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蓄势待发,完成角色蜕变》:一定要搞清楚的两种思维

人生的五种时刻

不管是否对人生做过规划,不论是否有意识进行调整,人生中总会有那么几次角色转变的关键时刻让人想起来便兴奋不已,经历后便刻骨铭心。

第一种时刻,是在小时候,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或者开始上小学的时刻。或许自己会不记得那时的情景,但是送自己上学的家长们都会清晰记得分离的那一幕。这时候,你就不再只是父母长辈的孩子了,还是老师的学生,小朋友的同伴。

第二种时刻,是从学校进入职场,进入社会的时刻。如果说,当手捧毕业证离开校园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恋恋不舍。那么,当真的穿着职业装,戴上工牌,坐进工位的那一刻,可能更多的感觉就是五味杂陈了。

第三种时刻,步入婚姻殿堂,或者进入状态稳定的二人世界的时刻。这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仪式感,求婚、领证、婚礼……有人因为这些仪式感而感到幸福,也有人因为这些仪式感而心生隐隐恐慌。

第四种时刻,初为人父母的时刻。不管是产房内的努力,还是产房外的焦虑,孩子的一声啼哭,都会让人喜极而泣。这时候,有人成了孩子爹,有人成了孩子妈。

第五种时刻,与老人告别的时刻。不管是在病床上,还是殡仪馆,那一刻,人们才忽然意识到什么是“诀别”。和这个世界的一种紧密连接被生生割断,从此,人生中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怀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或许,人生中会有更多不同的重要时刻,这五种时刻只是丰富人生的一部分。或许,也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以上这些时刻。然而,上面这五种时刻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在提醒着人们:角色变化了。

是啊,你会成为有学习成长任务的学生;成为需要独立承担责任、可以养活自己的职场人;成为要对更多人负责的别人的伴侣;成为需要开始呵护一个生命的父母;一直到,不再是别人的“孩子”。这中间,角色或增加,或减少。每一次角色的变化,都意味着一次蜕变。

在这些角色转变之中,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是最能彰显一个人社会性的一种蜕变。这种蜕变,既不依赖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同时,又需要一个人突破原有关系特点的圈子,进入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以社会价值交换为基础的新圈子,进入新角色,建立新关系,排列新序位。

对一些人来说,这样的蜕变,令他们兴奋,所以早早做好了冲刺的准备;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的蜕变,令他们不安,于是,就一再拖延面对新世界的时间。

然而,不管是考研、考公,还是考编,即便是读到博士,也终究是要进入社会角色的;即便是做了“全职儿女”,也终究需要独立生活。

既然需要面对,那就该早做准备。只是,我们的教育中教会了知识,传授了技能,教会了如何应对各类职业考试,通过各类资格认证,甚至连简历怎么写,面试如何答都教了。偏偏很少有人告诉你:进入职场之后怎么做,角色如何转变。

这中间藏着一种假设:只要把你送到职业岗位上,我分管的这一段就已经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把你交给职场了。而很多懵懵懂懂刚出校门的学生,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职业能力提升,而是要切换与之前人生阶段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适应不了这种变化的,就在这时候开始迷茫了。

两种思维决定不同命运

一个学生,进入职场,就成了职场人。这种身份角色的变化,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到的生活作息变化或者工作内容变化,最深层的是,学生思维和职场人思维的截然不同。

作为学生,关注的是知识获取与理解,关注的是具体学习问题的解决,关注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是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而职场人所聚焦的工作目标,不再是假设的、理想化的状态,而是真实场景下的具体问题。职场人需要关注老板的要求,客户的需求,企业的价值,需要不断沟通,实时分析,总结复盘。职场人重视特定领域内的经验和跨领域的能力。

两种角色所面对的问题、场景、压力、挑战完全不同,即便有人的职业是做研究、当教师,身处学校、科研机构这种和学生身份相差不多的环境之中,也同样需要面对周围人际关系的调整,以及相应的价值观调整、行为方式变化。

小王是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就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项目。大四的时候,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毕业后,他通过客户关系进入了原来在广告公司所服务过的甲方——一家知名企业的市场部门工作。在工作中,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公司制订了一份成功的市场推广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他也因此得到了晋升和加薪。

小李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参与各类项目,实习的时候进入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积累了工作经验。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创业型互联网公司,然后,大显身手,短时间内开发出了高质量软件。获得市场和老板的认可,升职加薪。

于是,有人就会想,看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习很重要,积累经验很重要。可是,真正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人,一边点头,一边内心也在盘算着自己的疑问:难道,这样就可以了吗?我怎么没有这么幸运?

小张是一名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就非常有创意和想象力。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他的想法虽然很新颖,但是往往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和公司的标准。他经常固执己见,不愿意听取同事和上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他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不得不离开了这家公司。

你知道的,如果把姓名换一换,专业换一换,行业领域换一换,这样的案例也很多。甚至,可能说的就是你。于是,就有人继续总结:这是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不能太理想化,需要面对“现实”。我们是不是对这种“爹味”的训诫特别熟悉?

要工作了,你的老爸告诫你:作为职场新人,要手脚勤快,多做事,少说话,见人打招呼,多多献殷勤。这样的劝诫,让你感到了“媚味十足”。上班第一天,午餐吃饭的时候,早来一年的同事热心地向你传授公司的“生存之道”:谁和谁关系好,哪个领导和哪个领导不对付,你最好别去惹谁,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样的悄悄话,又让你觉得“无奈无聊”。

难道,这就是职场人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关卡吗?难道,一旦成年,就必须开始自私厚黑、小心谨慎吗?难道,这就是学生思维和职场人思维的区别?

当然不是。

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前面讲到的案例,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实践、实习、工作。这些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因为这似乎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最关键的部分却是:如何实践?如何实习?在工作中和学习中,思维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对学生思维和职场人思维进行区别:

1.标准答案与不确定

在学校教育背景之下,很容易培养出“标准答案”式的思维。标准化考试,就必须有标准化答案,因为这样才有评判的标准,也才可以通过考试进行选拔。标准化考试,放在升学选拔的背景之下,无可厚非。

然而,如果一个学生经年累月地关注标准答案,只关注最终的考试结果,就容易培养出一种“标准化思维”。有了这样的思维,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关注:

这件事对于最终的结果是不是有用?这件事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是不是“最优解”?标准答案在哪里?如何才能效率最高地得出最优解?

这些想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标准化考试背景下,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确定的答案。由此形成并固化下来的思维模式在解决具有明确规则和标准的问题(比如解一道数学题)时,非常有效。但是对于职场人来说,再这么想,危机就来了。特别是在面对以下三类问题的时候,用标准化思维思考,简直就是灾难。

第一类,复杂性问题。职场中有些问题之所以复杂,就在于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规则可以遵循。同时,一件事受多个因素影响,很难直接找到关键点。并且当一件事处于发展之中时,变化不断,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的复杂性问题,不要说暂时没有标准答案,即便在多次出现之后,发现了一些规律,也需要当事人在处理问题时根据模糊场景加以推敲。

比如,做一个项目,如果带着标准答案的思维工作,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会预算不足,也会很难应对突然出现的技术难题,甚至会在团队成员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统一思想。这些问题都不会有预先设置好的答案,只有随时做好与不确定性共舞的准备,才算是完成了职场人的一次思维转型。

第二类,创新性问题。创新性问题可不一定独属于研发岗位,新产品开发需要创新,市场开拓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的效能提升也需要创新。除了一些常规类的工作,多数岗位都会或多或少地有需要面对创新性问题的时候。

这时候,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解决方案。需要采用追求不确定性的思维,思考多种可能性,并灵活地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并不断调整和改进。

第三类,合作类问题。有些人进入职场,会有很强的“书生气”,因为他们总是呆板地希望每件事都有确定的工作规范,希望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一切都可以严丝合缝地运转。之所以这样的想法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处处碰壁,主要是由于除了忽略了事情本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之外,同时还经常忽略每个人的独特性。带着希望每个人也都是“标准化”的想法,不碰壁才怪。

所以,很多人的固执和保守不一定都是性格问题,而可能是一直没有转变思维模式。

虽然,曾经在标准答案中的胜出可以带来很多机会,但是随着学生生涯结束,我们生活的常态已经不再是可以用标准化来衡量的了。当我们面对模糊和不确定的时候,需要对各种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并且去积极地应变和适应、积极地创造与合作。

一个抛弃了“标准答案”思维的人,不会再等着领导教自己做什么,不会再等着客户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不会再等着通过一堂技术培训正好补上工作中所有的技术要求,不会再等着别人给出完美工作的评判标准。他们会主动尝试,积极沟通,不断调整。因为他们深知,有些事,领导也不见得清楚,客户或许不会告诉你,尝试和探索本身就是做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出错的概率和责任的压力,也是每个职场人该有的承担。工作,也不只是努力就够了。

2.被动等待与主动出击

在职场上,有一类“被动等待”型的人总是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不愿主动解决问题,而是等待他人安排或指示。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习惯性地依赖他人,缺乏对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被动等待的人容易退缩和放弃,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

相比之下,具有主动出击思维方式的职场人会更加积极进取,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往往能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并追求自我成长和不断进步。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主动出击的人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善于利用资源,勇于迎接挑战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成功。

请注意,被动等待和主动出击,对应的可不是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也不是表达方式的差异,而是在不同思维模式之下所产生的行为特征。换言之,被动等待,意味着面对工作时,等待可以执行的明确指令。而主动出击,意味着面对工作时,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寻找方法,主动解决问题。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职场发展,高下立见。

谁也不是一开始就善于主动出击,谁也都不愿意一直被动等待。两种行为模式的区别,和环境影响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在读书期间,学生被教育要“听话”,于是,就会等待老师的明确指令,就会依赖书本给出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在学校环境中,这样的指令和答案一定会出现,久而久之,等待就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经过训练,所以初入职场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主动出击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而不知道主动也会带来价值,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收获到这样的价值。

那么,主动出击,究竟要怎么做呢?

一个“主动的职场人”的主动思维需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

第一个方面,主动学习。如果说学生时代,有老师的鞭策,有同学的竞争,有成绩的压力。那么,进入职场之后,这些推动因素将全部消失。留下来的,就只是:突然出现的一个未曾遇到的技术问题;职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换岗之后不知如何应对的陌生场景。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提前学习。

只是,这样的学习,没有指派的教师,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确定的学习周期,你必须自己主动学习。现在不会的,需要学;将来发展的,需要学;拓展视野的,需要学;提升认知的,还需要学。需要做到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第二个方面,主动接受挑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升学,老师们也会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提升教学难度。但是,在职场上,工作难度的提升,并不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更不会按照固定周期出现。于是,有人抓住了工作中出现难题的机会,接住了挑战。有人主动争取有挑战性的工作,借以提升自己。但还有人遇到难题会避开,甚至会甩锅给别人,以此使自己处于安全的舒适区。

短期看,没有挑战,就没有风险,就会有稳定的价值回报。长期看,没有挑战,就没有成长的机会,就没有自我价值提升的机会。主动接受挑战,关注的是更长远的价值提升。

第三个方面,主动沟通。很多人说起学校环境的时候,都会用“单纯”来描述。单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规则明确,角色简单。作为学生,学好课本,考个高分,这就够了。不管你和老师关系怎样,不管你和同学是否熟悉,分数,就是学生最有价值的筹码。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学生不需要和别人沟通太多。

职场环境就完全不同,首先就是评价标准变了,不仅需要工作好,人际关系也要好。而且,要想工作好,就必须要先做好沟通。必须通过沟通,确认自己的工作任务;必须通过沟通,知晓同事进度;必须通过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必须通过沟通,明晰领导要求。所有这一切,如果都在被动等待,那工作多半是做不好的。

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挑战、主动沟通,是职场人思维在“主动出击”方面的重要表现。

3.单打独斗与依靠系统

相对职场人来说,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单打独斗的思维状态。因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对较为自由和独立,他们可能更习惯于依赖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来达成目标。

然而,职场人在工作中的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情况下,与别人进行合作。甚至自己的工作也需要协调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才能完成。

单打独斗与依靠系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工作方式,其中主要会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是否关注系统目标。单打独斗的思维方式非常简单,领了任务就干,完成任务就赢。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角色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在进入职场之后,依然这么想,就很难有持续的较大发展。

职场中,越是底层的基础工作,越是简单直接,不需要考虑太多,也不能考虑太多,做完就好了。而越是复杂的工作,就越是需要兼顾到系统的整体目标。因为此时场景复杂,原先设定的目标可能随时需要调整,如果不了解系统目标,就不能很好决策。

很多企业家在谈到管理的时候,经常会说“让听见炮声的人做决策”,这是企业家在管理中放权,但是放权给谁呢?不光指的是处于一线的市场人员或者产品研发人员,即使他们了解客户,了解市场,这是优势,但是还是需要了解自己企业的系统目标。这样的人才值得拥有权力。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在对新员工培训时,经常会进行企业文化的宣导,每年的年会上,也会分别让不同层级的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这其实就是希望不同层级的员工能够了解上一级的发展方向,进而方便将自己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中随时调整,向上对齐。

是否关注系统资源。系统目标,往往需要系统的资源来支撑。单打独斗的时候,只是关注自己的能力就够了。如果能力不足,没啥可说的,继续提升,就像是学生就只需要好好学习。而职场人只了解自己是绝对不够的,新入职的员工,一定需要先了解公司架构,熟悉工作流程。这个熟悉的过程,就是需要职场人开始关注系统资源。

关注系统资源,就是主动沟通之后,争取支持;就是分工合作之后,提升效率;就是协调统一之后,避免浪费。系统的资源往往有利于实现更大的目标,这是由系统资源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同样,系统的资源也有利于更多的创新尝试,这是因为相较于个人来说,系统丰富的资源可以承担更多风险。

同时,对于系统资源的整合、调用和管理能力,往往是一个职场人能否发挥更大价值,甚至获得进阶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在那些可以展示个人能力的技术岗位上,一个能够带领研发团队的领导者,对于企业,也往往有着更大的价值。

所以,一个职场新人进入一个组织,一定要从目标和资源两个维度关注自己的定位以及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单打独斗的能力。

对学生思维和职场人思维之间的比较,并不是要贬低哪种思维方式,而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如果期待在进入新角色之后,有更好的发展,那就要关注到新角色的要求,意识到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