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级中学

1828年3月15日,南半球明洲汉阳府的秋季。

经过半个多月的紧急商议,新成立的公署都有了新的负责人。而移民署的移民方案,也得到了全面通过,正式落地执行。

不过,资金缺口极大,需要韩青云尽快筹措。

一大早,韩青云正陪着妻子孟钰吃早饭,闲聊之际管家韩安找了过来,传达着总督府衙那边的消息,说道:“老爷,移民署的骆署长一大早就候着了,说是今天有一批大陆的移民到港,想请示您的意见。”

移民,这是韩青云一直很关心的事情,任职移民和贸易署署长的时候都是亲自过问,并从中挑选一些年轻的才俊加以培养。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会挑中,还是要看人的!

现在虽然接任了总督一职,但韩青云还是想培养更多的年轻人,以此为汉阳的根基打下坚实的基础。

匆忙间吃了几口,才吩咐管家韩安,说道:“韩伯,带他到署衙的书房等我,我等会就过去。”

随后又跟孟钰交代着最近要办的事情,说道:“夫人,婧仪跟着我快五年了,进门的事就麻烦夫人代劳了。”

孟钰,长着一张鹅蛋脸,单眼皮衬托着倾城倾国的容颜,非常的耐看。再加上168cm的山东大高个,配着一双细腻光滑的大长腿,那简直绝了。

就是前胸瘪了点,估计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好在孟钰并没有依仗自身的美貌就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很欢迎高婧仪入门。只是因为韩老爷子过世,就耽搁到了现在。

回头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高婧仪,孟钰才和颜悦色的说道:“夫君,婧仪帮了你这么多年,进门是应该的,回头我就交代韩伯去办。”

韩伯,即韩安,生于1785年7月27日,徐州府人士,跟韩青云算是本家。早年间因为黄河泛滥成灾,便跟着韩老爷子一起在海上讨生活。

等到了汉阳定居以后,就一直在府里做事,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人,用着也放心。

见孟钰没有吃醋,韩青云赶紧提醒侍立在旁边的高婧仪,说道:“婧仪,别愣着了,还不感谢夫人的大度。”

高婧仪,直隶永平府人,现年21岁,长着一张圆脸,笑起来贼好看,就连韩青云这种铁石心肠的男人都能化了,就是平时板着脸做事的时候显得有点冷酷。

就面容而言,高婧仪虽然谈不上绝美的姿色,但其拥有前圆后翘的身姿,以及并不逊于孟钰身高,绝对算是第一档的美女行列,与孟钰齐名。

两人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点,绝不独领风情!

经韩青云提醒,高婧仪瞬间回过神,亲自给孟钰倒了一杯茶水,态度相当的端正,说道:“夫人,自从来到汉阳,就一直侍奉在老爷身边,感谢您能给我这个入门的机会。”

作为回应,孟钰接过茶水,表达了认可,说道:“婧仪,这些年辛苦你了,你的事我会亲自督办,绝不会亏了你。”

两人态度谦和,并没有发生阴阳怪气的争议,倒让韩青云放心了许多。跟两人打了声招呼,便忙事情去了。

到了前堂署衙书房,韩青云阻止了正要起身的骆秉忠,开门见山,说道:“秉忠,这次移民有多少人?什么时候到港?”

骆秉忠对移民数据了然于胸,随口就将数据报了上来,说道:“禀总宪,移民的快船已经传来了消息,若是海上没有意外,大概十点就能到港。”

“此次从远东大陆沿海地区移民总计约有1800人,成年男子约900人,适龄婚育女子约600人,其他青少年移民约有300人。”

“另外从南洋地区移民男女华人1200余人,扶桑、安南、半岛等地区移民适龄婚育女子2700余人。”

粗略估算了一下,总计约有5700余人。

有了这些新到港的移民,不仅解决了部分工厂、矿场、农场缺人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单身未婚未育的问题,也算是稳定了汉阳的发展。

韩青云心里高兴,不免要给移民署一点萝卜鼓鼓劲,说道:“秉忠,移民署任务非常艰巨,能一次性带来这么多移民,我心里高兴。”

“等会我给你签发一张20000块银元的支票,你到汉阳银行支取现银,给移民署的职员和海员分分,算是总督府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银元,汉阳府流通货币,由汉阳铸币厂铸造,汉阳银行负责发行。

按照总督府颁布的现行币制,每块银元约重25克,含银89%,含铜10%,含锡1%。两块银元可兑换一两白银,或1000文制钱(即铜钱)。

有了这笔丰厚的赏赐,移民署职员和海员每人平均可得13块银元,快赶上海员一个月的薪水了。

得了总督府的肯定和奖励,骆秉忠心里也高兴,

他倒也没忘记要请示韩青云的意见,将移民分配的事情拿了出来,说道:“总宪,这几天各公署衙门都盯着移民署要人,不知该如何安排。”

本身而言,移民都是按总督府的用人计划进行分配,奈何韩青云接任总督以来相继成立了九个公署。

由于分配方案在前,这些新成立的公署都错过了最佳分配时机。现在无人可用,只能找到了移民署。而移民署又做不了这个决定,只能向韩青云请示了。

况且,韩青云还要优先挑选,从中筛选几个可堪任用的年轻人加以培养,就更由不得移民署擅自决定了。

考虑到这些新署衙刚刚成立,且专业性极强,韩青云直接做了批复,说道:“这批移民肯定不行,六月份倒是有一批小学生毕业,让他们去学校挑人。”

“这批五年制的小学生虽然读书不算多,但起码认识字,也懂基本的算学知识,可以放在各公署培养。”

“假以时日,这些学生便是汉阳府的中流砥柱!”

韩青云若是不提这批即将毕业的学生,骆秉忠都快忘了这茬了。

当年刚在汉阳府落脚,韩青云便主持建立了汉阳府的第一所小学,并将所有未成年的孩童和少年送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这批小学生年龄层次不齐,有7岁的孩童,也有13岁的少年,甚至还有17岁的大龄青少年,可以说年龄差距极大。

好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有基本的社会认知,教起来倒也不费事,尤其还是简单的识字教育和基本的算学知识。

仅半年时间就掌握了拼音的读法,及算学的加减乘除。至于剩下四年半的小学时间,则是不断加深巩固学到的知识,以及承担起低龄孩童的教学任务。

也正是有了这批青少年辅助,韩青云脱离了繁重的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小学教材于1828年年底编成。

次年3月份,小学教材引入夜校,五年制的成年夜校也正式建校开学,致力于成年人的扫盲教育,为汉阳府的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现在经过五年全日制小学和非全日制夜校的培养,这批年龄层次不一的小学生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查阅字典,学会了普通话,也学会了基本的加减乘除。

虽然谈不上知识渊博,亦或出口成章,但只要有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自学的能力还是有的。

若是再加以培养,也可以成为实用型人才。

当然,事关后备人才的储备,韩青云也没有忘记初级中学。既然聊到了教育,就免不了教育署去做工作。

将教育署署长叫了过来,韩青云亲自部署了任务,说道:“教育署刚成立,工作中心要放在初级中学上面。”

“五年制小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可以从中筛选一批自学能力优秀的成年毕业生,以及小学任职的老师,成立一个初级中学研学班,一起研读学习初级中学教材。”

“等九月份初级中学正式建成开学,教育署可以从这个研学班抽调精干师资调任初级中学各学科老师,相关学科老师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承担起初级中学的教学任务。”

“至于研学班剩余的师资人员,一部分继续承担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另一部分调任各公署衙门。”

初级中学教材选自远东大陆的经史子集和西方的教科书,历经三年时间编成,由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思想、自然、体育等十门学科构成。

只是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内容相对较少,也比较笼统,需要后期不断的从经史子集中补充,亦或引进西方的科学著作补充。

当然,学校的实验也少不了!

至于国文,已经经历过小学教学,课程会过渡到语法的使用,以及文章的鉴赏和立意等内容。

其他初中课程也差不多,都是在小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