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作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未曾中断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高贵品格和民族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也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在近代中国丧失文化自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寻到马克思主义,用以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激活蒙尘的古老文明。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宣文教以章其化”,开创了成康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系列盛世,享有“华夏之族”“礼义之邦”的美誉,在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方面更是拥有五千多年的经验、方法、智慧和效果,达到过“囹圄空虚,刑措不用”“民不忍欺”的治理境界,形成过“万国来朝”“协和万邦”的国际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源泉和文明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孕育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实践证明,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其中不乏具有独创性意义的重大表述,对于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历久弥新,这是因为中国的古圣先贤对于文化建设的规律具有深刻认识,因而在观察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常道。《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日月星辰交错排列、阴阳寒暑四季变化,人文是人道之伦理秩序。圣人观天象运行,以体察四时的迁改;观人伦之道,用诗、书、礼、乐等教化天下,天下则能成其礼俗。“文化”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字构成的。“文”就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而“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在《说文解字》中,把“化”解释为“教行”。人们接受了道业、变化气质、改过迁善,在各方面起了若干的变革,这种“变革”就称为“化”。所以“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这说明,圣人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以及社会人伦大道之礼来教化人民,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无论是文字、典籍、礼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以承传和弘扬“道”为宗旨,以变化人的气质为目的。

汉字作为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集形、音、义于一体,是一种智慧的符号。声音言出即逝,汉字经久不衰。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可谓一脉相承;虽然形、音、义多少有所变化,但汉字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亘古不变,并且本身具有教化的内涵。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因素。

典籍记载的是古圣先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智慧和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和教训。《群书治要·序》云:“载籍之兴,其来尚矣。左史右史记事记言,皆所以昭德塞违,劝善惩恶。故作而可纪,薰风扬乎百代;动而不法,炯戒垂乎千祀。”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不间断的有文字记载的信史。在经、史、子、集等典籍的熏陶下,中国古代士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深入经典、学习历史是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最重要方式。

礼乐是古圣先王顺承天道以治人情的具体形式。礼乐出于人之自性,先王依循本性自然,作训垂范,制礼作乐,教导民众,民众循礼修道,返其自性,是内在美德与外在行为规则的统一。《礼记·乐记》云:“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点明了礼的本质在教化。民懂礼则易教。《孝经》云:“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从前周公制礼作乐,使成康二代德教普施,祸乱不起达四十余年。礼乐教育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古人把礼比作防洪的堤坝,废除堤坝,就会洪水泛滥,造成危害。自汉以降,历代多以礼乐政刑治国,采取了礼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中华传统文化又被称为礼乐文化。因此应当重视挖掘古人关于礼、乐、政、刑四者的排列次序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礼乐文化“绝恶于未萌”“起敬于微眇”的“禁于将然之前”“防患于未然”的治理效果。

中国古代的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园林等其他艺术形式,也都秉持了“思无邪”的理念,都具有引导人向善好德,明了人伦大道,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文艺形式都是真善美的统一,都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为内在要求,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息的最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回望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守正,守的是正道、正气,创新的是表达形式、方式。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志于道”“合于道”的文化,因此能够怀抱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不断融合过程中,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中合于“道”的部分相互吸纳融合,有悖于“道”的部分则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淘汰。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志于道”“合于道”的特点不仅使中华民族在文明互鉴、文化交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自信、守正创新,也避免了中华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反噬。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书旨在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帮助广大读者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