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取舍

张进紧握不放,她挣扎无果也就任由张进握住。

这个特殊年代不同于后世,男女之间只有确定了恋爱关系才会牵手。

“我明天要去县城了!”

“为何走得如此匆忙?”苏红梅面露好奇表情。

张进回应。“我想建个废品收购站。”

“哦,这个生意大有前景,就是需要渠道才能经营!”

“我己经找到了。”

张进简略说了关于收购站的构想。

苏红梅美目现出异彩。“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你来林虎没多久,竟能在短时间内打通渠道!”

“哦,我可是天才!”

张进顿了片刻后说。

“等我忙完废品收购站的事,一定要当众跟你确定恋爱关系!”

“谁要跟你谈恋爱,不怕丑!”苏红梅嗔道。“你干嘛啊,真坏!”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江浙富甲天下,苏家在江淅能称得上大户,实力、底蕴绝对雄厚!

只可惜风起之后,越是富商面临的压力越大!危机也越大!

苏红梅平日里郁郁寡欢,估计也和苏家近况不佳有关!

张进心说。

“今日定情之后,苏红梅就是我的女人,不管她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护她周全!”

……

次日早上,袁学文、李建朋两人听到钟声,起来准备上工。

就在他们走出宿舍的时候,被张进叫住。“你们先别急着去,我有话要跟你们说。”

“什么话啊?”

此时,贾耕也起来了,他竖起耳朵偷听。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去外面说。”

张进注意到了他的举动。

“好的。”

三人走过一个僻静角落。

张进讲述了准备办废品收购站的事情。

“因为是筹备阶段,暂时只需要一个人去,我想征求你们的意见!”

两人面面相觑。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他们体会到了种田的艰辛,播种、除草、去虫、施肥到收割,每个环节都不落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名言本来他们以为只是句套话,可现在才知道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虽然废品收购站名字不好听,还要走街串巷收破烂;但毕竟是在县城生活,生活条件比农村强多了,更何况还不用干农活。

只要稍微有头脑的人,便知道如何取舍!

袁学文、李建朋两人都想去,但名额只有一个,所以终有一人要作出让步。

一时全场皆静,落针可闻。

李建朋思索片刻后,率先表态。“我的意见还是让袁学文去吧,他读的书比我多,见识也比我广!”

张进微微点头,废品收购也是有点眼力劲的,很多农民们眼中的的废物,也许就是捡漏的良机!

在这方面袁学文见识确实比李建朋渊博,也能给他更大助力!

“你也说过不想再当农民,要不还是你去吧?”袁学文摇了摇头。

他不是不识好歹的人,李建朋如此爽快的让出工作机会,倒让他产生了愧疚之情。

“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就是一个去废品收购站工作机会,我们能不能爽快点,别像娘们一样推来推去!”

李建朋面露坚定表情。“你好好协助张进把废品收购站的生意做起来,到时候我也可以进城帮你们!”

袁学文闻言点了点头,看向张进。“什么时候走?”

“今天上午。”

“好吧!我去做做出发前的准备。”

话音刚落,袁学文离开现场。

张进一向推崇的是不要听人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的鉴别之术;他很欣赏李建朋的举动,想更多了解李建朋。

“我们出去走走吧!”

张进发出邀请。

“好的。”

“你来插队之前是不是就认识贾耕?”

李建朋点了点头。“你猜的没错。”

原来李母和贾母都出生在49城附近的一个村里,李母姓梁,贾母姓秦;秦姑娘和梁姑娘从小就认识,婚前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她们长大后都进城,嫁给了工人。

他们两家人关系亲密,李建朋和贾耕也成了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李建朋面露惆怅表情。“谁能想到后来我们竟成了相逢也不相识的陌路人,真是造化弄人!

“抱歉,看来我说到了你的伤心事!”张进面露歉意。“如果你不想说,我不会追问!”

“这些事憋在心里太久,向你倾述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宣泄渠道!”

李建朋继续讲述。

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没过几年,李父和贾父都因为意外事故,年纪轻轻的身亡,留下了孤儿寡母。

厂领导体谅她们,让她们进厂顶替了各自丈夫的工作,给了她们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也就是在这时,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

贾母无心钻研技术,几年过去仍然只是最普通的工人;偏偏她又不甘寂寞,常常为了改善伙食,不惜在众人面前卖弄风骚,成了厂里有名的“秦金莲”!

跟贾母不同,李母虽然家庭负担也很重,但是她能钻研技术,成了厂里有名的技术能手,大家都喊她“梁师傅”,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都会请她出面。

李母也因此受到厂领导的提拔,成为七级焊工。

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李家兄弟姐妹实在太多,李母工资虽然涨了不少,但仍然不够几个孩子的开销!

工作之余,她还为别人缝补衣服,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街坊邻居看到李家日子过得艰难,有时候也会主动送点食物给李家;李母虽然表示感谢,但一律拒收。

她常常教育李建朋,做人要自立自强,不能习惯性的依赖他人!

李建朋受了她的影响,打过零工,带弟弟妹妹掏过耗子洞;但他也是有原则之人,从不做偷鸡摸鸡的事情,插队也是想帮她解决家里开销。

与李母相反,贾母在厂里风流成性,回到胡同里却常常扮可怜,博取街坊邻居同情,收受街坊邻居送的食物;还自认为这是众人欠她的,如果别人炖了肉不分给她,她还指桑骂槐说别人不体恤她们孤儿寡母。

贾耕受了她的影响,经常偷鸡摸狗。

正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长了,众人对贾母的行径颇为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