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纪念版)
- (美)卡门·M.莱因哈特等
- 1139字
- 2024-11-04 13:18:57
译者序
如果从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算起,至2020年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历时已近13年,但这场危机的根源与成因依然是各方热衷探讨的话题,并且没有确凿统一的答案。不管对事情本身的看法有多大分歧,思想者们至少在一点上存在共识,那就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判断,最需要的元素是:时间。
本书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它在全球金融危机史的研究上可谓迄今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著作。如作者所言,当一位研究人员用25年的数据观察一场“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只有1/4的机会;而如果以长达8个世纪的时间来观察,则有8倍的机会。
这恰好引出了作者研究方法的特点,即充分的定量和经验分析。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在周而复始的变化中寻找恒常,在历史的多棱镜中探求规律,最可依赖的工具依然是数字。而西方学者对数字的痴迷不禁让人想起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那时的先哲们就确信,通过数字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
本书收集整理的数据量之巨,堪称恢宏。尽管有些数据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可能难免有误差,但作者巧妙地在时间与空间轴中抽取典型案例加以辅助叙述,形成立体感,令人信服。作者强调在历史中“捕捉那些容易被遗忘的‘罕见’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据上的缺憾。在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史的众多著作中,学者们往往把本书的学术价值与金德尔伯格多年前出版的《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相提并论。相比之下,本书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更为娴熟,而思想性和启迪性丝毫不逊于后者。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再庞大的数据集也只是时间的截图,置于漫漫历史长河,亦不过沧海一粟。
在种种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中,作者首要探讨的主权债务违约问题在2012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得到了鲜活的印证。书中明确指出,从18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希腊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曾持续发生主权债务违约。而这场欧洲债务危机更让人担忧,它是否存在演变为全球财政危机的风险呢?
为何危机一再发生?作者将其原因归结到人的本性。人们总是过于乐观,认为错误不容易再犯,一旦历史重演,就去寻找新的借口。然而,人的贪婪与破坏性的原动力总会在一个时期后突破理性的控制,能量在破坏性地释放之后,社会才会回归于相对的宁静与繁荣。无论是为政者在经济繁荣时的政策推销,还是投资者在商海中搜寻价值坐标,在听到“这次不一样”的说法时,听者心中当有判断。
一方面,研究危机旨在为避免危机提供参考,读者阅读之后或许可以自己得出避免危机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本书不仅仅是人们考察金融危机历史的工具,还是历练思维的有效借鉴。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时引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尽管历史从来不能提供完美的指引,但它却是人们探索世界和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