以继日的奋战近一个月,才堪堪将厂区的宏观设计与功能设计图搞了出来。

图纸经过层层把关,多级审批,基本已经得到了多方领导的认可,谁知提交到总负责人梁正泽那里的时候,他却只批复了一句话:“拿给李大国顾问看看。”

看到这样一句批复,吴天铭有点哭笑不得,自己的团队兢兢业业奋战了一个月,怎么就得到这样一句不土不洋,不着调的评价。

李大国又是哪路的神仙,项目自始至终也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角色。

他没好意思直接问梁正泽李大国是谁,级别差得太多,没法开口,但是他问了参与项目的一圈人,也没一个认识李大国的。

直到无意间他向徐远山诉苦,徐远山这才直接将他带到了南山村。

如今,李大国是见到了,但这家伙怎么看也不像个顾问啊,且不说他年轻的有点不像话,单说这气质,他也不像个高高在上的顾问。

眼前的年轻人看起来有点邋遢,皮肤略显发黑,一身藏蓝色中山装还沾了不少尘土,其形象无限接近于农民,和顾问完全就不沾边。

“吴教授你好,我是李大国,不知你这长途跋涉的,有何贵干?”李大国倒是没有任何的扭捏,神色如常的询问来意。

“我们团队设计了一份电机厂的图纸,梁主任批复说拿给你审一下。”吴天铭说出这话的时候,真希望能听李大国说,你们找错人了,我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只是恰巧同名同姓,可惜李大国却没给他想要的答案。

“图纸呢?”李大国请三人坐在河岸的青石上,从吴天铭手里要过图纸,铺在青石做的临时石桌上扫了一遍。

“这样设计不行。”五分钟不到,李大国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怎么不行?”吴天铭抑制不住怒色,不服气的质问到。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否定,尤其是被一名看起来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否定,而且这个人压根就没仔细看自己的心血。

“你这个厂子落在哪儿?”李大国依旧面色如常,他只是就事论事,没必要掺杂人为的感情。

“县城西侧啊,紧挨省道,旁边还有火车站,交通便利,工人上下班也方便。”

吴天铭怀疑李大国压根就没仔细看他的图纸,或者说他压根就看不懂图纸,图纸上可是标的清清楚楚。

“那你了解长山县吗?”李大国又问了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当然了解了,长山县有35万人口,距省会25公里,年财收900万……”

吴天铭将他查阅的长山县的材料滔滔不绝的背了一大段。

“那你可知道长山已经有1600年历史了,县内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

李大国言辞变得激烈,眼神也犀利起来。

按照吴天铭的设计,等新厂落成之后,长山的名胜古迹差不多得毁掉三分之一,就算是个别的古迹还能保存,以后再想复原千年古城的面貌几乎就不可能了。

“千年古城怎么了,不是还得优先经济建设嘛。”

吴天铭隐约感觉自己的设计是有些不妥,但具体哪里有问题,此刻他也说不上来。

同一时刻,徐远山也在琢磨,我们县还有九楼四塔八大寺啊,我怎么就知道两三个呢。

米占军也在想,那我们柏岭有几楼几塔几大寺,等聊完正事,也得问问李大国,没想到这货除了见钱眼开、视财如命之外,倒是有点文化。

“搞经济建设没人拦着你,但你要是以毁坏历史文化为代价,要不了十年,就会被人戳着后脊梁骂。”

看着李大国义正言辞的神情,吴天铭忍不住后背发凉,因为李大国所说的情况,不是没可能发生。

他们设计圈都知道一个例子,那就是老皇城原来是有城墙的,后来有人提出城墙会妨碍经济发展,接着就把城墙拆了,而提出拆城墙的那个人到现在也一直在被人诟病。

“那你说这新厂应该建在哪儿?”

自己的方案被全盘否定,吴天铭脸上挂不住,但他又无力反驳,于是反问李大国该怎么设计。

“建在这里,县城东侧十公里的位置,这里离机场和省会都更近,而且全都是荒地,不需要搬迁太多的百姓。”

李大国指着设计图上的一个位置自信的说到。

“这里就是一片荒地,一没路,二没水,三没电,就算新厂建起来了,工人们生活都成问题。”

吴天铭当场就否了李大国的建议,在他看来,李大国的建议,和凭空建一座城都没什么分别,代价太大了。

李大国自知没法说服吴天铭,他翻了翻吴天铭的图纸,在其中找出一张夏国地图,用铅笔在帝都和羊城之间画了条直线,好巧不巧的,他刚手指的要建新厂的位置,就在那条直线上。

“吴教授,你说未来有没有可能,有条新公路从新厂附近经过,北通帝都,南接省城?”

“新公路?”

吴天铭的目光开始变得火热。

“要想富,先修路”,上面已经有消息要大力发展道路交通事业了,而且他还亲自参加过两次关于修路的论证会,虽然会上没得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但有一条信息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那就是:发展道路交通乃是大势所趋。

可是眼前这个酷似农民的年轻人又是从哪里知道消息的,他在地图上勾画的那道直线太诡异了。

诡异到看似是条简单的线条,但却直穿了七八个省会城市。

“徐县,我有个问题,你只是想要个五千万的新工厂,还是想为长山搞出个年产五个亿的支柱产业?”

李大国没接吴天铭的话茬,而是转头询问徐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