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生态体系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下,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企业增长模式,资本市场更加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SG理念也随之受到社会大众热议,很多国家利用ESG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国际市场,中国ESG信息披露、ESG评级和ESG投资还处在起步加速发展期,容易出现ESG乱象、“漂绿”和绿色低碳转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给ESG理念在中国的落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生态体系,完善ESG体系各项制度安排,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ESG理念要在中国落地,促使ESG评级从金融市场的“决策工具”转变为企业行为改善的“驱动力”,就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生态体系。ESG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运作主要依靠监管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研究/评级机构、资管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等标准与服务提供方(见图1-1)。

图1-1 ESG生态体系

1.宏观层面

(1)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断完善

目前中国ESG信息披露要求日趋严格。一是强制信息披露的范围将逐步扩大。综合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强制信息披露是大趋势。据最新的A股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引,目前国内部分板块已强制要求披露ESG信息,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的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的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欧美国家尚有差距,预计未来政策仍以提倡和鼓励单独发布ESG报告为主,并逐步扩大强制信息披露的公司范围,央企和金融机构将率先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二是信息披露标准将逐步统一。国内ESG信息披露标准较多,国资委、深交所和上交所等机构都发布了与ESG、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相关的指引。国际标准引用较多的发布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等,企业进行体系选择时难以准确定位并满足所有体系的要求。预计国内将继续吸收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的优点,同时结合国内实践情况,逐步推出中国本土特色的标准。

(2)ESG评级百花齐放

ESG评级是衡量企业ESG绩效的重要方法,能够为ESG投资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同时为企业实践提供衡量标准。目前,国内外ESG评级机构数量超过600家,海外ESG评级体系发展较早,MSCI(明晟)、富时罗素、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都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从国内来看,随着ESG投资的快速发展,市场上也涌现出不少ESG评级机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3)ESG投资快速发展

近年来,ESG投资理念在中国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及相关产业链以及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都是ESG投资的关注重点。特别是2021年以来,ESG投资发展驶入快车道。2022年国内市场以ESG为主题的公募基金已超过200只,基金规模跃升至近2500亿元,[1]其中环保及低碳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已然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新兴力量。

2.微观层面

第一,企业要做好ESG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构成的ESG组织体系。决策层面,董事会对ESG工作负主体责任,要确立董事会ESG治理的工作机制;管理层面,明确ESG工作责任部门、岗位和职责,制定适合的ESG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各相关部门和业务单位作为执行层面,具体落实ESG指标,形成完整的组织和工作架构。

第二,企业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ESG关键指标体系。基于业务战略,构建适合行业和企业业务特点的ESG关键指标体系。ESG关键要素和核心指标体系应分层、分级、分类,制定可量化的标准,为要素评价、风险管控提供可量化的工具。

第三,企业要建立ESG治理的闭环管理。企业不仅应将ESG理念融入业务战略、业务规划、投资决策、运营管理等流程,还需要将ESG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与绩效挂钩,形成闭环管理,以实现ESG投资的长期价值。

第四,企业要支持本土ESG评级体系建设。ESG评级结果是国内外投资机构衡量企业ESG绩效的重要参考依据,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品牌塑造。上市公司要加强与国内外ESG评级机构交流,积极参与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本土ESG评级体系的建设。

第五,企业要加强ESG信息的沟通和传播。在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要求下,上市公司要更加重视ESG信息披露工作,主动发布ESG报告,稳步提升报告质量,塑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形象;要及时研究和了解ESG的政策制定、规则修订、评级评价等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