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军开拔

“大哥,东部的这些首领们有些太不识抬举了,真以为咱们只能动嘴不成,实在不行就按世远的法子,设个鸿门宴,将这帮人一勺烩喽。”

“看看,又急。”

说话的人是拓跋猗迤,他的身材太过魁梧,出行时马驮不动,皆使牛车为载具,此刻稳坐王位,沉稳异常。

拓跋猗卢一屁股坐在侧位,道:“这帮人是等着吃两头呢。”

拓跋猗迤示意祁妃给弟弟倒酒,笑道:“虎死威不倒,更何况这只老虎还没死呢不是。

禄官叔当了这么多年的部族首领,手底下有些忠臣也是应当的,难道你我兄弟如今还怕东部部族造反不成?”

拓跋猗卢恭敬的接过嫂嫂的酒,咬牙道:“怕?打爹死时,咱兄弟两个把这辈子的怕都用完了,现在我只想一心帮大哥,把他们从父亲手里夺取的一切都拿回来。”

似是忆起往事不易,拓跋猗迤饮酒作叹道:“作为首领,禄官叔并没有苛待过你我兄弟,甚至为了部族不生内斗,他也是将肥地让于我等,自己带着老部族往东讨食。

若没有他退,你真以为靠着晋廷和几个汉军侯支持,咱们两兄弟就能安稳的吃下中西二部?

就算能,也得掉些肉,流些血,到时候仇杀越积越深,我索头部何时再能一统?父祖之业又何时能振?

今日的局面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等禄官叔走了,索头部的基业便又能在你我兄弟手里重铸辉煌了。”

拓跋猗卢将酒一饮而尽,嘟囔道:“道理我都懂,就是觉得太慢了嘛。”

拓跋猗迤沉声道:“如果慢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那么慢一点并不是坏事。”

一听大哥又要说教,拓跋猗卢赶紧摆手道:“打小我就说不过你,打也打不过,你说怎么办弟弟我照做就是。

不过大哥想等,禄官叔却有小动作,这跟宇文部的春猎,咱们中西两部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拓跋猗迤沉思道:“禄官叔现在还是我索头部共同推举出来的首领,你我不去岂不是将内部不和的矛盾摆到了明面上。

我等叔侄还未生分至此,给禄官叔撑场子,也是给我索头部壮声势,自然要去,正好普根、六修都在军中,多认识些东鲜卑的首领也不是坏事。

再说宇文部乃是我部东境的近邻强藩,父辈起就是姻亲,适当的亲近并不是坏事。

莫圭今年送部剿叛,身虽瘦,但势更盛,我倒是想见见他,为今后做打算。”

拓跋猗卢笑道:“正好我前些天路上捡了个宇文部的逃奴,拷打下说是俟亥逐忽的儿子,叫什么俟亥泊,要不割了脑袋,送去给我的大外甥问好。”

拓跋猗迤点头道:“匈奴和叛军在宇文部已经没了复起的土壤,为亲扫隐也是应有之义,莫圭来时送过去吧。”

说着拓跋猗卢站起身道:“时辰也不早了,猗卢不打扰大哥和嫂嫂了。

这几日营中待的烦闷,我明日不过来,打不成猎,出去跑几圈马也好。”

拓跋猗迤摇摇头,知道弟弟是在营中不自在了,遂吩咐道:“既然你营里待不住,就点三千骑往东去,迎一迎我们宇文部的客人。”

一听客人两字,拓跋猗卢眼中一亮,有客便有主,有主地有属,笑道:“这事包在我身上,兄长且在营中安坐,小弟去也。”

瞧着拓跋猗卢兴冲冲的走了,祁妃笑道:“猗卢这次倒是称了心意。”

拓跋猗迤自得道:“我这兄弟打小胆略过人,将来是个能托事的人。”

......

临乐城外,开垦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宇文部的王庭此时却是紧张和忙碌并存。

拓跋夫人的身体似乎又差了些,宇文莫圭劝了几次她放弃西行都不见效,也许在老人眼里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家了。

王帐周围的紧张感,落在营内便淡了许多,牧人们更关心营帐被拆后,如何装车。

宇文坚作为嫡长,手头的事不论多重要,也必定得放下来,待在帐内,陪伴侍候。

呼延赤沙阔步进帐,等了半天,坐在软榻边的宇文莫圭才抽空问道:“西行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呼延赤沙扶胸回道:“大单于,王帐车已经根据左贤王的建议寻工匠改好,二十头健牛便能拉动。”

宇文莫圭瞥了眼跪坐在一旁的儿子,平和道:“这次逊昵延倒是做了件好事,不枉你祖母疼你一场。”

宇文坚悻悻的低下了头,近些日子他忙着和底下人试错,多日不见人影,已经令宇文莫圭不满,好在这个移动的王帐车,能帮拓跋夫人安稳的回趟娘家,算是减轻了不少成见。

收回眼神,宇文莫圭见呼延赤沙依旧站在原地,又问道:“还有事?”

“大单于,大军何时西行,这先锋官命谁为先?”

宇文莫圭思索道:“母亲今日状况稍好,明日调养一天,暂定后日巳时大军启程。

至于先锋官,逊昵延,听你二叔说你已经能统兵数千,这次便命你为先锋官,引五千骑替大军开路。”

宇文坚扶胸应诺。

呼延赤沙扶胸退了出去,心里却跟明镜一般,大单于这是要将左贤王推出去。

第三天辰时,宇文坚率先领五千骑整顿装备,开拔出营。

数个御手站在车前挥动皮鞭,周遭骑兵助力呼喝,牵车的牛群迈开步子,拉动着王帐车转轮向西。

宇文素延和破六韩奎被派去监工临乐,这次掌管禁军的是呼延赤沙,一万王庭禁军在王帐车前后布防。

中军身后,后军的宇文屈云领三千骑兵以及各部家眷尾随。

远看过去宇文部大军如长龙缓行,声势滔天。

深谙草原之道的宇文莫圭这次几乎是带着王庭的半数主力,如此耗时费力,又耗费粮草,实属无奈之举,毕竟对面的块头要远大于他,弱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联姻是后手缓劲,要先亮出实力才能得到对手的尊重,服软的部族是不会在草原上多存的。

在草坡上望着宇文部大军西行,萧干眼中闪过凝重之色,种田的最怕打劫的,宇文部如此威势,要是东出搅局,自家事怕是难成,现在他无比庆幸宇文部选择了安稳的筑城,否则高句丽怕是要头疼了。

见宇文部的后军慢慢消失在眼前,萧干扭头吩咐道:“放出信鸽,告知国内城,宇文部王庭西会拓跋,剩余部族北上筑城。

大王,机不可失啊。”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