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摩洛哥史
- 王铁铮主编
- 5856字
- 2024-10-25 15:17:09
四、罗马人的征服与统治
罗马人的征服
罗马在灭亡迦太基之后非常忌惮北非地区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以妨碍它称霸地中海。因此,罗马利用马西尼萨诸子之间的不和,不断地干涉努米底亚王国的内政,企图分裂努米底亚王国。
公元前118年,马西尼萨的儿子米西普萨(Micipsa)将王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他弟弟的私生子朱古达(Jugurtha)。然而,朱古达不久便杀死了堂兄,并袭击在努米底亚王国首都锡尔塔(Cirta)70的堂弟,重新统一努米底亚王国。71公元前112年,朱古达下令杀死居住在锡尔塔的一批罗马商人和高利贷者。次年,罗马统治者兴兵讨伐,朱古达动员全国力量进行抵抗。战败后,朱古达逃往盖图里,与其岳父毛里塔尼亚国王博库斯一世结盟,共同对付罗马。在博库斯一世的援助下,朱古达屡次击败精锐的罗马军队。然而,在战争持续5年之后,努米底亚军队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公元前106年,罗马收买博库斯一世,诱捕朱古达并将其押往罗马处死。罗马元老院为了酬谢博库斯一世,将努米底亚王国的西部领土划归他管辖,毛里塔尼亚王国的东部边界便从穆卢耶河向东扩展到凯比尔河。毛里塔尼亚王国一度国势强盛,而努米底亚王国的东部则沦为罗马的附庸国,朱古达同父异母的兄弟高达(Gauda)成为傀儡国王。72公元前49年,努米底亚国王朱巴一世(Juba I)在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与庞培(Gnaeus Pompey)的罗马内争中支持庞培,在庞培失败后,朱巴一世自杀。恺撒将努米底亚王室流放至罗马,并在努米底亚实行直接统治。
公元前80年,博库斯一世逝世,马斯塔尼索苏斯(Mastanesosus)继任毛里塔尼亚国王。公元前49年,马斯塔尼索苏斯去世之前,把王国平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博库斯二世(BocchusⅡ)分到穆卢耶河以东的毛里塔尼亚,相当于现在的阿尔及利亚西北部;博古德(Bogud)分到西毛里塔尼亚,也就是现在的摩洛哥。
公元前38年,博古德听命于安东尼,亲自率远征军赴西班牙与屋大维军团作战。其臣民在丹吉尔反叛,博库斯二世趁机出兵吞并了西毛里塔尼亚,获得屋大维(Gaius Octavius Augustus)的封赏,成为毛里塔尼亚王国的唯一统治者。公元前33年,博库斯二世去世,毛里塔尼亚王国便由屋大维统治。
公元前29年,屋大维立努米底亚王国末代国王的儿子朱巴为努米底亚国王,称朱巴二世(JubaⅡ)。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 (Augustus,意为“神圣的”)称号,宣布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5年,罗马元老院决定将努米底亚纳入罗马帝国,使其成为一个行省。为弥补朱巴二世的损失,奥古斯都委任他为毛里塔尼亚国王。
朱巴二世自幼在罗马宫廷成长,又由奥古斯都做主娶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 the Great)之女克利奥帕特拉·塞莱娜(Cleopatra Selena)为妻。因此,他在位期间对罗马十分恭顺,实际上就是罗马皇帝在北非的代理君主。73因为自小在罗马接受教育,他文采风流,既是艺术家和文学家,又是哲学家,他用希腊文写过历史、地理和戏剧等著作。朱巴二世上任后,致力于当时的科学研究和艺术教育,创建了一座著名的图书馆,培育了橄榄种植,发展了榨油业、葡萄种植业,以及沿海的渔业等。他还同地中海周边国家以及罗马帝国各属地进行贸易,并在由迦太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建立起来的贸易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不少城市。朱巴二世还铸造了带有他以及王后头像的金币和银币。在朱巴二世统治的48年间,毛里塔尼亚发展成西地中海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74
公元23年,朱巴二世去世,其子托勒密(Ptolemy)继位。他统治王国17年,毛里塔尼亚王国继续保持着繁荣与富有。公元40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邀请托勒密访问罗马,并借机处死了托勒密,将毛里塔尼亚王国变成罗马帝国的属地。这激起毛里塔尼亚广大农牧民和奴隶的愤怒,一场反抗罗马占领的武装起义迅速兴起。罗马皇帝派遣大量军队历时4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公元44年,罗马将毛里塔尼亚划分为两个行省:穆卢耶河以东(今阿尔及利亚西北部)是毛里塔尼亚恺撒里西斯(Mauritania Caesariensis),省府为恺撒里亚75,穆卢耶河以西(今摩洛哥北部)是毛里塔尼亚廷吉塔纳(Mauritania Tingitana)(省府为丹吉尔)。76至此,除埃及以外的北非大部分地区均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摩洛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罗马统治下的政治经济状况
罗马在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建立直接统治以后,将其分为4个行省。在原迦太基的领地即阿非利加(Africa)省设置总督领行省,往西依次是努米底亚行省、毛里塔尼亚恺撒里西斯行省、毛里塔尼亚廷吉塔纳行省。努米底亚行省由罗马任命的一名军事长官负责,而毛里塔尼亚恺撒里西斯行省和毛里塔尼亚廷吉塔纳行省则由罗马各委派一名省长,负责军事、行政和财政事务。罗马统治下的这一地区史称“罗马非洲”(Roman Africa)。
摩洛哥北部地区作为毛里塔尼亚廷吉塔纳行省的一部分,被置于罗马的统治之下。虽说该行省的疆域并未明确划定,但可以确认的是,它囊括了今日摩洛哥北部地区,南部边界线从大西洋岸边的拉巴特向东北经非斯延至塔扎直到乌季达(Oujda)。77
在政治上,摩洛哥由罗马帝国委派的省长进行统治,他被授予一定的民政权力和军事权力。78 罗马对摩洛哥的统治与北非其他行省略有不同。罗马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属地范围较大,并且已经开发,殖民化程度较高。而对于处在北非边缘地带的摩洛哥,罗马只是把它当作保护北非属地安全的侧卫。因此,罗马对摩洛哥的占领并未深入腹地,对摩洛哥的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也相对较松。毛里塔尼亚廷吉塔纳的南部边界距北部地中海沿岸只有400公里纵深。罗马人建造的利姆(Limes)79从塔扎和非斯延伸至大西洋沿岸拉巴特以北6公里处的塞拉,用以防御来自南部地区柏柏尔部落的攻击。80对于利姆以南地区,罗马人并未进行直接统治,而是采取与当地部落首领结盟的政策,给予部落首领领导头衔和礼物以确保他们的忠诚。因此,除了间或的突袭和劫掠,属于罗马行省的利姆以北地区几乎没有受到来自南方部落的严重威胁。81
在经济上,罗马人大力开发北非领地的农业资源。在罗马人提供的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下,摩洛哥在水利灌溉、谷物和亚热带作物种植等方面都得到显著发展,谷物、橄榄、无花果、葡萄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罗马在北非各行省实行大地产制,大力发展庄园制经济。在灭亡迦太基后不久,罗马便在阿非利加省颁布了公共土地法,规定只有罗马公共权力机构才拥有土地所有权,从而把迦太基的丰田沃土收归为罗马公有地。依照此法,罗马将后来吞并的努米底亚、昔兰尼加、毛里塔尼亚的土地也据为己有。罗马人将掠来的大片土地划分成50公顷的方块,无偿分给罗马退伍军人,或以纳税为条件分给其他罗马移民。罗马工商业奴隶主们看到在北非经营土地有利可图,便掀起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一部分移民因罗马皇帝赏赐得到土地,更多的人则是买到或租到一大块土地,还有人投资于生荒地的开发。后来,罗马贵族、元老院的元老以及征税团的官吏也纷纷在北非获取大地产,建立起自己的大庄园。当地的柏柏尔农牧民因失去了土地而不得不到罗马人的庄园做雇工;或者租种罗马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并缴纳沉重的税赋或实物地租;还有很多人被迫迁往山区或南部的荒漠地带。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开始向封建制过渡。在摩洛哥收获的农产品除了供应罗马驻军和地方执政官外,大多被运往罗马本土,以供罗马皇帝使用和供应给其臣民。包括摩洛哥在内的罗马非洲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的谷仓。82
罗马统治下的摩洛哥,沿海地区的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有了一定发展。在大西洋沿岸丹吉尔半岛的考古发掘显示,在斯帕特尔角的海岸沿线曾有一处金枪鱼渔场。从现存遗迹可以看出,其规模相当大,设施完备,包括围墙、隔墙、柱子、神殿和腌鱼用的盐水箱等等。83
罗马统治时期,摩洛哥的城市有了显著发展。罗马统治者在北非通过搞城市化来推行“罗马化”。从恺撒至图拉真,在近两个世纪的统治中,罗马在北非建立了许多军屯市,它们开始只是罗马驻军的城堡,后来逐渐发展成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这种军屯市在屋大维时期增多,其中迦太基、吉尔达和锡加最大,在这三个城市的辖区内,不少原来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市,甚至是繁华的大都市。据统计,当时罗马非洲至少有500座城市,整个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400万,城市人口高达130万—250万,约占罗马非洲人口的30%—75%。84城市居民主要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包括罗马驻军首脑、行政长官、大庄园主和工商业奴隶主等。此外,城市居民还有希腊人、腓尼基人和柏柏尔人中的富人。城市中也住有为奴隶主服务的工匠、执役等下层当地人。城市是罗马人政治、经济统治的重心,军事和行政长官以城市为依托,统辖着附近的广大农村地区。
在罗马殖民时期,摩洛哥的城市也按照罗马风格迅速发展起来。如丁吉斯、塞拉、利克苏斯和沃吕比利斯85,这些城市都建有罗马式的纪念碑、剧院、广场、商业街道,甚至还有一些专业作坊。其中,在公元3世纪初已颇具规模的沃吕比利斯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从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它有六座城门,城围2.5公里。城内有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包括集会广场、神殿、剧场、公共浴室和凯旋门等。
罗马人在北非各城市极力推广罗马文化。拉丁文和拉丁语被用作官方语言。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和犹太教在此期间开始在摩洛哥传播。基督教最初由商人和海员传入摩洛哥沿海城市,后逐渐传入内地。由于基督教普世主义和平均主义的教义对民众颇具吸引力,公元3世纪始基督教在摩洛哥得到广泛传播。犹太人在摩洛哥定居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第一批犹太人移民是从巴勒斯坦随着腓尼基人而来的,他们给当地人带来了一种神教。在伊斯兰时期之前的几个世纪,他们在摩洛哥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建立犹太人社区,传播犹太教,柏柏尔人纷纷皈依犹太教。但是,伊斯兰教的到来终止了这一改宗过程。尽管如此,就整个北非地区来说,受罗马宗教和文化影响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北非的广大农村和山区依然保持着非洲的古老文化传统,占北非人口大多数的柏柏尔人仍然信奉着自己的神灵,使用自己的文字,讲着自己的地方语言,恪守着自己的风俗习惯,过着传统的农牧生活。罗马化的城市犹如大沙漠中的绿洲一样,仅仅是北非传统社会之上的亭台楼阁而已。
罗马在北非的统治是为罗马统治者和贵族服务的,是建立在对北非人民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当地柏柏尔人来说,真正享受到这种繁荣的只是柏柏尔人的特权阶层或上层。在罗马化的过程中,摩洛哥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社会阶层。受罗马人的影响,摩洛哥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少部分人受益巨大,其中包括已经变成罗马公民的大地主、军人、地方执政官、商人、艺术家和其他城市居民,他们进入学校,光顾公共图书馆,讲拉丁语,享受着罗马公民生活的所有好处。他们形成了一个与在罗马北非城市生活的欧洲裔公民完全平等的社会阶层。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部分人则受益甚微。其中有被剥夺了土地的柏柏尔农民,这些农民被迫在罗马庄园遭受奴役,或负担税赋和地租以租种小块土地。这类群体还包括采石工、灌溉沟渠挖掘者、采摘和踩踏葡萄的农工,以及榨油工人等等。他们讲腓尼基语或柏柏尔语,生活在贫穷落后的村庄,对精致而文明的城市生活完全不了解。86上层的奢华与下层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孕育着社会矛盾的爆发。
柏柏尔人起义
罗马在北非地区的统治和掠夺,引起北非柏柏尔人持续不断的反抗。其中最著名的是塔克法里纳斯(Tacfarinas)领导的大起义。塔克法里纳斯是努米底亚人,曾在罗马辅助军团服役,后逃离部队,在奥雷斯山区(the Aures Mountains)各部落中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他提出了归还柏柏尔人土地的口号,得到柏柏尔各部落的广泛支持。公元17年,塔克法里纳斯发起了反抗罗马统治的武装起义,他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屡挫习惯于阵地战的罗马军队。起义持续8年之久,范围遍及从的黎波里塔尼亚到毛里塔尼亚的广大地区。由于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公元24年,起义最终被镇压,塔克法里纳斯战死沙场。
公元40年毛里塔尼亚王国沦为罗马的属地后,当地居民在艾迪蒙(Aedemon)的领导下发动持续4年之久的反罗马起义。由于起义军的顽强抵抗,罗马的“毛里塔尼亚行省”只局限于摩洛哥北部。118年,北非爆发更大规模的起义,范围从阿特拉斯山区到奥雷斯山区,以致罗马皇帝哈德良亲征,起义持续多年才被镇压下去。138年,势头更猛的大起义再度爆发。罗马皇帝不得不调集重兵前来镇压。起义此起彼伏直到2世纪末,沉重打击了罗马在北非的统治。253年,法拉克辛(Faraxen)率领柏柏尔农民和奴隶在卡比利亚举行大暴动,反对罗马帝国的奴隶化政策,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各行省群起响应。大暴动持续了10年,直至262年才平息。罗马统治者为此付出了免征税的代价。罗马在北非各行省的南疆经常遭到柏柏尔部落的袭击,罗马势力也始终未能侵入摩洛哥的里夫山区。285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放弃对沃吕比利斯城的统治。后来城市落入当地柏柏尔人部落的掌控之中。罗马的行政管理机构从摩洛哥被吞并的大部分地区撤离。
罗马帝国晚期,在整个4世纪和5世纪初叶,柏柏尔人频繁发动起义,矛头指向罗马大庄园主和横征暴敛的罗马官吏。斗争以基督教外衣为掩护进行。基督教于公元2世纪传入北非,3—4世纪得以广泛传播,在北非形成许多具有当地特点的土著教派。其中以多纳图斯教派(Donatism)影响最大。该教派领袖是柏柏尔人基督徒、迦太基主教多纳图斯·马格努斯(Donatus Magnus)。他认为财富即罪恶,主张人们过淳朴的生活;教徒人人平等,从本地教徒中选举产生牧师和长老等神职人员,反对罗马主教的控制;抨击穷奢极欲的罗马贵族,反对为罗马服军役。这些主张实质上是反对罗马统治的政治斗争在宗教上的反映。而这也是该教派在深受罗马压迫的北非人民中得到广泛和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335—347年,以努米底亚为中心爆发了带有宗教斗争性质的阿哥尼斯特(Agonistici)87运动。这是一次由信奉多纳图斯教的柏柏尔人阿斯基多和法西尔共同领导的奴隶、隶农和贫苦农民的联合大起义。起义者洗劫罗马人的大庄园,焚烧奴隶名册和债券,杀死大庄园主和高利贷者。起义发展迅速,席卷了整个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地区。罗马派重兵镇压,起义者英勇战斗,阿斯基多和法西尔先后战死,多纳图斯主教继续领导起义。最终在罗马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很多起义者被杀,起义运动暂时受挫。373—375年,毛里塔尼亚的柏柏尔王公费里姆为争取独立,联合多纳图斯派发动起义。起义军摧毁许多大庄园,占领毛里塔尼亚恺撒里西斯行省省府凯萨里亚。后来,在罗马大军的镇压下,费里姆因遭部落叛卖而战败身亡,起义最终失败。公元5世纪初,以努米底亚为中心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再度兴起,阿非利加行省的许多地区也参加了起义。罗马统治者节节败退,只保留对休达的控制权。418—420年,起义一度受挫。429年,汪达尔人从西班牙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与汪达尔人迅速联合起来,运动达到高潮。430年,起义者杀死罗马教会在北非统治的代表奥里留·奥古斯丁(Aurellus Augustinus)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