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建文帝的三叉戟(求追读收藏)

朱高炽坐在马车里,心事重重。

也不知道给朱高煦和朱高燧看朱棣的家书,这俩货能否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主要是“今后汝兄弟三人,当相互扶持,以兴家万世”这一句。

虽然自己的想法很好。

不过依这俩货的性情,大概率是苦心东流,白费了。

也没什么。

这是自己为仁胖胖做的,毕竟仁胖胖是很有情义的人,他若是今天还在,肯定也想着兄弟和睦共渡难关。

先替他尽长兄之责,仁至义尽。

后面的事情,如果朱高煦和朱高燧胡来,休怪自己薄情寡义。

“殿下,到午门了。”

朱高炽下了马车改步行,到乾清殿通报后,过了约莫一刻钟,才见今日司礼监的随堂太监陈能出来,说:“陛下在和兵部齐尚书、太常寺黄卿正、翰林方学士讨论政事,燕世子回了罢。”

陈能在方学士上的语音稍微重了一点,说完看了一眼左尚,微微点头。

左尚秒懂。

陈能在提醒他,认为陛下最近的新宠臣子,应该就是翰林方学士,大儒宋濂的弟子方孝孺。

想回宫中,可以走走方学士这条线。

朱高炽一脸无奈的告退。

这么久才让陈能出来说不见,显然朱允炆已经收到朱棣的章折,估计在和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商讨,目前商讨无果,拿捏不准该不该放自己回去。

索性不见。

这么看的话,仅是朱棣装病的章折还不足以让自己回北平,必须加一把火,把魏国公府的力量以及朱高煦的老丈人武定候郭英都动用起来。

甚至还可以启动靖难功臣李景隆。

先回去从长计议。

乾清殿里,陈能入内,“陛下,燕世子殿下走了。”

朱允炆点点头,看向赐座了的三位臣子,“诸位爱卿,其余政事先放一边,咱们从长计议一番,到底要不要放燕世子回去。”

他其实倾向于放。

朱棣上章折,说大病,希望三个儿子速回北平尽孝。

于情于理,该放。

但朱允炆有点不相信朱棣真病了。

这么巧?

朕刚在北平落下几子,他就大病了,极有可能是装病麻痹自己,暗地里准备化解自己的削藩手段,又或者是希望装惨来躲过削藩的屠刀。

但这事和燕世子等人留京关系不大了。

经过两个月的接触、试探,朱允炆发现朱棣的三个儿子都是无能之辈,朱高煦有勇无谋,朱高燧还小,朱高炽倒是让自己揣摩了好一阵才看透,尤其是朱高煦打杀黄经那一日,据后来锦衣卫上报,朱高炽没去府衙,却第一时间去魏国公府找徐增寿求助。

可见其性格并不果决。

符合他软糯的人设。

身体臃肿不堪又历来多疾,性格软糯,遇事决断毫无魄力,这样的燕世子,对自己的削藩大计构不成丝毫威胁。

之前宋忠还提过一嘴,说留燕世子在京无用,反而徒增朱棣的警惕之心。

所以朱允炆觉得,与其留朱高炽三兄弟在京畿看着碍眼,还不如让他们滚回北平,反正到到时候削藩成功了也是一刀的事情。

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的嘛。

但朱允炆有点患得患失,哪知才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宣召到东暖阁,燕世子就来了,朱允炆和三位臣子简单议论了一番,决定暂时不见。

此刻朱允炆话音未落,黄子澄就道:“微臣以为,高阳郡王朱高煦和朱高燧素来勇猛,燕世子又诗书满腹,放他们回去,无疑让燕王如虎添翼。”

朱允炆暗暗苦笑。

他知道黄子澄为什么反对放燕世子三人回去,因为他儿子黄经死在朱高煦手中,只要把朱高煦留在京畿,黄子澄就有手刃仇敌的机会。

东暖阁里沉默一会。

齐泰和方孝孺其实对燕世子的去留也不太在意,他俩和朱允炆一样,自认为看透了燕世子,虽然少时敏秀,但今时了了。

庸碌之辈耳。

去留影响不大。

不过一朝为臣,还是要给同僚黄子澄面子。

朱允炆见没人说话,略有不悦,“嗯?”

方孝孺立即道:“其实为臣以为,燕世子可留可去,只不过近来闹得满城风雨的那个谣言,着实让我们被动,失算了。”

朱允炆,“谣言而已。”

齐泰叹道:“方学士说的没错,虽然那是个谣言,但到时候陛下一旦发动削藩,它就不是谣言了,更重要的一点,燕王肯定有所警惕了,削藩已经达不到奇袭的效果。”

朱允炆不解,“这和燕世子的去留有什么关系?”

齐泰看向方孝孺,示意你来给陛下解释。

都是人精。

齐泰早就看出了朱允炆对方孝孺的青睐,现在方孝孺官职低,需要在陛下面前多表现,齐泰就给方孝孺机会。

也算是送人情。

方孝孺感激的看了一眼齐泰,道:“削藩若是不能奇袭,以燕王之勇猛,再以他经营北平多年的人脉势力,我们发动削藩后,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测的情况,这也是当初微臣建言陛下第一个削藩燕王的原因:燕王势大,若是殊死一搏,势必会有战乱,造成时局动荡。”

朱允炆点头,“继续。”

方孝孺道:“所以为了麻痹燕王,我们大概要将削藩推后个一年半载,这样的话,放燕世子回去,也是一个麻痹燕王的手段。”

黄子澄不爽了,提高了声音大声驳斥道:“难道放燕世子回去,以燕王之秉性,他就不会警惕陛下的削藩吗?何况燕王素有狼子野心,若是延后削藩,只怕给他更多的时间准备,到时羽翼丰满,削藩恐怕多生骤变。”

朱允炆点点头,“黄寺卿说的也有道理。”

黄子澄继续大声道:“齐尚书曾说,陛下以天下而制约一燕王,何惧骤变,先削藩燕王还是先剪其党羽周王诸藩,都不影响最后结局。当下的燕世子去留也一样,影响不了削藩,既然如此,为何不留下燕世子,也让燕王多一层顾虑。”

朱允炆又点头。

和黄子澄一样,朱允炆也信心爆棚。

觉得削藩并非难事。

方孝孺不吱声了,对于削藩顺序,他和齐泰坚定认为应该擒贼擒王,黄子澄因为朱高煦打杀了黄经,现在也全力支持。

但留燕世子和放燕世子,确实不算大事。

去留皆可。

齐泰也没因为此事和黄子澄争辩,方孝孺也便送个人情。

朱允炆见状,哪会不知道他信重的三叉戟在想什么,暗道罢了,给黄子澄一个恩情罢,反正削藩之后燕世子也得随四叔朱棣一起去的。

咳嗽一声,道:“那就把燕世子留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