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文科转理科的解缙

解缙这人用聪明来形容算是对他的贬义词,有句话适合他,天才只是见他的门槛。

年少成名,十八岁中解元,十九岁中进士,其履历颇为传奇。

可以说三岁通彻诗文、五岁熟读百家经史、十岁便已不滞于物。

他是江南的文坛明星,但有些恃才傲物,入官后经常弹劾大臣的不法事,且老是为李善长等淮西勋贵奏言平反,导致被朝臣们屡次攻讦,朱元璋爱护他,每次出事便让他回乡省亲沉淀。

解缙步入仕途不久,已经被强制省亲三四次了,这人大聪明,不是让他省亲吗?他干脆把家里人接到京师来。

老朱这下没借口再让他回乡了,自去年勒令他回乡省亲后,他以代诏之身逗留京师,再未被老朱召见。

当然后世对解缙的了解主要是源于‘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永乐大典,他是主修之一,可惜得罪了朱棣在狱中被纪纲害死,才能未尽全用令人唏嘘。

朱高煦睡了个干部觉才往解府而去,明京城的布局接近于现在的结构,也讲究‘环’数,围绕着皇城往外,一环,二环、三环依次坐落,只不过环是以街道命门。

且房价随着环数不同价格也不同,但都非常的贵,更是有价无市,没有朝里的关系想在一环内买到房子几乎不可能。

其中皇城东西为勋贵官员居住区,城南多为商贾富贵之地,城北是一些中产或者低产居住地,拿城北和城西来讲,房价差距是三倍左右。

其中城西有最大的贸易市场,围绕着上新河的而建的西市,是万商向往的象牙塔。

解缙家算是书香门第,因此花了重金、托了关系在城西置办了一处宅地。

藩王府也在城西,所以隔的不远,穿过西市,顺手买了些礼物,朱高煦便到了解缙府邸。

“是二公子。”解缙家的老仆推开门,见了朱高煦,有些高兴。

“快请进,二公子,你好久不来了,自从你向我家三郎引荐了佛郎机人,他整个人都魔怔了,每日沉浸在库房捣弄火药,您劝劝他吧。”

“阿坤他不是喜欢古玩和藏经,现在不收集了?”

老仆摇头:“三郎不知怎么了转了性,平日里的古玩全丢在箱子里吃灰,现在连诗书文章都不看了,为此老爷很生气,教训了三郎几次依旧没有效果。”

解缙字大坤,家中排行老三。

自从朱高煦认识他,给他介绍了安德烈,并且故意引导他学习几何有关的知识、九章算术、世界地理等。

解缙便如同打开的科学领域的大门,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知识,世界仪便是他和安德烈协助自己完成。

要说此人不愧为天才中的天才,在文学上登峰造极,无人出其右,但学起理科来也不含糊,很多朱高煦也只能讲出个片面小点的物理现象,有时候解缙理解的还要比他更为深刻。

老仆叹息道:“三郎便是太聪明了,我们都猜不透的他的想法。”

朱高煦开玩笑道:“阿坤其实也就一般,他说要找到砸晕我的真凶,到现在不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当日在秦淮河听雨轩,朱高煦便是被人砸晕后才有了后世的灵魂,本讹上了解缙,但解缙扬言要为他找到凶手。

但这大才子一直没有消息。

“哎哟,三郎他估计对这事忘诸脑后了,公子您别介意,他最近和那个卷毛佬同吃同住厮混在一起,连我家三少夫人都冷落不少呢。”

卷毛佬那就是传教士安德烈了。

朱高煦摇头失笑,解缙难道成了重度机械发烧友了。

他先是随老仆拜见了解缙的双亲,才去库房寻他们。

刚进去,便见一群黑人,在里面对着一根铜管子唧唧哇哇。

“阿坤!”朱高煦喊了一声。

从黑人中间出来一个黑人。

“煦哥儿,你可算来了,你再不来我和安德烈都要去府上找你了。”

之前两人在秦淮对诗打赌,谁输了谁当小弟,解缙虽才高八斗,但抵不过朱高煦是个文抄公,最后认兄认输。

“阿坤,你怎么这副样子?”朱高煦惊讶道。

解缙不顾双手黢黑,一把拉着他,让他到了铜管之前。

“瞧瞧,这是什么?”

朱高煦拿起铜管,旁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主的朋友,我们又见面了。”朱高煦张望着,终于在这群黑人中找到了卷毛安德烈。

朱高煦看了看两人,在两人期待的目光中看向了铜管。

铜管尾部下面,是笔直裸露的扳机,上面是木制包裹的燧石,铜管里也卡着一块燧石,这块燧石周围散落火药。

这是个简易的燧发枪?

握草。

朱高煦沉思良久道:“不是我打击你们二位仁兄的积极性,通过燧石碰撞燧石产生的火花,掉落到火药上,从而引发药膛喷射弹药,理论上没问题,但效果可能不太稳定。”

其实明朝后期毕懋康就研究出了比当时世界更先进的燧发枪,火石自动燧发枪。

原理还别说,和解缙和安德烈制作的这个很像。

西欧的燧发枪,主要原理是火石击打火镰产生的火花掉入火门,从而激发弹药。

缺点还是下雨天,熄火,火石被雨湿了打不燃,无法产生火花,这是因为火石暴露在外面很容易湿润,当然从工艺的角度上来说,从火绳枪到燧发枪,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明后期毕懋康的设计,则非常先进,将火石装置下沉到管内,以免下雨天落下来的雨水浸湿,且可以极大程度的防风,减轻风雨带来的枪械失灵。

解缙接过铜管,仔细看了看,道:“没道理呀,按照你给我的说的思路,这个设计是可行的,虽然不能装置在大炮上,但火铳却可以改良。”

朱高煦问道:“有射击试验吗?”

安德烈补充道:“一共试验了18次,10次空响,6次炸膛,2次成功。”

朱高煦皱眉道:“我觉得火绳枪更容易造出来,上次从东南缴获的那一批倭寇的武器中,我从大都督府特意要给了你们,那杆倭枪和火绳枪至少有9成相似。”

解缙却不乐意,摆手道:“我大明岂能仿制倭人那点上不得台面的技艺,你和我说过燧发枪,我和安德烈商量觉得也不难,所以招了几个制造局退下老匠人共同研究。”

解缙还是太傲气了,看不上火绳枪,即便这已经领先当下火铳工艺至少10年以上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