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二次合作

年底30号了,又是一年即将步入历史,各行各业也在新年新气象的变换中发生着变化。

而在青葱岁月影视工作室,原本空荡荡的前台也多了个彭芷涵。

由于办公室的空调风受墙体阻隔,对前台位置不太友好,安茜专门为她买了个小太阳,放在前台白色长桌的底下用来取暖。

办公区域靠落地窗的顶头位置,东北角落那里安排了一张单独的办公桌椅。

暖气从办公室敞开的门口徐徐地吹出来,让石玉熙很舒心地在笔记本电脑上处理财务做账与记录的事情。

两个人上了几天班了,除了工作室小点,人员少了点缺乏些人气外,其余的都还可以。

两位年轻老板也都比较好说话,基本的关怀和工作环境的保障还是做得到位的。

网银网页上,石玉熙在浏览着工作室账户支出记录,拿鼠标点击下一页的时候,网页开始跳转。

当网页跳转至新页面时,一条新的消息随之弹了出来。

石玉熙好奇点了下,移动目光看了看新消息。

她瞪大了眼,随后惊喜地起身,快走几步至办公室门口。

华逸尘抬头,安茜扭头,两人看着她。

石玉熙有些激动地道:“老板,老板娘,到账48万,备注是中视汇剧代卖掉了一份发行权和复制权,按照他们20%的抽成比例,那等于是一份二合一的发行与复制权,卖掉了60万。”

工作室就一个短剧的业务,她经过两天的详细了解,把“青葱岁月”的基本情况也摸透了。

短剧版权方面的各项事宜,加上她以往的财务经验,已经了然于心。

而对于一部短剧能卖版权的情况,她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牛掰!

工作室招聘信息中有一句话,“秉持着高度创新与极致创造的理念”,这句很吹牛逼的话,现在看起来是真的。

办公室门口,华逸尘笑着走了出来,“知道了,中视汇剧的肖经理给我打了电话。”

彭芷涵现身办公区域,站在那一头不敢过来,体现出一份基本的职场素养。

安茜从华逸尘身后走出来,欢悦的目光在石玉熙和彭芷涵身上打了个转。

她道:“没骗你们吧,版权代卖阶段,一笔一笔的资金就像天降惊喜一般陆陆续续到账,这48万只是一个开始,但我想你们两位美女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稳定的问题了。”

石玉熙和彭芷涵互望了一眼,喜悦了脸色。

应聘的时候就给她们说得很清楚,工作室在作品版权代卖阶段,会慢慢回拢资金并盈利,为此还给她们看了看跟中视汇剧签订的代理合同。

两个人在这个行业都有从事经历,便抱着看一看的想法加入了进来。

这48万的第一笔版权费入账,对她们来说无疑是吃了一剂定心丸。

“老板娘,那,能不能买台电脑?”石玉熙窘迫地问道。

她做账的电脑用的是老板娘的笔记本,这就有点不方便。

“买。”华逸尘发话,放眼看向彭芷涵,“你也买一台放前台,到时候跟合作方联系、发文件什么的,都需要你用电脑操作。

今天你们早点下班,然后一起去电脑城选购,每台4000块以内,买台式,直接让店家上门组装,货到付款。”

安茜说道:“彭芷涵你的前台,还有石玉熙你的办公桌,什么装饰都没有,想买点什么小摆件的自己去挑下,我给你们报销。”

“好!”石玉熙和彭芷涵很欣喜。

……

翌日下午,工作室的前台和财务办公桌焕然一新。

不仅各自多了台电脑,几盆盆栽与小摆件也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年的新气象作着点缀。

彭芷涵在电脑上看着项目资料,《重见天日》第一季的资料信息。

工作室即将开启项目第二季,她也要为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工作做提前准备。

“咚咚。”门口传来敲门声。

彭芷涵抬头一看,是两个男人,应该是老板说的两位编剧老师。

她起身前去开门请进,“是杨老师和李老师吧?”

“对。”杨文斌和李博应道。

“杨老师,李老师。”华逸尘和安茜闻声走来。

杨文斌看了看前台,又往办公区域顶头看了看财务。

他道:“就五个月不见,工作室就发展起来了,两位厉害。”

“哪里。”华逸尘道,“依旧是小家小业,也要感谢两位老师的好剧本。”

寒暄一番,四人在办公区域的桌上相对而坐。

彭芷涵倒了四杯热茶来,取代了五个月前安茜亲自倒茶的寒酸局面。

华逸尘双手握着热茶杯,目光放在对面二人身上,“这些天来,通过电话和QQ群聊,我们也聊得差不多了,两位老师怎么想的?”

那天电话邀约后,他和安茜也没耽误时间地干等着。

和杨文斌、李博已经有过一次合作,双方对故事本身都很熟,那对故事的后续发展也就能想象出符合第一季风格的脉络。

等待见面的这些天,他们四人在QQ群聊中已经聊过不少,基本的故事想法都能达成一致。

“我真的觉得,二位的脑洞比我们还适合干编剧。”

杨文斌拿着杯子抿了一口茶,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坐在旁边的李博连连点头,一副欢悦的脸色表示自己很赞同杨文斌的说法。

《重见天日》第一季大结局,是四人主角团逃出研究楼,来到茫茫大海。

按正常逻辑来讲,或者说按观众思路去想象,那第二季应该就是主角团如何生存的故事才对。

但华制片和安导偏不,提供的故事思路是——“新人类研究计划”的幕后势力,把主角团全部抓走了,关起来做实验。

第二季的主线就是,主角团被关押在幕后势力的海底实验大楼中,如何逃出来“重见天日”?

第一季就是“重见天日”,第二季还是“重见天日”,真的是把这个内核抓得死死的。

“这思路是可以的,解决了特效问题。”李博说道。

如果按照正常想法,主角团如何在海世界生存,那将会出现大量的特效场景。

这次可不是短剧,而是30集以上且每集45分钟的常规剧。

这大量的海上世界的特效,不说能不能拍摄与制作出来,其中的经费肯定就是个大问题。

还得是制片人和导演,别人都从故事角度看问题,他们从经费方面看问题。

按华制片和安导的这个思路,等于是绝大部分场景又如同第一季一样,集中在一栋“海底建筑”里。

那只要把美术设计弄好,把场景搭建完善,可以说几乎没有特效。

在他们看来,华制片和安导的这个思路,与正常去想象的海上生存的故事脉络的区别,起码有1000万的经费差距。

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仍是一部科幻剧的属性,且还能通过幕后势力的镜头,来解释世界末日中的一切,为观众打开更大的世界观。

最主要是,依旧紧扣“重见天日”这个主题。

他们只能说,华制片和安导优秀!

“特效太麻烦,严重拖沓后期制作的节奏和效率,也是为经费考虑,我们才想出这样的思路,把能避免的特效尽量避免。”华逸尘道。

安茜“嗯”了一声,“不失脑洞和新奇剧情的前提下,尽量不添加制作的难度,我们的规划是06年之内就要播出这部剧,且越早越好。”

“懂。”杨文斌和李博表示理解。

在群聊中也沟通过,他们也明白两位的想法,就是写剧本的时候别搞花里胡哨的来提高拍摄与制作难度,场景和道具的存在能不要复杂化就不要搞复杂。

“影视风格和镜头风格,除了我们和几位剪辑的人外,可以说两位老师最熟,寄给你们的U盘,你们也看过成片了,这里也不用多做赘述,也无需再来定调风格什么的了吧。”华逸尘道。

李博摇头,“这不用,奇诡画风与快切镜头并行,主打一个把气氛迅速叠加起来的强情绪风格。”

杨文斌点了点头,有了第一次合作的默契,这第二次合作还是拍续集,那一些时间成本就无需浪费了,该明白的都明白。

“创作上的事没问题,那合作上的事就按我们聊过的来?”安茜问道。

利益上的事情双方也有聊过,两位老师具体怎么想的,她和华逸尘不知道。

他们提出的方案有两点,第一点是把总编剧这个头衔让给两人,给予两人在审核、备案和上电视署名的机会,提高两个人的编剧资历。

第二点是15万包干,时限三个月。

只有两个编剧的情况下,三个月内搞出一个常规剧本,这是不可能的事。

基本文本、分镜本、拍摄本、剧目公示本、人物角色本,在五个月前能一个多月就搞出来,那是因为是短剧,角色也只有四个。

现在换成常规剧,那就需要一个多人组成的编剧组一起分工合作。

招编剧很费事,但对于李博和杨文斌两个混迹编剧行业多年的人来说,这应该就是很简单的事。

她和华逸尘就想着把这一趴外包,以《重见天日》第二季项目编剧组总编剧的合同,与李博和杨文斌签约,外包经费就是15万。

编剧组人员由李博和杨文斌招募,招什么人,千字多少费用,她和华逸尘不管。

他们两人付出15万后只需看结果,三个月内把以上“五大本”成功交付就行了。

至于这15万费用,李博和杨文斌能赚到多少,那就看这两位的创作效率了。

“没问题。”李博道。

“就按聊好的来。”杨文斌表示同意。

行业编剧千千万,经验老手也有不少,但有几个上过电视署名的?有几个在广播局的备案里留过名的?

且不说15万经费能赚多少,作为总编剧能上审核、备案和电视署名,光这一点就是他们拒绝不了的诱惑。

彭芷涵花了点时间,把早就初步拟定好的合同拿了过来。

窗外的寒意难掩双方的愉快,把合同签订好后代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开始,也代表《重见天日》第二季的创作就此启动。

石玉熙把预付了20%的经费,也就是3万块的转账记录打印成据拿了过来。

“剩下的12万,报账的时候找我们这位财务,最后有尾款的话我们再一次性结清。”

听到安茜的话,李博和杨文斌跟石玉熙相视一眼,石玉熙礼貌微笑。

“编剧招募方面,工作方面的后勤保障,有需要帮忙的,可以跟我们的这位人事说。”

听到华逸尘的话,两位编剧老师扭头望去,彭芷涵抬手挥了挥。

第一次合作直接跟老板打交道,这第二次合作要跟底下人打交道。

这番变化,让李博和杨文斌心生感慨,只觉混了那么久还不如两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明天元旦,要不后天2号开始弄?”李博问道。

“可以,也提前祝两位老师元旦快乐。”华逸尘道。

“元旦快乐。”安茜欢欣道,“石玉熙,彭芷涵,你们也是,元旦快乐,今天就下班吧,好好回去跨个年,明天放一天假,后天来上班。”

“好,老板老板娘再见。”石玉熙和彭芷涵开心离去。

听到老板老板娘的称呼,李博和杨文斌不以为意,早在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华制片和安导在他们心目中就是情侣了。

道了一声别,约好2号来工作室开工,两人就此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