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先驱者
- 人在北美,西部传奇!
- 秉潮醒灯
- 2187字
- 2024-12-11 21:30:04
“什么为什么?”在何天爵走后,杰森才走到苏飞的旁边坐下,看着苏飞的方向问出这句话,不过苏飞显然陷入了一些别的思考下意识反问了回去。
“为什么会对那些华人有这样的善意,即使是刚才您提到的胡光墉这个人物的事情,但是据我所知,现在在联邦的华人大多聚集在西部那边。呃,从事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杰森差点就没把正在矿区里面上工的事情说了出来,不过现场的人大多都点点头。
温特也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对他的回答保持着期待感。
“一方面是庄园里面的厨师让我对华工的观感还不错,另外就是我确实不喜欢太吵的环境。”苏飞一只手撑在下巴上,一只手很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一边漫不经心的敲击着桌面,一边回答了他的话。
这趟由西向东的远行非常的无趣,苏飞并不想因为这个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另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族的原因,在门在外能帮则帮的心里在作祟。
总而言之,他还是让杰森出手了。
“真的就这样?”
“当然,别忘了,虽然庄园里面的木工创造力不行,但是他们的品格还是高尚的,这一点从日常就能感受到。加上工厂那边的食堂现在是工人们最受欢迎的地方,你也不想因为这个事情,让他们知道的话,你可能...”苏飞说到这里还和杰森开起了玩笑。
只是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火车在沿路上留下了呜呜呜的声音,沿途的景色一开始看的时候大家的兴致还很高,但是没有过去很久大家就陷入了寂静。
苏飞和温特也开始靠在椅背上休息。
负责警戒的杰森和其他人打完招呼就靠在走廊门口。
想到苏飞刚才说话的表情。
他总感觉这个事情并不像苏飞说的那么简单。
只是他找不到别的理由。
这次虽然作为和他们同行一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那边,但是杰森的目的地自始至终都不会在那边呆很久,大管家约翰对他的安排一开始就定在了西部。
那是西格玛公司下一个超长布局的开始。
另外,杰森想到这里的时候,就从衣服的口袋里面掏出一张纸,那是大家出行的时候约翰塞给他的。
需要他在到达西部的时候,看看能不能联系一个叫‘亚瑟’的人。
听说这个人对苏飞还挺重要的,只是现在这个阶段,重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要精确找到那个人的话,难度和上次那批跨海寻找特斯拉的人小,有可能他这一次会一无所获也不一定。
“哎!也不知道约翰先生为什么那么给我这个命令。”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庄园的那个牌子会加上温特小姐的名号。”
“不过看起来他们两个相处得不错,感情应该会很顺利。在意大利那边的伙伴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希望那边的帮派能手下留情,不然的话,等到时候他有机会回去估计就不会那么容易就放过那些人了。”杰森从裤兜里面掏出一盒烟,站在一边点燃的时候静静的想了起来。
.....
火车并不会因为杰森的感伤就停下前进的动力,就和地球不会消失一个人就停止运转一样。
火车在靠站之后,何天爵过来和苏飞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到站台接人。
感觉在旅途有点无聊的苏飞还让他帮忙带份报纸,对于他这个简单的要求,何天爵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相反,苏飞有需求反而让何天爵觉得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在火车重新开动之后,何天爵不仅仅是一个人回来的,同行的一些年轻人带着扁头帽也跟在身后过来。
“苏飞先生,这些都是我在这边的同伴,他们....”
经过了解,1881年9月22日,何天爵与第一批归国留美学生一行21人准备回到上海,这批留学美国的幼童,正好派上用场,根据李红章的指示应全部直接分到电报学堂,但实际上,从目前的资料看只有15~17人被送到北洋电报学堂。
后来社会舆论对刚回国的留美学生颇有微词,讥笑他们回国后还需从头学习,不堪重负等。
“联邦回来学生十七名,已于今日考电报,而所学者并非传码之报,乃传音之报也。以耳代目殊深诧异,幸而未招其教习来也。现经静山知照学堂教习,从头教起,真真笑谈。望老弟告知陶翁,以博一笑。”这是一封致盛宣怀的信件,看其信中内容,可见当时人们对留美学生很有偏见。
事实上,这些留美学生在美国经过多年的系统学习,不仅英文水平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联邦期间从初中读到高中和大学,其中代数、解析几何、解剖学、生理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动物学、物理、化学、化学实验和力学等数理化基础课程都读过,接受了现代自然和科学知识的系统训练,为日后学习深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站在何天爵旁边的人就读的麻省威利斯顿学院的理科班,除了以上列举的数理化基础课外,在高中四年级的课程中还有机械制图、地质学、建筑制图和实地测量等实践技术入门课。
在进入北洋电报学堂的归国留学生中,除了袁长坤在伦斯勒理工学院和何天爵在麻省理工各读过大学一年,其他读高中的学生中还有几位是高中毕业并考上大学的。
此外,这些没上大学的第一批归国留学生在撤离之前都在驻美肄业局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电报集训班,他们入读北洋电报学堂应该具有很大优势,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和实力,他们当中很多人日后都成为电报业的先驱和领导者。
正如《晚清中国电报局研究》这篇博士论文作者韩晶所讲,这批留学生形成了中国近代早期唯一的科学技术人才群体,他们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为他们从事诸如电报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津沪电报局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留学生资源,为中国电报事业的起步注入一股新生力量。
这些都是后话!
在打完招呼之后,何天爵也带着这些人回去,这次他们准备好会一起回去,宾夕法尼亚大学隔壁的村镇学校被收留的人也有他们的同伴。
要不是苏飞出手,他们此行估计不会那么顺利。
不过现在应该会顺利才对。
火车再次发动,离苏飞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