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一)
- 郭建龙
- 2605字
- 2024-09-10 17:52:10
一场影响中国两千年财政制度的战役
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一场发生在马邑(现山西朔州)的战役[2]决定了中国未来两千年的走向。
这场战役的一方是汉武帝的大军,主要策划者是一个叫作王恢的官员,另一方则是匈奴的军臣单于。与后来汉匈之间连绵不绝的战争相比,马邑之战显得异常平淡,双方甚至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但它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产生的连锁反应导致了一场影响中国财政的大变局。
这次战役彻底破坏了汉匈的信任关系,双方从和平跌入连绵不绝的战争。战争又破坏了汉初财政的健康,迫使汉武帝不得不建立一套特殊的财政体系。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经过秦朝末年的群雄并起,刘邦脱颖而出,结束中原的分裂,建立了汉朝。
刘邦统一中原后,随即与匈奴发生战争。谁知大汉皇帝敌不过草原霸主,刘邦在白登山(现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团团围困,差点儿成了俘虏。从此以后,汉代的皇帝大都保持和平姿态,不惜利用和亲的手段来安抚匈奴,以避免战争。和亲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主,而是从刘姓家族中找一个女孩,由皇帝认作干女儿,嫁给匈奴。
然而,上述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引起越来越大的争议。随着汉代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和是战”已经成为君臣之间激烈讨论的问题。
到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军臣单于再次要求和亲,汉武帝认为这是一次改变政策的时机,于是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争论的两极以两个人为代表,主和的一方是御史大夫韩安国,主战的一方是大行令王恢。
王恢的籍贯是燕地,即现北京、河北一带,与游牧民族活动范围接壤。他本人也曾担任边吏,又参与过对南方闽越的军事行动,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他认为,匈奴单于喜新厌旧,和亲后往往很快就背信弃义,制造新的麻烦,所以不如直接拒绝,准备打仗。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认为,匈奴的土地过于贫瘠和广阔,如果要打仗,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即便打胜了,也没有太多的好处,得不偿失,不如继续和亲政策。
汉代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制度,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力,是朝廷最有话语权的官员之一。而大行令(最早称典客,汉景帝时改称大行令,汉武帝后期改称大鸿胪)属于九卿之一,比御史大夫地位低,但他的职责是管理归附朝廷的外国人,“分管”的领域与匈奴事务直接相关。
一个是三公,一个是直管官员,两者的话语分量不相上下,也不难看出汉武帝时期朝廷内部对匈奴态度的分歧之大。
这一次,御史大夫韩安国的意见占了上风,汉武帝许诺与匈奴和亲。汉匈和平又维持了一年。
到了第二年春天,一位生活在马邑,名叫聂壹的富豪求见大行令王恢。他认为,此时刚刚和亲,匈奴对汉朝警惕性降低,恰是攻击匈奴的最佳时机。
聂壹的话与王恢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把聂壹的意见上呈汉武帝,于是朝廷里又展开了一次讨论。汉武帝首先给此次的讨论定了调。他说,朝廷不仅与匈奴和亲,还赠送给他们大量的礼物,但匈奴态度傲慢,屡屡犯边,有人建议使用武力教训他们,请大家讨论可否。[3]
主要的争论仍然在御史大夫韩安国和大行令王恢之间。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汉书》列出了双方争论的三个回合,直到王恢第四次发言后,皇帝才拍板决定使用武力。
根据聂壹的计谋,他本人偷偷逃到军臣单于处,获得信任后,向单于建议:他有把握砍下马邑令守的人头,并将匈奴放入城中,夺取城池。
单于轻信了聂壹的话,把他放回马邑。聂壹将一名死囚的人头砍下来,挂在城外,匈奴的使者误以为这就是马邑令守的人头,回去禀告单于可以进军了。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前往马邑。
与此同时,汉朝派遣了三十万汉军(《史记·韩长孺列传》记载是二十多万),并任命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这四位将军由御史大夫韩安国(他被任命为护军将军)统领。
汉军人马都埋伏在马邑周边的谷地里,一旦单于到来,就由王恢、李息、李广等人击其辎重,其余人马与其大部队作战。
如果此计成功的话,可以全歼匈奴单于带来的十万骑兵,对匈奴造成致命打击,使其丧失与汉朝对抗的能力。
然而,军事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
匈奴单于在进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好的兆头。
首先,匈奴进攻马邑并无长期占领的打算,而是以劫掠为主。在进军的路上,距离马邑还有上百里(1里合0.5千米),骑兵已经开始了劫掠。他们发现,虽然路上有不少的牛羊可以抢劫,但是连一个牧人都没有碰到。
这时他们正好经过一个烽燧,单于临时下令将其占领。此时,有一个武州的小官恰好在这个烽燧上,他被匈奴抓住,供出了汉军的计策。单于大呼上当,引军撤退。埋伏的汉军得到匈奴撤退的消息,连忙追了上来,但由于距离遥远,没有追上,只得撤回。
唯一有机会和敌人接触的是大行令王恢的部队。他率领三万人马负责拦截匈奴辎重。就在他率军杀向敌人的辎重部队时,却得到消息:匈奴主力已经回撤,要和辎重部队会合。经过再三考虑,他认为三万人无法与匈奴主力抗衡,于是率军撤退了。
这次战役以匈奴的撤退和汉军的无功而返告终。由于动用了三十万军队,消耗了大量的粮草,汉武帝大怒,要惩罚当初坚决主战的王恢。他认定王恢临阵退缩。与其他将军追不上敌人不同,王恢是可以赶上并攻击敌人的辎重部队的,然而他却选择了退军。在军法上,擅自撤退要判处斩首。
王恢则辩解说,他的人马太少,无法与匈奴主力抗衡,撤退保全了汉军的三万人马。暗地里他还贿赂时任丞相的武安侯田蚡,希望田蚡为他说句好话。田蚡本人不敢对皇帝明言,就找太后去说情:反对匈奴最坚决的人是王恢,杀了他等于是替匈奴出气。
但汉武帝不为所动,坚持认为王恢的临阵退缩让汉军失去了获胜的机会。出于面子考虑,汉军急需的是一场胜利,哪怕只是对辎重部队的小胜,也比什么都没捞到要好得多。
整个事件以王恢自杀而告终。马邑之役落幕。
既然过程平淡无奇,而且由于错失时机,对敌人没有产生任何威胁,那为什么还说这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呢?
原因在于:此次战役标志着汉朝和匈奴的彻底决裂。此后,匈奴再也不相信汉朝,弃绝和平之念,双方进行了连绵不绝的恶战,[4]就算想停都停不下来了。
一场场恶战对于汉匈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匈奴人口少,战争消耗大,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到东汉中期终于瓦解;而战争给人口众多的汉朝带来的影响,则是中央王朝财政的崩溃。为了应付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汉武帝不得不放弃汉初宽松的财政税收制度,另辟财源。于是,一整套官营垄断、控制经济的制度被建立起来。
一场小小的战役改变了汉匈关系,进而改变中央王朝的财政结构,影响了中国约两千年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