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周仪交待了黄震、李容、潘进三人,好生管理各自的部下,不可失职。
随后周仪便和覃毅出寨,拿着潘虑给的手令,一路上畅通无阻。
武昌城,太常府邸一处偏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处处喧嚣。
以潘虑为主,江东荆州本地大族豪强之人,与周仪、覃毅等淮泗流寓系人员相处甚欢。
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周仪还认识了当今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
“久仰!”
“久仰!”
双方互道几句仰慕之语,便各自回到席位上。
太常府跟军营里不一样,潘虑自然能够提供酒水给众人。
几杯酒水下肚后,众人的话题也多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北伐话题开头,渐渐谈到古今经义、交流兵法韬略,畅论诗词歌赋。
无所不说,无所不讲!
“某曾听闻校尉既通兵法,又晓诗词,更善筹划,允文允武。”
“今日诸君难得汇聚于此,畅所欲言。”
“校尉何不让大伙开开眼?”
人群中,一名荆州老将喝多了两杯酒水,开门见山,请周仪展示一下才能。
让诸位开开眼界。
老将是荆州武陵郡将领,姓潘名镇。
军中武将就是这样,不像府衙文吏,更不阴阳怪气,有话直说坦坦荡荡。
周仪笑了笑,没有扫兴,而是将酒杯里的酒水一饮而尽,站起身子环顾一圈。
他当场吟诵了一首破阵子·为潘镇赋壮词以寄之。
三国·周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周仪话一开口,老将潘镇便已恍惚。
醉酒时拔亮灯火端详着宝剑,睡梦里萦绕着座座军营的号角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寨外声,沙场秋点兵。”
战士在连绵不绝的营寨里吃着烤肉,军中乐队演奏着雄壮激昂的乐曲,军心振奋。
秋高气爽的时节,战场上正在点兵阅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周仪缓缓赋诗。
跨着快如的卢的战马飞驰前行,弓弦的响声就像霹雳轰鸣。
潘镇脑海里想起了当年为刘表效力,作为一名骑兵北上南阳与张绣作战的日子。
那一年秋天沙场征战,他才十六七岁,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潘镇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将。
先从刘表,后从刘备,再从孙权,潘镇的数十年人生,于军旅当中度过。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周仪念毕,看向老将潘镇。
潘镇呢喃自语,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眼神模糊,念头惶惶。
自此一宴,周仪善辞赋、有急智的说法,便彻底在军中流传开来。
破阵子一词,也在各处营寨来回吟诵。
特别是在打听到周仪曾在西陵驻地时期,为不少将领写过诗歌的事迹后。
那些武夫将领便时常出现在周仪的军营之内,他们发现周仪没有寻常文人那种忸怩,更没有文人骨子里轻视武夫的那种蔑视。
文化高肚子里墨水足,为人却热情洋溢,慷慨大方,这使得周仪极受欢迎。
对于所有前来拜访结交认识的人,周仪都来者不拒,并且和谁都能相谈甚欢。
如此一幕,自然被人汇报到陆逊和潘濬的耳中。
东吴上大将军陆逊没有太大的反应,似乎在默许此事发生。
而太常潘濬则是让义子潘虑,单独请周仪到太常府赴宴。
四月二十一日。
周仪第一次见到他之前在临湘文简里经常写到的太常潘濬。
潘濬五十来岁,多年的上位者气息和养气功夫,让潘濬整个人举手抬足间显露出极大的威压。
他见周仪淡然自若,拱手行礼模样,不禁默默点头,内心里颇为满意。
“赐座。”
潘濬给周仪赐座,茶水三巡过后,潘濬主动提起了周仪写的那封病情信件。
“武乡侯本是天心所选,民望所归,如今掌西川之神器,权天府之法度,配蜀民之货用,行率土之号令,为护前朝之主权,引军北伐。”
“然......”
潘濬叹气一声。
他和诸葛亮有同僚情分,当年共事刘备。
如今一个在荆州,一个在益州,分事二主。
“伯礼的信件,本太常已经遣人送往蜀中,交由西蜀丞相长史。”
潘濬向周仪解释,说那封特殊的信件,已经送到了他老表蒋琬手中。
至于蒋琬会如何反应,潘濬不好猜测。
接下来,潘濬再也不谈关于诸葛亮的任何话题,而是说起了水润万物而不争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关键在于把握中间的度。
“在江东,有时候你必须要争,有时候则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潘濬的话,周仪知道对方在提点什么。
就是单指周仪最近在营寨中的表现,别人可以说他团结军心,也可以说他拉帮结派。
“不过你不用过分担忧,一个没有弱点的人,上面是永远不会重用他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面面俱到之人。”
“你只管做好你自己。”
太完美的人不好控制,周仪在表现出自己能力才干的同时,又在展露自己急于进步的缺点。
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受到上位者的青睐,比如潘濬。
他欣赏周仪,不知道步骘从哪里把这根苗子挖出来了,以至于潘濬略感羡慕。
相比起潘濬的义子潘虑,周仪格局、层次都高了不少。
“仪,谢太常指点,诚惶诚恐。”
周仪说着自己诚惶诚恐,可眼神却极为镇定。
潘濬看在眼里,更加欣慰。
“北伐过后,到了建邺那边,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要时候,提点一下虑儿。”
他再次说起了北伐过后会将周仪举荐到建邺的安排,谈了有小半个时辰。
唯独不提北伐的注意事项,似乎北伐在潘濬心中,不值一提。
周仪听着听着,也渐渐了解了这位东吴太常的大概想法。
荆州之于潘濬,远远超过天下之于潘濬。
一句话,潘濬在荆州待习惯了,这也是潘濬为何能够先后追随刘表、刘备、孙权的重要原因。
太常潘濬把义子潘虑安排到建邺,是想让潘虑在建邺朝廷站稳脚跟,为荆州派系谋福。
而骠骑将军步骘把周仪安排到建邺,虽然也是想让周仪在建邺朝廷站稳脚跟,但目的却是为了推动北伐。
双方目的不同,但过程一样,所以荆州派目前能够和淮泗派走到一起。
互帮互助。
“到时候怕是要麻烦太常子多多指点周仪。”
周仪说道。
潘濬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他抬手让潘虑从府上仓库里取来一套精密锁子甲,赠予周仪。
“上了战场穿上它,莫要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