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章丘探穴

卢象升在大名府做了数年知府,他是有心人,周围几省有名的盗伙,大多了然于胸。

李默然也不多问,自去练兵。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天气渐寒,忽然一日,卢象升召他去帅帐觐见。

李默然赶去,但见卢象升正看书信,愁眉不展。

见他来了,放下信道:“济南府知府彭期生,是吾好友,一向清廉爱民,政声极好,近因府狱一伙要犯逃遁,牵连贬谪。只是此事颇为蹊跷,他怕后来继任者遮掩,误了大事,因晓得我在练兵,特意写信,请我派遣得力的属下,查明详情。”

李默然心想这得力的属下,自然便是我了,问道:“那位彭大人可曾说此事如何便蹊跷?”

卢象升点点头,道:“济南府左近有个章丘县,县东南有一山,那七十余名囚犯逃狱后直奔此山,府衙、县衙派出大批公人追击,将此山团团围住,细细搜索,却不见一名囚犯,只找到一个洞口,内里钟乳石如密笋,既深且险,几名精干公人缒绳而入,再不见出。”

李默然皱眉道:“既是地穴,只怕内中有甚毒虫猛兽。”

卢象升摇头道:“怕还不止,当时许多公人彷徨洞外,忽然有个道士来到,自称钟离弟子,奉师命清理洞府,同公人们索了灯笼,缒至半途,绳索忽断,道士坠于石笋,贯腹而死,公人们大骇,扯上断绳,但见切口平滑,如利器所割,都言洞中闹鬼,纷纷逃回。”

李默然听罢沉吟片刻,摇头道:“鬼还需要割绳子么?我瞧多半是暗器。不知那些逃犯,都是什么来历?”

卢象升语气一沉,斩钉截铁说道:“白莲教众!”

“又是白莲教?”李默然倒吸一口凉气,总觉自己和这教派有缘的紧,处处都能遇上。

卢象升显然亦与他差不多感受,凝重道:“每逢世乱,此教便不安分,如今建奴在北,秦寇在西,正是他们欲举之时。”

李默然道:“不管如何,末将去看一遭自然明白。”

当下领了命回营,点起麾下兵马,十个十人小队,连两个总旗并他自己,共是一百零三人,带足了干粮出发,向东行得五百里,抵达章丘。

章丘知县和被贬的济南知府彭期生乃是同年,私交甚笃,晓得彭期生寻卢象升帮忙,见卢象升果然派了人来,大喜过望,杀猪宰羊款待了一行,吃得兵士们满嘴流油。

知县对李默然说道:“李百户,这些日子,本县一直派了人远远监视那洞口,无一人出来,那干白莲妖人也不知要藏匿到何时,又不知洞中有甚古怪,你等此行务必要小心。”

李默然抱拳歇道:“多谢大人提醒,末将自会小心。”

休憩一日,章丘知县点了二三十老练差人,亲自陪李默然一行出发,一路介绍:“此山位于县东南四十里处,高二百丈,本地人称作东陵山,乃是长白山之门户。”

李默然奇道:“长白山?那不是建奴地面的大山么?”

知县摆手道:“差矣,差矣,北地那座长白山,于春秋战国时叫不咸山,北魏时称太白山,隋唐时被称为白山、太白山,后来辽金女真兴起,以此山为龙兴之地,这才叫做长白山”。

“至于咱们这座长白山,《抱朴子》便有记载:长白,泰山之副岳!”

知县立住了脚,指向西南远方茫茫群山:“那里便是泰山山脉。当初汉武帝在泰山上筑坛祭天,所谓“封”也,又在肃然山祭地,所谓“禅”也,长白山即是肃然山,唐朝《酉阳杂俎》有记载:长白山,相传古肃然山也。”

又唱道:“长白山下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唱罢解释:“隋末有个王薄自号知世郎,揭旗造反,做了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便是在此转战。”

李默然听他信口拈来,颇为佩服,抱拳道:“原来此山才是正宗的长白山,不是大人教诲,末将哪里得知?”

知县见他乖觉,得意起来,指着不远处山峦道:“我大明地大物博,无处不藏学问,譬如这东陵山,古名杈枒山、嵖岈山、查牙山……”

说着凌空虚写那几个字,傲然道:“不过本县自家考证,其实该是叫槎牙山才对!概因此山怪石嶙峋,山巅尤其大石林立,高皆数仞,远远望去,若牙齿翕张,欲嚼日月、噬星辰也。”

李默然眺望去,果然那山巅一块块巨石立着,似乎牙齿一般,佩服道:“这么说来有理有据,可见大人高才!”

那知县愈发来劲,又说道:“你看那山顶,有两块大石绝高,其上横担一石,仿佛门户,窍通两面,皓月东升,光从石窍直射西村,景象壮观非常,有名的唤作‘东陵晓月’,乃是我章丘一处胜景……”

李默然听到这里,忽然问道:“大人,这东陵山的陵,莫非是陵寝之陵?这山中埋着甚么大陵巨冢么?”

知县一愣,思忖半晌,摇头道:“这却不曾听闻。只是东陵山之名,自汉时便有。”

李默然点头不语,隐隐觉得那不知名的陵墓和那东陵晓月之景,似有甚么玄机。

走到午时,已至山下,几个公差大约见了队伍,自山间奔出来拜见县尊,知县道:“你等辛苦,今有大名府卢大人派来精兵一支,欲要入洞探寻逃犯下落,你等好生配合则个。”

说罢,对李默然笑道:“本县引经据典,乃是所长,进山剿匪,乃是所短,如今扬长避短,只送你到此便回。”

说罢行个半礼,骑匹毛驴,十来个公差护送着,自行回转本县。

余下公差一个个垂头丧气,其中一个年长的无精打采近前:“李百户,知县大人让我等做个向导,便请入内一观。”

李默然笑道:“有劳。”

便随着一众公人入山,走到半山腰位置,公人们指着道:“洞口便在前面。”

李默然上去一瞧,却是崖壁上有个两三丈宽,一丈来高洞口,探头看去,洞里极为广大,仿佛整座山都被掏空了,地面果然都是笋子般钟乳,向洞顶看去,隐隐见光,也有无数钟乳石倒垂下来。

李默然叹道:“知县大人这个‘牙’字说得倒准,这洞上下都是密集钟乳石,岂不似一张大嘴里无数牙齿一般?”

他所处的洞口,开在大洞侧面,仿佛有人打破了崖壁露出来的一般。

好在离地面倒不甚高,李默然唤出一个小队,把四条白杆枪首尾相连,缓缓放入洞中,最上面搭住洞缘,最下一段隐隐触及地面。

李默然喝道:“大队在上面看顾,第一小队,随我入内,且切记,无论遇见什么,万不可大惊小怪、更不可东奔西走,大伙儿始终都在一处,方能自保无虞。”

说罢一扭腰,率先缘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