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借代即借用与人或事物相关的名称或说法来代替人或事物,使人或事物具有了形象感。

①我在四棵梧桐树上都“滋滋”了,在大门上也“滋滋”了,在该“滋滋”的地方都“滋滋”了。

(莫言《生死疲劳》)

②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金锁记》)

③于是这一年夏天,老百姓只要一出家门口,就到处都能看得许多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乱蓬蓬的脑袋在大街小巷里游窜。

(徐坤《先锋》)

例①以模拟小便声音的“滋滋”,代指狗小四撒尿的动作,表现狗小四对老屋的怀念。例②中的“黄金的枷”代指曹七巧在姜家三十年所遭受的封建压迫,压抑、财欲与情欲扭曲了她的性格,随后“沉重的枷角”借代她在极度压抑下,心理发生扭曲,甚至变得冷酷而疯狂,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残酷的折磨乃至虐杀。例③用“乱蓬蓬的脑袋”代指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锋派艺术家,嘲讽这些人不学无术却又上蹿下跳,兴风作浪。

借代中有一类用法,用具体的人或事物名称,代替具有相近特点的一类人或事物,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成千上万的诸葛亮”,“诸葛亮”代指智慧人物;“处处有雷锋”,“雷锋”代指乐于助人的人。再如:

上海的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

(王安忆《长恨歌》)

王琦瑶是《长恨歌》中的主人公,具有上海女人典型的特质,处事精明,对婚姻功利,漂泊的情感演绎了她一生的悲剧。此处以“王琦瑶”代指弄堂里的上海小女子,而她的人生经历也就反映了上海千千万万女性的经历,甚至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