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再见浮生

朱红色的大门在沈时和扶光面前缓缓打开,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脑袋从门缝中探了出来。

“是谁在外面说话?”老人眯着眼睛喊道。

沈时见状上前一步,将自身完全暴露在灯笼光下:“郑伯,是我。”

名叫郑伯的老人闻言瞬间浑身一震,他不敢置信的用力揉了揉眼睛:“大少爷?哎呦,真是大少爷回来了!”

郑伯迅速打开大门,神色激动道:“大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快进来,老爷他们都在等着你呢!”

沈时点点头,对着身后的扶光招了招手:“过来,回家了。”

这时,郑伯才注意到不甚明亮的暗处还站着一个小童。

那小童的脸色看上去苍白的很,不知是冻的还是天生如此。

郑伯与他阴鸷的眼神无意中对视上,立马就打了个寒颤。

“大、大少爷,这位是……”

沈时拉过扶光,大手在他的头顶上摸了摸:“郑伯,你猜猜看?”

如此亲昵的动作,怎么看都像是一对父子。

郑伯小心翼翼的瞅了扶光一眼,随后尴尬的笑了笑:“大少爷,外面风大,您还是快进来吧,我先去通知老爷他们了。”

说完老人转身就往府里跑去,那架势恐怕只恨自己没能多长一条腿。

沈时失笑。

扶光面无表情的甩开他的手:“你觉得这样很好玩是吗?”

“额,还行吧。”沈时耸肩。

平白无故多个儿子,那可真是太好玩了。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庭院之中,只见大厅里正陆陆续续有人朝着这边走过来。

“中书,可是我儿中书回来了?”

为首的是一位端庄妇人,她微微翘首。

显而易见,此妇人正是孟中书的母亲。

沈时几步走到孟母面前,拱手赔罪道:“孩儿不孝,竟让母亲出门相迎,还请母亲责罚。”

沈时一边垂头行礼一边在心中吐槽:这儒家规矩就是多,远不如道家那般洒脱。

那句令人震耳发聩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实乃真性情是也。

孟母亲切的拉过沈时的手,道:“回来就好,什么责罚不责罚的,快让母亲看看我儿出门在外瘦了没有。”

她的双眼看上去好似十分专注沈时的脸,其实已经不止一次用余光瞥向扶光了。

沈时本想顺便介绍一下,可忽然心中就起了顽念。

“母亲,你看好了没有,我风尘仆仆赶回来,到现在一口热乎饭还没吃上呢。”

“啊?哦哦,好了好了,”孟母连忙吩咐身后的婢女:“快去让厨房开始上菜。”

“是,夫人。”

孟母领着沈时向大厅走去,她虽然心里好奇的紧,但依旧没有选择开口询问扶光的身份。

“你父亲说你今日之内定会赶回来,没想到还真被他给说中了。”

孟母犹豫片刻,轻声开口道:“中书,你寻到高人了吗?”

大儿子为了二儿子的事情在外奔波,她这做母亲的不免心生亏欠之意。

沈时闻言刚要说话,一旁突然窜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来。

“呀!”

孟母被吓的往后退差点摔倒,幸好沈时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

“哈哈哈,娘被我吓到喽,娘被我吓到喽。”

来人拍掌大笑。

“二少爷,您跑慢点,小的追不上您了。”

“二少爷,您当心点,别摔着了。”

他身后的仆从气喘吁吁赶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沈时注视着这位曾经的师兄、现在的弟弟——孟浮生,再次感叹命运之奇妙。

浮生看上去与半月观时判若两人,身上穿着崭新的衣物,头发一丝不苟的束着,干干净净的脸上带着一只黑色眼罩。

若不是沈时早就得知了他的情况,恐怕此刻还真不一定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生儿,你又调皮了。”

孟母拍了拍胸口,嘴上这么说着,语气中却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

“你兄长回来了,还不快过来见过他。”

浮生听到孟母的话,迅速跑到沈时面前。

“大哥,大哥你回来啦!”他拽着沈时的胳膊摇晃,看上去很高兴。

成年人的身体,幼童的心智。

“嗯,大哥回来了,”沈时点头,他学着孟中书的语气说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阿生可有听父亲和母亲的话?”

“听的!阿生听话!”浮生忙不迭道。

“那就好。”沈时褒奖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孟母看着这兄友弟恭的一幕,满意的笑了笑。

“大哥,他是谁呀?”

浮生歪着头看向扶光,问沈时。

扶光与浮生对视之间,他的脸色忽然一怔,眉头随之皱了起来。

一旁的沈时注意到了这个小细节,他将其暗暗放在心里。

孟母有些紧张的看过来,方才郑伯说……

应该不可能,这孩子的眉眼和中书长得一点都不像。

“哦,他叫扶光,是我在半路上结识的一位朋友。”

沈时边走边说,孟母悬着的心也跟着放回肚子里。

有些可惜,差点她就多了个孙子。

不多时,三人来到大厅。

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看手中的书。

“父亲,我回来了。”沈时同样上前问候。

“这是扶光,是我……”

他又一次给孟父捏造了一遍扶光的来历。

“嗯,来者是客,你就让你这位朋友安心住下便是,”孟父放下书卷,起身说道:“那么,开饭吧。”

因是除夕夜,桌上的菜品明显要丰盛许多。

孟母挥退下人们,轻叹一口气:“瞧瞧,今年这清冷劲儿,连个贺岁的人没有。”

不知道上面抽的什么疯,突然之间严查结党营私之事,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就连逢年过节的相聚都能避则避了。

“夫人,食不言寝不语。”孟父训诫道。

“知道了知道了,就你规矩多。”孟母小声嘀咕。

沈时:儒家的规矩,那能叫多吗?

那是相当多!

一顿饭下来,除了不苟言笑的孟父、胡吃海塞的浮生以及习以为常的孟母外,就只剩下如坐针毡的沈时和一脸无谓的扶光了。

这哪是吃饭啊,这明明是受刑。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孟父看了一眼沈时,开口说道:“夫人,你与生儿先行守岁,我和中书有些话要谈。”

该来的总会来。

沈时早就准备好了,他递给扶光一个眼神,随后跟着孟父的脚步向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然而两人刚走没几步,屋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老爷,贵客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