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包售后的,将来之路

吕壹死后还有一阵余波,那就是孙权要求太史令周仪占星定论。

把吕壹之死的一部分责任,归于天象变化,是人为无法阻挡的因素。

周仪:“......”

圣旨一到,周仪只能领命,连夜观摩天象,于次日清晨将占辞递交上去。

孙权当众公布了占辞,下令在江东各地城池门口张贴,告知江东吏民。

【荧惑犯南斗,出入留舍斗魁之中,映照宦星数日不灭,宫廷有逆臣。】

【若宦星不明,大小如故,则宫廷稳定,社稷安宁,然其星大亮,则京都动荡,四海不宁,人主有忧。】

【中书典校郎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残害忠良、诬陷重臣......】

吕壹之死大快人心,各地人员无不拍手称赞。

府衙苦校事久矣,公告张贴之日,江东各地普天同庆,民众奔走相告。

陆逊、潘濬、诸葛瑾等人各自离开建邺,返回驻地。

热闹属于整个江东,唯独不属于至尊孙权。

建邺城中。

校事机构解体后,有部分接触过重要机密的校事,被孙权牢牢掌控在身边。

而那些负责办事的爪牙,在多方施压之下,被迫解散发遣,这批人被江东各方势力瓜分了。

卫尉严畯得到了数十名擅长打听消息的校事,充于麾下。

严畯将周仪喊到了府上。

让周仪支几个人过来,协助搭建淮泗系的情报机构。

“伯礼在建邺周边的情报刺探极为隐蔽,颇有手段。”

严畯之前还不知道周仪在建邺有发展情报人员的行为,是步骘找人告知严畯的。

步骘让严畯联合周仪,搞好建邺周边的情报网。

“唯。”

周仪领命,把硕鼠调到了卫尉府上。

借靠卫尉机构的背景,情报发展速度会更快,相对来说也更加安全一些,不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严畯见周仪有如此格局,内心里十分欣慰。

他留周仪在府上吃了顿便饭,傍晚时分,周仪从严畯府上出来,折返家中。

骠骑将军府、左将军府里的两批人员已经训练教导得差不多了,心腹之人向周仪汇报,说都教完了。

于是周仪在家中设宴,欢庆他们学有所成,能够回去继续效力了。

周仪还给他们都发了一个红包,红包里装着些许钱币,略表心意。

“回到将军府后,好生统计数目表格,若尚有不明之处,均可回来请教。”

包售后的!

“唯。”

这些小吏很高兴,以前在将军府办事的时候,可没人对他们这么好。

不仅悉心教导,结业临行之前还请他们吃上一顿,这是从没有过的待遇。

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回去收拾东西,议论纷纷。

“太史令跟他们可不一样啊,他看我们的眼神里,可没有冷漠和怜悯。”

“是极是极,看得出来,太史令是真心对待我们,希望我们过得好。”

一阵议论过后,他们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学有所成的吏员各自散去,归还将军府效力。

中午时分,因校事吕壹诬陷、为证清白自禁于家中的左将军朱据,终于踏步出府,亲自来到周仪家中,当面感激周仪为他训练了一批精于统筹之人。

“伯礼训练出来的人,到底是不一样。”

朱据笑道,他让学成归来的小吏,跟朱氏自己培养出来的算筹士进行比赛。

从周仪那里学来本事的小吏,在算筹速度、精确度方面,全面碾压朱氏自己培养出来的算筹士。

朱据当即号令朱氏算筹之人,跟着回来的小吏进修。

然后他提着礼物过来,跟周仪畅饮。

“府上账房之人监守自盗,可把据害惨了。”

酒水三巡后,朱据的话也多了起来。

他说左将军府上有账房先生监守自盗,让校事之人抓住了机会,有苦难言。

“据甚至怀疑,那账房先生就是被校事人员收买的。”

“只是可惜了府上的那名管账心腹。”

心腹之人在狱中被拷打致死,江东吴郡朱氏族人震怒不已,大有踏平校事府衙的趋势。

可朱据明白,吕壹拷打左将军府心腹,定然是至尊的试探。

这场试探已经结束了,各方人员联合起来,再次逼迫至尊孙权低头。

府上有监守自盗之事发生后,朱据不再信任任何从外面招募回来的账房之人,他直接委任自家人员去学习统筹算账之法。

在周仪这里欢饮过后,朱据离去时发现周仪家中少了些花草点缀。

于是他派人将一盘盘奇花异草送到府上。

“仪,谢左将军厚爱。”

周仪拱手答谢。

“无妨,步子山有时候令人讨厌,而伯礼却屡屡让人欣喜。”

朱据畅所欲言。

他暗暗羡慕步骘运气,然后大笑离去。

周仪看着朱据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最近车骑将军朱然跟步骘走得很近,让左将军朱据有了些许危机感。

所以朱据想通过周仪的关系,打听一下朱然和步骘之间有了什么合作。

虽然刚才饭桌上朱据没有问到此事,但周仪还是敏锐地觉察到了。

就连离开时,朱据也不自觉地将话题引到步骘身上。

“看得出来,吴郡朱氏和丹阳朱氏之间的斗争,也很严重啊!”

周仪沉吟一声。

骠骑将军在官职上比左将军高了一级,可朱然作为丹阳朱氏的养子,在江东两个朱氏内部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吴郡朱氏的朱据。

“一个车骑将军,一个左将军,还有个前将军朱桓。”

“你可真会制衡啊,玩出花来了。”

周仪转身返回了府邸里。

自吕壹事件结束后,建邺难得地平静了一段时时间。

嘉禾四年六月底,孙权下令于郊外钟山祭祀,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祝令孙宜找到了周仪,请周仪再写一篇祭祀之文。

孙宜扬言说太祝署的文吏都不行,他们写出来的祭文,比起周仪写的相差甚远。

“好!”

周仪没有拒绝,当即提笔挥毫,给孙宜写了一封祭祀之文。

孙宜拿起来看了一眼,大悦,笑着离去,刚踏出门口,又转身回头说话。

“将来的路,伯礼有什么打算?”

这话问得很突兀,以至于周仪没能接上。

见周仪没有回答,孙宜笑了笑,当做没有说过上一句话,径直而去。

周仪站立于原地,思考着孙宜说过的话。

将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