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谣言止于智者

东暖阁。

朱允炆今日忙碌了一天的政事,累得够呛,眼看时间不早了,让随堂候在殿外的尚宝司官员将玉玺送回去。

伸了个懒腰,准备下班!

接下来是大明天子的快乐夜生活,今夜让哪个美人儿侍寝呢?

才登基一年,朱允炆还没选妃,名头响亮的女人只有皇后马氏,但大明天子的后宫会少了女人嘛,随随便挑几个宫女出来,也是人间佳丽。

除了马皇后,朱允炆有一堆美人儿,只不过还没给她们更高的名分而已。

正在纠结是让胸大的李才人还是让腿长的赵才人,又或者是腰细臀翘的刘婕妤侍寝的时候,随堂太监吴亮快步屋内,“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赵曦求见,说有事汇禀。”

朱允炆心情顿时不爽的很。

赵曦吃屎的么。

早不来晚不来,老子都要下班了,你才来,这人确实没有宋忠用的顺手,等削藩了燕王后,还真得把宋忠调回来。

但锦衣卫的事情,一般关系重大,不好拖延。

没好气的挥挥手,“宣!”

赵曦快步入内,跪地行礼。

朱允炆不带任何情绪的道:“什么事。”

你最好是有急事或者要事。

赵曦心里一惊,怎么没免礼,必须小心谨慎了,免得不明不白的成了陛下的出气筒。

立即道:“根据线报,燕王殿下派了个信使进京,应该是写了封家书给燕世子殿下,另外,还有一封章折,也会在明日抵达京畿。”

朱允炆点点头,既然是关系燕王的事情,那怪不得赵曦。

估计他一得到消息就来汇报了。

道:“免礼。”

赵曦心里松了口气,起身。

朱允炆问道:“北平那边的锦衣卫调查丁瑧回家奔丧一事,可有结果了?”

比较关注丁瑧奔丧的真假。

若是假的,说明燕世子有心机城府,一直在扮猪吃虎。

那就不能让他回北平,甚至削藩后,也不能留他性命。

若是真的……

那燕世子不足为虑。

赵曦道:“我们的人先一步抵达京畿,微臣也是刚得到消息。”

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司礼监随堂太监吴亮。

吴亮仔细检查后,双手奉给朱允炆。

锦衣卫已经先行拆开看过,朱允炆展开看了一遍,放在御书桌上,往后一躺,“丁瑧的爹真死了,时间也对得上,但就是太正常了,朕总感觉这里面有些不对。”

宋忠当时确实没发现燕世子府邸里收到北平的来信,他们是如何知道丁瑧的爹死了?

赵曦道:“当时负责监视燕世子府邸的是宋指挥使,确实没发现丁瑧收到过任何家书,不过微臣近些日子调查后发现,丁瑧奔丧回家的前一天,北平那边确实有人来了京畿,是燕世子殿下某个护卫的表亲,会不会是这人带来的消息?”

朱允炆问道:“是什么人,现在在干什么?”

赵曦道:“是个游学书生,在京畿待了几日就继续南下去江西了,现在想找他确凿,怕是大海捞针。”

朱允炆思忖片刻,“你的意思,是这个读书人把丁瑧丧父的消息带来京畿的?”

赵曦道:“应该是这样。”

朱允炆松了口气。

如此看来,燕世子朱高炽并没有看透时局的眼光,并不是在扮猪吃虎,加上其性格软糯,身体多疾,不足为惧!

问道:“谣言的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赵曦顿时紧张起来,声音不自觉的低了些,“锦衣卫精锐尽出,追查数日,也仅查出这些谣言最早起于城内的各大菜市。”

朱允炆:“???”

菜市?

你在逗老子玩么,菜市里是些什么人,这些人能知道削藩的事情?

你说起于官办青楼或者某些书院,朕还会信。

毕竟当官的和读书人中,眼光姣姣者确实能看出自己的削藩意图,在青楼里喝酒不小心说漏嘴被人听见传散了开去,是合情合理的经过。

结果是起于菜市,买菜的都是些奴仆妇人,这些人能知道什么国家大事。

赵曦道:“微臣以为,应该是某些朝堂重臣在自家说漏了嘴,又被奴仆听了去,然后奴仆在和厨房的人闲聊时作为谈资,如此这般才传到菜市。”

朱允炆一脸黑线,“能继续查下去么?”

赵曦一脸为难,“查不了。”

菜市人流何其复杂。

何况已过了七八天,更是无从查起。

朱允炆勃然大怒,拿起御书桌上的砚台猛然摔在赵曦的脚边,砚台一弹,射到赵曦小腿上,“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么,连朝堂重臣在家里胡言乱语也监察不到!”

赵曦吓得急忙跪下,“陛下息怒,微臣知罪!”

脚上血流如注,却不敢去处理。

伴君如伴虎。

当初宋忠举荐他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时,赵曦也就是不知道,若是知道,打死他都不愿意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他又不傻。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不香么,一样的人见人怕八面威风,非得当这个指挥使,天天在陛下面前晃悠,如履薄冰——大家都知道,陛下有那么一点喜怒无常。

何况当下的削藩时局,一不小心陷入其中,爬都爬不出来。

他在陛下的心中又没有宋忠的分量,如果这一次真的因为谣言大兴诏狱,砍掉几百几千的脑袋,等事情结束,都察院还不疯狂弹劾自己,搞不好就被陛下拿来当替罪羊。

毛骧和蒋瓛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赵曦宁愿冒着被贬谪的风险,也没彻查。

如果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全力彻查,这会儿谣言的始作俑者已经在诏狱里享受人生了——当然,赵曦不查,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朱允炆看见从赵曦脚下流下的鲜血汇成一滩,厌恶的挥挥手,“滚!”

赵曦赶紧告退。

心里长出一口气,担惊受怕的一天又过去了。

吴亮赶忙招呼人进来打扫。

朱允炆沉思了一阵,本欲宣召齐泰、黄子澄,或者翰林侍讲方孝孺商量对策,转念一想,削藩的事情已经逐渐显露,自己落子大半才有流言出现,其实也是正常现象。

没必要过于介怀此事。

在自己没有对北平的四叔落下屠刀之前,这就只是个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