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10月11日,浔阳县港口。
“国昌兄,等候你多时了!”
说话的正是现任浔阳县令张正和,为了接待魏国昌,已经在港口等了半个时辰了。
两人年龄相仿,又同处本土汉阳之外的领地,掌握着航线上的重要节点,天然就会受到洋人势力的挑衅,联络很是频繁。
可能是猜到了张正和亲赴港口接待的用意,魏国昌表现的也很客气,说道:“正和贤弟,你这又是何必呢!”
“咱们俩同朝为官,无需如此客气。”
张正和之前从事移民工作,两人也算是一起共事过,只是后来韩青云接任汉阳总督,便调职原民政署副署长,再到现在的浔阳县令。
可以说官途非常顺利,有那么点平步青云的意思。
骤然接任县令一职,张正和的压力一直都挺大。
既要治理好浔阳县的农业,为汉阳提供水稻、甘蔗等农产品,又要防范来自南洋地区洋人的挑衅。
掌握不好其中的尺寸,不仅影响汉阳的统治秩序,还有可能引发两方的冲突,造成航线节点上的混乱。
这是张正和比较在意的,也比较关注的。
固然浔阳县设立了警备司令部,但警备司令部还要兼顾昭阳县的防务,确实有那么点顾此失彼。
而且两地相距甚远,很难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仗。
故而,两人通信往来较多,彼此之间也是尽量协调沟通,由浔阳县提供粮食,解决昭阳县缺粮的问题。
而昭阳县则输送一批移民,通过这批华人解决浔阳县人口结构的问题,
一同上了马车,张正和就回汉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说道:“国昌兄,陛下召我等参加经济会议,似乎对昭阳和浔阳有不同的定位。”
“这事,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来自民政院的公文已经说明了,将对两县做一些军事上的调整,命令两县的主官有个准备,做好应对。
既然是军事,又是经济会议,肯定是军事和经济的角度看了!
魏国昌长时间从事贸易方面的工作,自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说道:“昭阳县居于南洋的中心地带,简直就是国际贸易航线上的十字路口。”
“若是打造成军事堡垒,驻扎一支舰队,怕是洋人也坐不住。”
“就是这地方太小了,粮食和军械等物资补充困难,难以成势。”
“而浔阳县,则又处于国际贸易航线的边缘地带,重要性要弱一点,估计英、荷等国不会过于在意。”
“陛下召我等回汉阳,说是参加1828年度的经济会议,怕是也对两地的定位发生了改变。”
“具体我也说不好,等回到汉阳就清楚了。”
浔阳还好,昭阳县远离汉阳,不仅防守压力大,而且自保的能力也弱。
基于这种原因,韩青云也准备调整昭阳县的定位,防止激化南洋地区的矛盾。
这时候,英国正在养精蓄锐,同时又在消化刚刚得到的阿萨姆邦,没有心思发起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战争。
而法兰西正在岘港等地区渗透,实力又差了很多,暂时也没想过吞并安南。
整个南洋地区,除了正在爪哇岛苦战的荷兰,其他区域都已经趋于安定,着实不宜表现进攻性,激化地区矛盾。
应该以发展实力为主,尤其在港口、人口、工业等方面。等国家实力上去了,完全不惧英荷等国,那时候才是夏国表现的时候。
故而,韩青云下发明文召张正和、魏国昌两人回汉阳参加相关的经济会议。
听了这个分析,张正和恍然大悟,说道:“国昌兄高见,令小弟茅塞洞开。”
魏国昌是从军事的角度分析,自然有其道理。
不过,这也做不得准,不敢打包票,说道:“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正和贤弟听听就可以了。”
“今晚休息一晚,明天还要赶路。”
“等到了汉阳,一切就都清楚了。”
到了专为夏国官吏设置的驿馆,张正和安排了吃食,休息了一晚。
次日,两人带着随行侍从,乘着商船赶回汉阳。
1828年10月18日,夏国召开了第一次经济会议,议题是经济发展,会议主持人是韩青云。
参加会议的有各部门尚书,以及各县主官,分别是首辅大臣骆秉忠、财务大臣陈安国、矿业大臣崔文正、工业大臣孟雄等数十人。
会议前,韩青云做了简短发言,总结了1828年度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1828年10月1日止,浔阳籍适龄婚育女子移民总计约3.1万人,现已全部登记结婚,收到婚介费用约155万块银元。
另,从琉球王国、安南王国、朝鲜王国、日本王国等国移民适龄婚育女子8700余人,现已全部登记结婚,收到婚介费用约78万块银元。
从清廷、兰芳、巴达维亚、安南、昭阳县等地区移民华人男子1.7万人,共贷出贷款227万块银元,年息5%,5年可产生利息56.75万块银元,年利息约11.35万块银元。
此三项,就是移民收入,总计年收入约245万块银元。
至于黄金矿场,则从劳工进驻前的3万两增产到了11万两,截止9月结束,共生产黄金39万两,约936万块银元。
另外还向琉球王国、安南王国、朝鲜王国、日本王国等国出口耕牛1.3万头,营收33万块银元。出口马约7000匹,营收29万块银元。
两项合计所得,贸易营收约62万块银元。
有收入就有支出,这是维持运转的基本逻辑。
一是,移民方面,主要是贿赂清廷的官商,夏国前三季度总支出约81万块银元。
二是,贸易方面,则主要是进口清廷的布匹、茶叶、瓷器等物资,以及巴达维亚的粮食、兰芳的甘蔗、龙目岛的石灰石,总计支出约182万块银元。
令,从英属印度购入蒸汽机、钻床、车床等工业设备19台,支出约53万块银元。
三是,薪俸方面,包括矿工、海员、军队、官吏等人员的开支为810万块银元。
除了支出和收益,夏国煤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年产近9.3万吨煤炭。
现有的三个高炉生产生铁约为2200吨,正在加紧建设的第四个高炉预计1829年中旬完工,预计该高炉年产约900吨生铁。
可以说,夏国的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尤其在移民方面的收益逐年增高,成了黄金矿场之外的第二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