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人类的所有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是家庭关系。

因为,我们如果和外人无法融洽相处,至少还能选择断交,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如果和家人无法融洽相处,却没有办法切断联系,即便能做出“绝交”的行动,心里也有千丝万缕的连接和难以释怀的情绪。

而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是夫妻关系。茫茫人海里的两个人,本无任何联系,却因为某些因缘,决定携手一生,生儿育女,将两家人变成一家人。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在两家人之间“穿梭”,两人既要相互配合,凝成一股合力将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又要兼顾彼此的原生家庭,与突然多出来的一家人相处、磨合。这样的任务艰巨异常——我们过往应对陌生人的经验在此行不通。面对陌生人时,基本都是处不好的少往来,甚至不往来,把他们剔除出我们的社交圈即可;但伴侣的家人却是“不得不”密切接触的陌生人,处得好谢天谢地,处得不好却难以割离。

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走进婚姻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很多人都以为,结了婚以后,一切都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不久之后,现实就会给自己一记耳光,越来越多的误会、不和、争吵纷至沓来,慢慢消耗掉夫妻两人所有的热情。本是很相爱的两个人,却可能变成全世界最仇视彼此的人。若这两人中间真有一个极坏之人倒也罢了,但很多时候两人都不是坏人。

有些人能和伴侣以外的所有人融洽相处,他们对家人尽心尽力,对朋友真诚相待,对同事、老板、合作伙伴都能体贴周到,但唯独没办法和伴侣好好相处。

婚姻就像一面“照妖镜”,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几乎都会在婚姻里暴露出来——好的、坏的,善良的、凶恶的。我们和家人在一起时也许都暴露不了的“阴暗面”,却在婚姻里藏都藏不住。因为婚姻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将我们在童年时代一切没有在家庭里满足的渴望都牵引出来。

我们希望伴侣能够扮演我们所需要的每一种角色——父母、情人、孩子、心理治疗师、朋友、玩伴……当我们对伴侣感到不满的时候,若能细细探索,也许就会发现,我们在他/她身上寄托了太多期待,而这些期待并不是对方力所能及的。

同样,对方也会对我们寄予很多期待,这些期待也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于是在婚后,我们和伴侣会陷入“期待—落空—受挫—愤怒—纠纷—和好—再期待—再落空……”的无限循环中。

在婚姻关系中,我们会无意识地期待对方能帮我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遗留”问题。殊不知,正是我们自己把太多需求带进了婚姻,才导致了更多的问题。

很多夫妻在结合之初,并不是两个独立、坚强的成年人,而是两个孤单、脆弱、受过伤害、在人世间瑟瑟发抖的“小孩”,他们只是披着成年人的外衣。他们寻找着可以让自己快乐的玩伴、可依赖的臂膀、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家园,却不愿承认自己和对方心里都有一个“小孩”,两人用争吵代替哭泣,用指责代替悲伤。从没有人教过他们到底应该怎样与另一半相处,他们怎样才能携手同心面对这个“可怕的、危机四伏的”世界。他们仅有的模板就是自己的父母,但很可能父母也没有提供一个好模板,或许他们还读过一些小说、看过一些偶像剧,但戏剧又与真实的人生相距甚远,反而让他们觉得现实更为艰难。他们即将开始一项关乎自己一生幸福的艰巨任务,但靠谱儿的知识却几乎半点儿未曾习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有多少人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婚姻呢?

结果真是让人忧虑。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把目光从个体治疗转向家庭治疗、婚姻咨询、伴侣治疗、情感顾问……这些已经成了心理咨询领域增长最迅速的几个分支。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学家投身在“家庭关系、伴侣关系”这个领域,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促进婚姻关系的方法,形成了很多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理论。

这些理论难以理解吗?并不难。其实无论是理论还是技巧,都不是婚姻相处的难点,难点在于了解我们真实的内心,在于如何进行自我的成长,在于愿不愿意和另一个脆弱、敏感、战战兢兢的“小孩”一起长大,一同去克服人生的困难、面对未来的挑战,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独立、坚强、懂得爱的人。

在这本书里,我通过众多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婚姻理论,虽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理论和技巧改善自己的婚姻,但是更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故事看到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了解自己的期待和渴望。能够与伴侣成为一生的朋友、合作伙伴,看到彼此内心那个孤独的“小孩”,真正成为彼此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人。

愿每一个好好经营婚姻的人,都能拥有美好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