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
天还擦黑,一条蓝白相间的长龙已经在学校的围墙内绕起了圈。
一周下来,李寻慢慢适应了跑步、吃饭、上课、读书、录伴奏的慢节奏生活。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催命的800个工作电话,没有“三盅全会”的频繁酒局,悠闲的他很是享受学生时代的这种纯粹,倒也乐在其中。
除去已经飞往首都的明珠老师和李梦,身边相熟的同学还是能够细微地发现,一个暑假没见,李寻似乎改变了很多。
不说李寻在宁省音乐电视大赛中早已传遍学校的封神表现,他平时上课不积极发言了,自习课学习也不刻苦了,有时候正上着课呢,一个人发着呆竟然会傻笑起来,偏偏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还能逻辑清晰、过程完整地回答完问题,给人的感觉就很拧巴,混合着一种热烈呆傻又沉稳冷静的分裂感。
坐在他后座的室友福尔摩斯·老五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结论,李寻的这种变化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李寻受到了什么巨大的刺激导致隐藏的性格产生变化,但一些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能例如唱歌,明显不是可以立刻就有巨大提升的,所以可能性很小;二是眼前这个人根本不是李寻,或者说李寻被夺舍了。
宿舍几人对老五的猜测嗤之以鼻,都嚷嚷着李寻肯定是为了追女神姜虹而暑假偷偷练的唱功,导致人格扭曲……甚至这几个货还试图开导他……
李寻对于老五在宿舍茶话会上的猜测暗暗竖起大拇指,这货真有点福尔摩斯的天赋。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已经不是李寻了,他是二十年后的李寻。
李寻说不清,但他也无法跟众人解释,这样恐怖的秘密他是无法讲出来的,就算说出来可能也不会有人相信。
大课间第二套广播体操后,李寻来到门卫大爷处准备给母亲打个电话。
“嘟——嘟——嘟……”
其实李寻有些紧张,虽说穿越前父母还健在,还一个来自20年后的人给还在壮年的父母打电话总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电话响了十几声没人接,李寻才放下电话,一抬头发现自己班级的柜子有几封信。抱着顺手帮忙的心思,他拿过来一看,最上面的那封是姜虹的,邮寄地址竟然是沪上!
这瞬间将李寻的思绪拉回了那个夏天。
直到一个炎热的下午,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喳喳的叫个不停。各科老师终于没有精力来替课,而满头大汗的体育老师也无心练操。李寻轻轻推开门,安静的教室里只有一个消瘦的身影坐在窗边低头正翻着一本厚厚的书,细细看去,她的鼻翼和嘴角还在不时抽动。
等到李寻走近,姜虹才惊慌地抬起通红的眼睛看了看他,旋即迅速低下头。
李寻轻轻坐下,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默默掏出物理练习册做题。
半晌,却是姜虹先开了口,“不要跟别的同学说好吗?”
李寻转过头,重重点了点头又转过头接着做题。
又是半晌,那个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你平时都读什么书?”
“……古典名著多一点,诗词从小背了一点……”
“怪不得你古文那么厉害,甚至还可以用文言文写作文……”
“你在读什么书?”
“诺……”姜虹一伸手直接递了过来,“看过这本吗?”
映入李寻眼帘的是一只芊芊玉手,和一本淡黄色封皮的书,书上写着几个大字——《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作者路遥……(莫言余华史铁生表示对,是他写的,别骂我们了)
“没读过……”
“那把第一部借给你吧……”
姜虹又从书桌里掏出一本一模一样的书递了过来,还有一小包淡绿色包装的纸巾。
李寻满是疑惑的接过来,又顺手拿起拿包纸巾看了看,上面写两个大字——金典,是90年代经典的纸巾品牌。
“擦眼泪用的……等你看到第三部的时候就知道我为什么哭了……作为交换,你必须对今天的事情保密……”
两人约法三章后,两人才各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李寻却满脑子都是姜虹那古灵精怪的脸。
半个月后又是一节体育课,这次哭的是李寻。
一直读那些晦涩难懂、含蓄内敛的古典名著的李寻,第一次接触这种朴素真挚的文学作品就被故事里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所吸引。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穷小子和一个市高官的女儿之间的故事并不俗套狗血,他们在精神世界是那样平等,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样纯粹、热烈,这或许是每一个文学青年所向往的爱情梦想。
李寻一做完作业就埋进那本书里,有时候是在晚饭后的小憩,有时候是在宿舍熄灯后手电筒照亮的被窝里,每当那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就是孙少平,在脏乱的工地破楼里读《牛虻》。他为国家的伟大变革而震撼,为孙少安的操劳半生心疼,为革命家孙玉亭的东奔西走感到荒唐,为孙玉厚老黄牛一般的无私奉献感慨天下父母,为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窃喜,直到晓霞牺牲,他真的绷不住了。
当晚在被窝里,感性的李寻就哭的稀里哗啦,没想到第二天再读的时候,孙少平单独赴约的情节更让人潸然泪下,那一刻他仿佛丢失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良久,一张纸巾递了过来,李寻一抬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姜虹已经走了进来。
四目相对,那一刻李寻终于理解了姜虹。
“路遥的经历使他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田晓霞这样的姑娘存在,或者说这样美的爱情存在,所以最后晓霞死了……你觉得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李寻抬起有些发红的眼睛看了看姜虹,“相信!”
“我也相信,所以我们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还相信……”
多少年后,李寻才读懂了这句话,因为后来的他已经不再相信,所以也再没遇到过爱情。
从那之后,姜虹经常把带来的书分享给李寻,《白鹿原》、《许三观卖血记》、《城南旧事》、《第一炉香》、《月亮与六便士》、《追风筝的人》等一大堆文学作品,甚至《万历十五年》、《菊与刀》、《乌合之众》、《梦的解析》等社会学、心理学作品都有所涉猎。
在姜虹的启蒙下,李寻听起了摇滚,听起了民谣,还偷偷攒钱买了吉他练了起来,他多想有一天能够给姜虹唱一首自己写的歌。
在李寻心中,姜虹几乎就是他世界里的田晓霞,带着他不断领略精神世界里绚烂的风景,启蒙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带着他突破学校的桎梏,开阔了视野和见识。
但李寻也像孙少平一样,面对姜虹总是自卑,所以几年下来两人一直是精神世界的书友、知己,却从未越雷池半步。他不敢,更怕有一天自己陷进去,姜虹却像晓霞一样飞鸟划过天空消失不见。
多年后,李寻终于鼓起勇气去追寻姜虹的足迹,却发现连她最好的朋友孟柔都不知道她毕业后去了哪里,音信全无。
而从这封信的线索上来看,姜虹或许毕业后就回到了沪上,甚至都不在国内,怪不得李寻后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都没有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