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线:我可能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2020年12月的一天,一位35岁的妈妈通过群分享认识了我。她在知道我18~28岁的“10年学习计划”以及我从普通二本毕业生逆袭为博士后的心路历程后,在微信上给我留言:“你的学习能力太让人羡慕了,如果可以早点认识你,也许我就有另外一种活法了。”

当时我回复她:“现在认识也不晚,一切都是刚刚好。”

实际上,在22岁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更没想过自己会拥有他人羡慕和赞赏的学习能力。

7岁的时候,为了学好拼音,我这个“笨孩子”也吃过不少苦。

每天睡觉前,我都要坐在小小的床上,趴在我的小板凳“书桌”上学习。而我的父亲,则拿着他心爱的钓鱼竿,指着贴在墙上的拼音表,反反复复地教我。

他教一遍,我记不住,他教两遍,我还是记不住,那他就教第三遍、第四遍。

多年以后,每次父亲讲起这一段“历史”时,都深有感触地说:“那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半夜听到你说梦话时都在背拼音,我特想哭,想着我娃娃会不会智商有问题,怎么学得这么慢?”

这段话现在听来令人唏嘘,但我就是在这种晃晃悠悠和懵懵懂懂中度过小学生活的。

12岁时,我开始学习英语,看见类似拼音的“外星字母”,我的脑袋又成了糨糊桶。

在整个中学时期,我的学习成绩也只能算差强人意。

18岁时,我以刚过二本线的成绩考入一所普通大学,就读化学专业。

刚到学校,我的头脑里出现的话语都是:18年都这样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好在,在18岁的时候,我“醒”了过来。

10年后,28岁那年,我顺利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毕业证,30岁博士后出站,并且于同年生了孩子,成为别人羡慕的拥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

在这10年中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东西点燃了我心中的火花,让我从“不是学习的料”逆袭为逢考必过的“学霸”?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仅仅是一句“燃爆”了的金句,更代表了比别人敢选择的勇气。比别人敢选择,我们就比别人多了一次机会。

很多小伙伴在多次学习失败后,就断定自己学习能力太差,认为自己就是“学渣”,从此不再尝试,就如一头头被链子拴住了的大象。

一些大象在小的时候,会被铁链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因为力气不够大,它们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铁链。试过多次后,它们渐渐习惯了被铁链绑着,不再挣扎,即使长大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了,它们也会甘心受铁链的限制,不再挣扎,不再想逃脱。

面对学习,有些人给自己贴上“不是学习的料”的标签,系上“铁链”;有些人却尽力挣扎,转变心态,鼓足勇气,探索方法,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我。

在大学里,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调整好心态,忘却伤痛,开始主动关注身边的“学霸”,模仿他们,摸索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并试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那段时间里,我的自我洞察让我产生了一种感觉:仿佛坏掉的电缆突然“通电”了,我的脑子一下子“灵”了起来,我不再畏惧学习,甚至期待新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