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光回溯至600多年前,这是一个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净土,龙州的山林地带,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披着翠绿的纱衣,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云雾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轻轻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

龙州,这座被时光遗忘的珍珠,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之中,四季更迭间,春有百花争艳,夏有绿荫蔽日,秋来层林尽染,冬至银装素裹,每一季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座隐匿于翠峦深处的一座古寺――报恩寺。

这座古寺,以其独特的楠木结构,在岁月的洗礼下更显庄重与古朴。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漫步于寺内,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寺内的柏树、皂角树、桂花树,每一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故事,它们见证了龙州的变迁。

寺门之外,古木参天,藤蔓缠绕,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每一步踏入,都能感受到一股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它不言不语,却以一种深沉而温柔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秘密与传说。

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以“报恩”为名修建的寺院。以“报恩”为名修建的寺院在南京、沈阳、兰州等地也有,但是,惟有龙州这座才真正是皇帝下旨修筑的报恩寺。

报恩寺静静地躺在龙州城东面的北山脚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茂密的翠柏林中。这里,群山环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寺院铺设的一道天然屏障,既守护着它的宁静与庄严,又赋予了它无尽的灵秀之气。

报恩寺背倚巍峨的群山,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如同忠诚的卫士,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为寺院增添了几分坚韧与庄重。而面临涪江,碧波荡漾的江水悠悠流淌,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为报恩寺平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与寺院内的古木参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尽管地处偏远,距离繁华的成都城有305公里之遥,距绵阳市区也有184公里的路程,但报恩寺的魅力却丝毫未减。反而,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让它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无论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愿意踏上这段旅程,只为亲眼目睹报恩寺的风采,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报恩情怀。

这座寺院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明代早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与青海的瞿昙寺、北京的智化寺等齐名,共同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匠心。

这座寺院,是平武土官王玺为感激皇恩浩荡,于明正统五年至十一年(1440~1446年)间倾心建造的。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王玺对皇恩的深情回馈,以及明代建筑艺术的璀璨结晶。

报恩寺占地广阔,约2.5公顷,寺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仿佛是为迎接八方来客而特意铺设的。沿中轴线缓缓步入,依次可见山门、天王殿、正殿、万佛阁等主体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展现出一种庄严而又不失和谐的美感。

步入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八字琉璃墙,色彩斑斓,熠熠生辉,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墙前,台阶层层递进,引领着人们一步步走向神圣。台阶两侧,狻猊威严矗立,它们目光如炬,守护着这片净土,也守护着每一个虔诚的心灵。

穿过琉璃墙,来到寺前广场,一座经幢静静伫立,其上镌刻着古老的经文,随风轻轻摇曳,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回响,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

第一院落,从山门起始,至天王殿而终。山门巍峨,位于中轴线的前端,是报恩寺的正门,也是通往佛国净土的必经之路。山门两侧,三桥相连,寓意着通往智慧与解脱的三条道路。北侧的钟楼,古朴庄重,重檐歇山顶,灰色琉璃筒瓦覆盖,每当晨钟暮鼓响起,便能洗净尘世的烦恼,唤醒内心的宁静。

天王殿内,佛像庄严,护法天神威武。殿外,近一米高的台基,更显其庄严神圣。而大悲殿与华严藏,则分别位于二进院落的两侧,两者建筑形制相同,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尽显古朴之美。大悲殿内,千手观音立像高达九米,慈悲庄严,两侧协侍侍立,壁塑生动,令人叹为观止。华严藏内,转轮经藏缓缓转动,诵经声不绝于耳,四根金柱上的泥塑蟠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遨游九天。

正殿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覆盖,更显其雄伟壮观。殿内佛像庄严,金碧辉煌,信徒们在此虔诚礼拜,祈求平安与福祉。

御碑亭、南北长廊、万佛阁……报恩寺的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技艺。万佛阁作为中轴线的末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更是将报恩寺的建筑之美推向了极致。阁内佛像众多,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与传说。

报恩寺,这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寺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平武乃至四川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信徒们祈求心灵慰藉的圣地,更是人们领略古代建筑艺术之美的绝佳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核心,其庄严与宏伟自不必说,而分设于两侧的大悲阁与华严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

大悲阁,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救赎。步入阁内,一股淡淡的檀香与金光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心生敬畏。正中央,一尊高达九米的千手观音像巍然屹立,仿佛自远古走来,带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这尊千手观音像,是整根金丝楠木的杰作,匠人的心血与虔诚都凝聚在这细腻的雕刻之中。观音像全身贴金,熠熠生辉,宝冠璀璨夺目,轻纱随风轻舞,赤足踏于仰覆莲花宝座之上,体态柔美而高大,宛如天人下凡,令人心生敬仰。

最为奇特的是观音的一头四面与身后的千手。一头四面,象征着观音菩萨的广大智慧与无边慈悲,能够洞察世间万物,普度众生。而身后的千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每只手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圆睁的慧眼仿佛能洞察人心,手中的法器更是种类繁多,日、月、净瓶、宝镜、宝印、数珠、莲花、金刚杵……无一不彰显着观音菩萨解救苦难众生的伟大愿力。

这些手,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上下交错,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一片璀璨的星空,互不遮掩,却又和谐共生。它们悬空排成十五层圆弧,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境界与智慧,引领着信徒们走向心灵的彼岸。

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时,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尊千手观音像上,更添几分神圣与庄严。信徒们纷纷前来,或顶礼膜拜,或闭目祈愿,希望能在观音菩萨的慈悲庇佑下,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岁月悠悠,大悲阁与千手观音像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与信仰之旅。它们不仅是报恩寺的瑰宝,更是无数人心中的精神支柱与信仰灯塔。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而寺内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座位于华严藏正中的转轮经藏,它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巅峰之作。

转轮经藏,一座由珍贵金丝楠木精心雕琢而成的塔形器,矗立于大殿之中,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它的设计巧妙绝伦,中心竖立着一根粗壮的立轴,如同佛教中的宇宙之轴,连接着天与地,象征着无尽的因果轮回。立轴上下两端,一端巧妙地套入殿梁之中,稳固而庄严;另一端则稳稳立于圆形地坑中央的铸铁砧上,历经风雨,依旧能够平滑自如地左右旋转,仿佛时间的齿轮,在无声中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转经藏的八角形框架,由横竖交错的木枋通过卯榫结构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既稳固又美观的整体。框架外,覆盖着细腻的木板,每一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打磨,光滑如镜,映射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祥和。框架之上,巧妙地设置了柱子、平座、屋檐、副阶以及精致的栏杆,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

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嵌造于框架之上的天宫楼阁。这些楼阁虽小,却五脏俱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极致追求。楼阁之间,龙凤盘旋,花草争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眼前,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转经藏内,还安置着众多佛像与经典。这些佛像或坐或立,或慈眉善目,或威严庄重,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与信仰力量。经典则整齐地排列于架上,等待着有缘人的翻阅与领悟。金丝楠木的材质,不仅赋予了转经藏防腐防蛀的特性,更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完整保存,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处转轮藏中最为精美、最为完整的一座。

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时,报恩寺内便会传来低沉而悠扬的诵经声。僧侣们围绕着转轮经藏缓缓转动立轴,每转一圈都仿佛在祈愿着世间的和平与安宁。而转轮经藏也在这一圈又一圈的转动中,见证着岁月的更迭与佛教信仰的传承。它如同一座时间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他们走向心灵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