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明朝的圣旨分——诏(重大国事)、书(国书)、令(法令)、制(政令)、符(军令)、檄(通告)、册(册封文书)、诰(官员任命)和敕(训诫和处分官员)共九类,各有用途;不过实际上除了这九大类外,其实还有第十类——谕,区别在于——从诏到敕,是由内阁制诰房的轮值翰林起草、由内阁诰敕房的中书舍人用正楷誊抄的中枢正式命令。而谕是由司礼监随堂太监根据皇帝的意思写于黄色纸张上,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印,代表皇帝个人意志的文书,俗称中旨。
其实根据明朝的政务流程,皇帝是看不到地方官员的奏疏的。
明朝官员的奏疏分为题本和奏本,政务用题本,题本一式两份。
地方官员写好两份题本后,盖印,然后走驿传系统送到北京,分送给六部和五府。
然后六部和五府会进行部议和府议,部议和府议的时候六科给事中会列席和记录,六科的记录拿回去后还会被司礼监誊抄一份,如果事情不大,基本上部议和府议就解决了,题本根本都进不去紫禁城,会被六部和五府存档,如果事情太大或者需要跨部门处理,那么部议和府议会作出初步处理意见,六部的司务厅和五府会将地方题本中的事宜以及部议和府议结果写成六部和五府的题本,也是一式两份,然后六部和五府的两份题本和地方题本的正本会被送入通政司,地方题本的副本和部议、府议纪要一起在六部和五府存档。
通政司会把六部和五府送的题本分类整理好,然后每天早晨将六部和五府的题本送入内阁,将地方题本的正本送到六科存档。
六部和五府题本送到内阁后,文渊阁大学士会带着中书舍人将六部和五府题本正本分类整理好,按照各自分工和分管,将正本分别送到中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的值房,副本则送到东阁二楼存档。
然后中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下朝后,到各自值房根据题本中上报的事项和部议、府议的初步意见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这叫批答,题本批答完后,三殿大学士各自的机要中书会将阁老批答的纸条贴在题本封面上,这叫贴浮,这整个过程叫做票拟;如果三殿大学士在批答过程中遇到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会到文渊阁前楹,也就是供奉孔子像的那个大堂,再叫上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一起商议,这叫阁议,阁议由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召集和主持。
六部和五府的题本票拟好后,中书科舍人会将题本送到司礼监掌印处(在慈宁宫花园东),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趁着皇帝日讲和经筵的时间,再一次将题本分类整理好,这叫御前堪合,然后皇帝下日讲和经筵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带着小太监将票拟好的题本送入文华殿,然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将每个题本中地方上报的事项、六部部议和五府府议结果以及内阁的票拟意见一本本念给皇帝听,然后根据皇帝的意见将题本分类放好,比如皇帝同意内阁票拟意见的放左边,皇帝不同意的放右边,这个过程叫批阅。
如果皇帝在批阅过程中有疑惑,可以召阁臣和有关大到文华殿答疑,这叫召对。
如果皇帝不同意内阁票拟意见,就由司礼监送回内阁重新票拟,然后再走一边堪合、批阅流程,如果内阁重新票拟的意见皇帝还是不同意,皇帝可以召集内阁辅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五府左右都督、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大理寺卿和六科都给事中到文华殿进行辩论,这叫廷议,廷议达成一致后,题本退回内阁按照廷议意见重新票拟。
如果廷臣大部分意见和皇帝达成一致,而内阁首辅坚持反对,那么这时候皇帝有权罢免内阁首辅。
皇帝批阅同意的题本会被送到司礼监本堂(景山东北)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将内阁票拟意见照抄在题本上,这个过程叫批红。
题本批红好后,送回司礼监掌印处,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核看秉笔太监的批红内容和内阁票拟内容,如果不一致,退回司礼监本堂整个重新誊抄题本,是整个重新誊抄,连最初的上报内容、部议和府议意见、内阁的票拟意见一起誊抄,这时候如果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关系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关系不好可以以矫诏罪向皇帝告黑状。
题本批红核看无误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将题本封面上的内阁票拟意见取下,在司礼监存档,然后由司礼监掌印处的随堂太监将题本批红照抄在特制的黄纸上,最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在题本和黄纸上盖印,注意!是盖印,不是盖玉玺,所谓的印是指皇帝备案过的、用于政务的私人印件,每个皇帝都有几块私人印件,有用于政务的,也有用于写诗和作画的,而在明朝,皇帝用于政务的私人印件,在启用前,要把印样送到内阁和六科备案后才能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使用。
司礼监掌印太监盖过印的题本由小太监送到六科存档,而司礼监掌印太监盖过印的黄纸就是谕,即中旨,由司礼监派太监去内阁传谕。
内阁人员接谕后,由制诰房的轮值翰林根据谕的内容、按照诏——敕九种行文格式起草真正颁行天下的圣旨,起草也有讲究:
事关重大国事的诏书、事关军事的符书和通告天下的檄文是一事一草。
事关外交的国书是一国一草。
事关册封的册书、事关人事任命的诰书和事关处分官员的敕书是一人一草,
事关律法的令书,如果是事关立法的令书则一法一草,如果是事关重案要案的令书则一案一草,事关秋决的令书一批一草,事关特赦的令书一事一草。
事关政务的制书,如果是事关大政方针的制书一事一草,如是普通政务的制书则看情况,如果是要发往地方的是一地一草,如果是发往六部的一部一草。
然后诏书起草好后,要送给首辅或者次辅审核,其他各类圣旨起草好也给文渊阁大学士审核,如果阁臣不满意则轮值翰林重新起草。
起草的圣旨阁臣审核满意后,就送到东阁给诰敕房誊抄,诰敕房的中书舍人要将起草的内容,用正楷字体誊写到用上好蝉丝定制的黄色绫锦织物上,誊写好后,中书舍人将翰林起草的原文和誊写好的圣旨送给东阁大学士进行检查和核对,没问题后,起草的原文送到东阁二楼存档,圣旨和司礼监送过来的谕旨一起送到文华殿。
由皇帝在文华殿进行核对,核对好后,谕旨送到文华殿偏殿存档,而皇帝亲自在圣旨上盖玉玺,玉玺公器也,只能皇帝自己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碰。
圣旨盖好玉玺后送到六科,六科将存档的批红原文和圣旨内容进行最后核对,如果核对无误,则将圣旨送到通政司;如果核对结果圣旨最终内容和题本批红不一致,就将圣旨退回文华殿,这叫封驳!
所以六科的封驳本质是替皇帝监督内阁的拟旨!因为明朝皇帝懒,很多皇帝都是看都不看玉玺就盖圣旨上了,所以很多人以为的六科能随时随地让圣旨作废的权力其实是幻觉,而且六科封驳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圣旨送进通政司之前!所以有些小说里写一个什么给事中,人在湖北,然后把一道已经出了京城的圣旨一把抢过不让钦差念,说什么自己是给事中,有权把圣旨封驳了,还有很多评论说什么霸气!其实是很荒谬的,在明朝,没有人能有这么干的权力,这是要当场格杀勿论的!管你是什么给事中,太后都不行!
最后圣旨送进通政司,通政司会把圣旨分类处理,诏书、立法的令书和大政方针的制书会有通政司官员在朝会上当廷宣读。所以很多明朝的电视剧里由太监现在金銮殿上读圣旨是错的。太监只能传谕旨,而不能宣读圣旨,圣旨只能由通政司的官员才能宣读。
国书和册书,通政司会送到礼部。
诰书,普通任免,通政司会派专人将诰书送到官员手上,然后官员凭诰书到京城吏部办理登记,领取官凭、印信和官服,然后赴任;如果是紧急情况,那就是钦差,通政司会派人携带诰书、钦差大印、钦差仪仗和委派的钦差大臣直接在指定地点汇合,钦差大臣直接凭通政司官员手上的诰书直接上任。
敕书如果是训诫和申饬官员的,通政司会派人把敕书送到官员手上;如果是免职、革职、调任的,通政司送到吏部。
令书,通政司会交给三法司。
符书,如果用到卫所兵,通政司会分别去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宣旨,然后五军都督府会根据圣旨内容,把一半兵符派人送到相应卫所统兵将领手上,然后兵部把印信、兵部的调兵文书和另外一半兵符送到领兵将领手上。领兵将领凭兵部的调兵文书和兵符调动和集结军队,印信在指挥作战的时候用。如果是募兵制的,圣旨给兵部,兵部直接发公文。
檄文通政司直接自己在邸报上刊登,然后由各地方负责宣讲。
通政司还会定期将圣旨内容刊登在邸报上,然后由御史按照邸报内容监察地方,如果发现不对劲,直接弹劾,弹劾用的是奏本,奏本和题本不同,奏本到了京城,通政司直接送到司礼监,不经内阁。所以很多明朝小说里,说什么内阁首辅留中奏本,这是胡扯的,明朝能留中奏本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人是皇帝,光明正大的留中,还有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可以在堪合的时候故意不送到皇帝面前。
以上就是明朝的政务流程,这套流程始建于洪武,完善于永乐,成型于宣德。环环相扣,几乎是完美的。不过依然有漏洞。
第一个是六科的封驳,上面已经说清楚了,六科的封驳本质上是核对,监督的是内阁而不是皇帝。之所以六科的封驳权会给人一种合法抗皇命的错觉,是因为文官集团在里面钻了制度的漏洞。
从司礼监发出的谕,即中旨,整个大明朝只有三个机构可以承接,一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二是内阁,三是锦衣卫。这是由这三个机构的性质决定的,内廷不用说,是皇帝的家奴,锦衣卫呢?乃天子亲军,内阁,则性质上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这些都不是正规的国家机构,而是皇帝的私人机构。除了这三个机构外,你把谕送给六科,六科说我乃正规朝廷机构,只承接正规盖过玉玺的正规文书。通政司那边说没有六科的书押,按制度,通政司不能颁行。这两个部门一摆,就直接让皇帝政令出不了紫禁城了,而且皇帝还找不到理由发作,因为都很合规矩啊,都很尽忠职守啊,就算找个太监,绕过六科和通政司,把谕旨送出去,到了地方上,地方官吏也不会接啊,因为谕是用皇帝的私人印件盖的,这个印只有内廷、内阁、六科和锦衣卫认得,其他人都没见过这个印,他们只见过玉玺,你拿这么一张纸去地方官府,只会被当成欺君之罪给抓起来,那要是在谕旨上盖玉玺呢?这在满清,皇帝都不敢干的事你在明朝干?那大明的文官集团就真得给你来一句陛下何故谋反了。
第二个漏洞,这套流程行之有效,是建立在皇帝勤奋且贤明的基础上的。如果皇帝小,司礼监掌印就可以利用批阅的机会忽悠皇帝,比如冯保;如果皇帝懒,那批阅这道流程的直接跳过了,题本在内阁票拟完后直接送到司礼监批红,那秉笔太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代皇帝批阅,那魏忠贤就出来了。如果皇帝小,内阁首辅又和司礼监串通,那张居正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