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摩洛哥史
- 王铁铮主编
- 5349字
- 2024-10-25 15:17:07
二、社会与经济面貌
人口与民族
摩洛哥现总人口为3734.5万(2021年)。5在独立后的20年间摩洛哥的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全国人口由1960年的1162万上升到1982年的2042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8%。此后,由于生育率下降等,摩洛哥的人口增长率开始逐年下降。至2005年,人口年增长率降至1.1%;2020年,人口增长率为1.3%。6
摩洛哥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以阿特拉斯山脉为界,西北部人口稠密,东南部人口稀疏,南方的半沙漠地区甚至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7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升高,2005年为55.2%,2019年增至63%。大西洋沿岸的城市中人口最为集中,例如,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有368.4 万人,人口密度高达1520人/平方公里,首都拉巴特有186.49万人(2019年)。7
从年龄结构来看,摩洛哥人口非常年轻,以2019年的人口数据来分析,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15岁以下人口占到27%,60岁以上人口仅占11.4%。8
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是摩洛哥的主要民族,占人口的99%;包括犹太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等在内的其他人种占1%。
阿拉伯人是摩洛哥的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主要定居在平原和高原的草地、大西洋和地中海沿海地带以及各大城市中。南部和西南部半沙漠地区和中部地区约有250万阿拉伯游牧民和半游牧民。现今摩洛哥的大多数阿拉伯人已经不属于纯粹的阿拉伯人,而是自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摩洛哥后与柏柏尔人通婚的混血后裔。阿拉伯人在摩洛哥拥有政治文化优势。
柏柏尔人是摩洛哥的土著居民,占全国人口的40%左右。历史上,柏柏尔人长期与侵占本土的外来者抗争。罗马人曾用了250年都未能彻底征服他们,罗马人认为凡是不属于希腊或罗马的人种都是不文明的“野蛮人”(Barbarian),而“野蛮人”在拉丁语中的发音正好为“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始西征北非的阿拉伯人也用“柏柏尔人”来称呼马格里布的非阿拉伯人,但柏柏尔人则自称为阿马齐格人(Amazigh),意为“自由的人”。
柏柏尔人大多生活在山区。柏柏尔人有三个主要的部族:桑哈贾人(Sanhaja)、扎纳塔人(Zenata)和马斯穆达人(Masmoda)。桑哈贾人是柏柏尔部落中人数最多的部族,他们是来自南方草原和沙漠的游牧民,分布在中阿特拉斯山和大阿特拉斯山的东部。扎纳塔人来自东部的塔菲拉勒特和阿尔及利亚,他们从事游牧业,控制着塔扎走廊,分为伊夫林部落和马格拉瓦部落两大部落。马斯穆达人是摩洛哥最古老的柏柏尔人部族,生活在大阿特拉斯山的西部和阿特拉斯山脉西北部的里夫山区及大西洋平原地带,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过着定居生活。马斯穆达人分为三支:古马拉人、巴格瓦塔人和马斯穆达人。
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后,以及在后来的摩洛哥各王朝时期,柏柏尔人经历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的过程,柏柏尔人被阿拉伯人快速地融合同化。如今,根据相貌和语言来判断,还是比较容易将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区分开来的。柏柏尔人有明显的相貌特征:肤白,脸型酷似欧洲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们的眼珠是黑色的,头发是棕红色的;而柏柏尔人中的马斯穆达人则具有非洲黑人的特征。
此外,摩洛哥还有30多万其他民族的人口,主要包括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等欧洲移民,还有长期在摩洛哥生存的犹太人,以及一部分非洲黑人。欧洲人和犹太人都居住在大城市。犹太人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是一支数量较大的少数民族,但自以色列建国和摩洛哥独立后,犹太人大量移居以色列,现在摩洛哥境内的犹太人大约3000人。
语言与宗教
摩洛哥以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为官方语言,法语全国通用。自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先后实施的五部宪法都明文规定阿拉伯语为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摩洛哥人在教育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使用阿拉伯语。特别是《古兰经》用阿拉伯文写成,摩洛哥的宗教书籍也采用阿拉伯文,因此人们在宗教生活中也都使用阿拉伯语。但是,这一规定忽视了占全国人口超过1/3的柏柏尔人和柏柏尔语在摩洛哥也很流行的事实。在柏柏尔人争取语言文化权利和身份认同的不懈努力下,2011年摩洛哥通过的新宪法确定柏柏尔语同阿拉伯语并列为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柏柏尔语主要流行于柏柏尔人聚居的农村和山区。柏柏尔语有很多方言和土语,近些年来,摩洛哥政府一直努力推广一种标准的柏柏尔语——塔马塞特语(Tamazight)9。
法语和西班牙语对摩洛哥的影响很大。1912年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殖民当局在摩洛哥推行法国语言文化。独立后,摩洛哥政府仍鼓励人民学习法语和法国科学文化。法国人在摩洛哥开办许多法语学校,法语成为摩洛哥的通用语,在商贸、医学、科技和外交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摩洛哥与法国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摩洛哥的许多组织和机构都以法语为工作语言,大学里大多数课程也用法语讲授。在摩洛哥北部,特别是丹吉尔和得土安(Tétouan)地区,有两小块西班牙殖民保留地——梅利利亚和休达(Ceuta)。它们是西班牙在摩洛哥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西班牙文明在这里根深蒂固,当地大多数居民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
摩洛哥宪法明确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信奉逊尼派的马立克教法学派,但其受官方扶持的苏菲派提加尼教团(al-Tariqah, al-Tijaniyyah)10影响较大。摩洛哥政府重视伊斯兰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大、中、小学中,普遍开设宗教课程。伊斯兰教在摩洛哥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位居阿拉伯世界的西部边陲,长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因此摩洛哥的宗教信仰不像其他阿拉伯国家那么狂热。摩洛哥的宗教官员采用宗教律条时,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调整。伊斯兰教一般不允许偶像崇拜,但摩洛哥穆斯林却可崇拜修士或圣者。因为虔诚的举止和信仰的专注,修士的生命被认为是祝福和恩典,即使死后也是如此。许多摩洛哥人会去敬拜修士的坟墓或神龛,他们以为这样灵魂就好像历经了一场洗礼。
摩洛哥国内也有少数人信奉其他宗教。大约有2.3万人信奉天主教,境内的基督教徒占总人口的1.1%,犹太教徒占0.2%。在丹吉尔和卡萨布兰卡等城市,可以看到天主教堂、犹太教堂和清真寺比邻而立的景象。此外,在摩洛哥还有极少数的印度教徒。
经济结构与发展概况
自独立以来,摩洛哥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变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政府振兴经济的计划和措施下,摩洛哥构建起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开放性经济体系,经济取得长足发展。1980—1985年,摩洛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9%;2006—2011年,GDP 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5%。2021年,摩洛哥GDP达1327.3亿美元,年增长率为7.4%,人均GDP为3496.8美元。11摩洛哥成为非洲第五大经济体。
摩洛哥的主要经济部门包括农业、捕鱼业、旅游业、采矿业、纺织和服装业等。磷酸盐出口、旅游收入和侨汇是摩洛哥的主要经济支柱。
农业在摩洛哥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农业人口达1364万,约占全国总劳力的42%。全国可耕地面积为89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为558万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向日葵、亚麻、甜菜和烟叶等。摩洛哥的粮食自给率只有60%,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粮食。2008年,摩洛哥政府推出“绿色摩洛哥”计划,旨在提高摩洛哥的农业生产技术。2016—2017年摩洛哥粮食产量达510万吨,同比增长203%。12果树栽培在摩洛哥相当盛行,故而,摩洛哥是非洲有名的“水果王国”,所栽培的果树品种与中南欧大致相同。水果的产量相当丰富,大部分作为出口品,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其中以柑橘类水果所占比重最大。橄榄、柠檬、葡萄和柚子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摩洛哥还盛产椰枣、桃、甘蔗、无花果、香蕉和杏等水果。
摩洛哥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它不但是非洲最大的渔业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丁鱼出口国。摩洛哥主要有三大渔区,即北部地中海的胡塞马渔区、大西洋的阿拉伊什(El Araich)与阿加迪尔之间的渔区,以及伊夫尼(Sidi Ifni)与西撒哈拉之间的渔区。捕鱼旺季是每年的5—11月。2015年摩洛哥的捕鱼量约135万吨,出口收益超过10亿美元。13
摩洛哥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磷酸盐储量居世界之首。摩洛哥是世界第三大磷酸盐生产国,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市场的1/4,磷酸盐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2016年,摩洛哥的磷矿石产量为2690万吨,出口790万吨,磷矿石及加工制品的出口额约为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2018年,摩洛哥的磷矿石产量猛增至3760万吨,出口1130万吨。14磷酸盐成为摩洛哥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摩洛哥磷酸盐公司(Office Cherifien des Phosphates,OCP)是磷酸盐及其制品的专营机构,目前拥有四大磷酸盐矿区,在四大出口港拥有专用码头,并拥有数家磷酸盐衍生品加工企业、子公司和研究所。
位于西部的胡里卜盖(Khouribga)矿区是摩洛哥最大的磷酸盐矿区,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其矿脉厚度达10米,矿石品质好,磷酸盐含量高达7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好的磷酸盐矿之一。第二大磷酸盐矿区为优素菲耶(Youssoufia),这里采掘出的磷酸盐矿通过铁路专线被直接运送到邻近港口萨菲的大型精炼厂提炼。本格里尔(Benguerir)矿区和梅斯卡拉(Meskala)矿区的储量和产量也极为丰富。另外,摩洛哥占领的西撒哈拉地区也蕴藏有丰富的磷酸盐矿,布克拉(Bucraa)矿区磷酸盐矿床储量约17 亿吨。其矿藏大部分为露天矿,选矿很便利,也适于机械开采,而且这里开采出的磷酸盐品质高。布克拉建有现代化的磷酸盐矿区,年产量可达370万吨。
摩洛哥的纺织工业较为发达,全国约有1700家规模不等的纺织厂,1/3纺织品供出口,2/3满足国内消费需求。2016年,纺织服装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出口额约3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0%。纺织品主要出口到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食品加工业和鱼类加工业是摩洛哥重要的经济部门。农产品加工方面,有利用橄榄、胡麻、棉花籽的榨油厂,以卡萨布兰卡为中心的制粉厂和制面厂,以及占有重要地位的制糖厂。摩洛哥的沙丁鱼罐头可与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竞争。南方著名海港萨菲是国内沙丁鱼加工厂的集中地,沿海的一条9公里长的马路两侧,密布着110多家沙丁鱼加工厂,其加工能力占全国的95%。随着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摩洛哥输出的沙丁鱼罐头品种也不断增加。这些出口的罐头成为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桌上佳肴,为摩洛哥赚取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主要产品有毛毯(地毯)、皮革制品、金属加工品、陶瓷、木制家具、刺绣和编织品等,其中以毛毯和皮革制品为大宗,是热门的外销品。制革手工业具有令摩洛哥人引以为豪的传统,自古以来便驰名遐迩;制靴手工业相当盛行;拉巴特的地毯也远近闻名。
对外贸易历来都是摩洛哥的重要经济部门,发展出口一直是经济投资的重要方向,主要输出品有磷酸盐产品、锰、铁、铝、锌、化肥、服装、皮革制品、软木、针织品、地毯、水产、水果和蔬菜等。主要输入品有小麦、糖、奶制品、茶、食用油、机械设备、钢材、汽车及其零配件、飞机、金属器材、化工产品、纸张、水泥、电子产品及半成品、仪器和军事装备等。摩洛哥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贸易伙伴为欧洲国家,它与欧洲国家的贸易额约占摩进出口总额的70%。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国是摩洛哥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2004年,摩洛哥与突尼斯、埃及、约旦签署了“阿加迪尔协定”,宣布成立四国自由贸易区。同年,摩洛哥分别与美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2010年,摩洛哥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随着贸易对象和进出口产品的增加,摩洛哥的对外贸易总额基本呈逐年增加之势。2013、2016、2020年的贸易总额分别为561、643.4、950.3亿美元。15
摩洛哥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享有“北非花园”之美誉,同时旅游资源丰富,因而旅游业比较发达。来摩洛哥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加,2005年为584.3万人次,2010增加到928.8万人次,2019年更是高达1134.9万人次。游客主要来自法国、西班牙、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近些年,来自中国的游客也迅速增加。2017年摩洛哥旅游收入约76.6亿美元,占GDP总量的6.8%,16旅游业成为摩洛哥的第二大经济支柱和第二大创汇来源。根据2010年提出的摩洛哥旅游业发展“2020愿景”规划,到2020年将实现如下目标:将旅游业规模扩大一倍,新增八个目的地,入境旅游人数增加一倍,国内游客人数增加两倍,跻身世界前20个旅游目的地之列,旅游业收入达1400亿迪拉姆(约合170亿美元)。17为实现这一愿景目标,摩洛哥政府专门成立了摩洛哥旅游发展基金(The Moroccan Fund for Tourism Development,FMDT),投资150亿迪拉姆,兴建酒店等各种旅游设施,加强景点建设和服务,增设旅游职业学校,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目前摩洛哥全国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口约有50万。
摩洛哥的迷人之处除了有山、有海和有沙漠及绿洲外,还有许多保护良好的古建筑。摩洛哥对老城(Medina,麦地那)原貌的维护,以及对重点古迹文物的保护,更是不遗余力。在努力建设开发新城的同时,大多数的老城区被保存下来,甚至不添加任何新的道路和其他建筑,以便留存几百年的阿拉伯市场、手工艺品作坊、古巷、古老民居,乃至传承古老的生活习俗。老城尽量维持其古风古貌,以满足观光客的好奇心。因为古迹众多又保护周全,截至2019年,摩洛哥已有九处历史文化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次于埃及。这九项世界遗产包括:非斯老城(Medina of Fez),马拉喀什老城(Medina of Marrakesh),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Ksar of Ait-Ben-Haddou),梅克内斯历史名城(Historic City of Meknes),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Volubilis),得土安老城(Medina of Tétouan),索维拉老城(Medina of Essaouira),马扎甘葡萄牙城(Portuguese City of Mazagan),拉巴特现代首都与历史古城(Rabat, Modern Capital and Historic City: a Shared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