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仙女是什么?道之化身!

秦晔手指滑动,敏锐的在标题一栏看到小仙女的字眼,顿感好奇。

好家伙,版本t0又整什么花活了,必须批判一番。

秦晔点入小仙女视频,而各朝天幕也再次亮起。

历代古人顿时来了兴致,不知道这回天幕会带来什么知识或人物介绍。

通过之前袁隆平的视频,他们已经初步了解,天幕传递的信息可能来自后世,因而各朝君王颇为重视。

若从天幕视频学会后世知识,或许对他们治理江山有所帮助。

别的不说,若能研究出天幕说的那杂交水稻,饥荒对王朝统治的动摇将大大降低,毕竟老百姓要求很简单,能吃饱饭就行。

对此老朱就颇有体会。

实在不行,能找到占城稻也好,毕竟对于宋真宗之前的朝代,占城稻也能显著改善国家粮食总产。

不过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先看看天幕这回会带来什么知识。

而天幕这回却给他们来个惊喜,只见天幕中出现一只绿皮肥胖,如同蛤蟆的人形生物双手抱胸摇头,好似女子撒娇。

看的不少古人面露惊恐,连连后退。

……

大秦

咸阳,咸阳宫

“咣!”

嬴政双手撑住桌案,猛地起身,桌上阅览的竹简,刻字的刻刀都被打翻在地。

匆匆走至殿外,顶着太阳,手指天幕天幕对李斯问道:“此乃何物?世上莫非真有鬼神乎?”

“丞相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可知此乃何神?我看其痴肥丑陋,莫非饕餮化形?”

李斯沉思不语,嬴政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天幕第一次出现猫妖化形,这次是饕餮化形,世上果真有神鬼之事?若能自己能窥视那方世界一二,那~

原本嬴政因占城稻和杂交水稻而准备大展宏图的心,再次倾斜到长生之上。

似是看出嬴政所想,李斯不再沉默,神色坚毅道:“陛下,臣闻法家之道,在于崇法尚实,不信虚妄。古之典籍,鬼神之说虽繁,然皆寓于寓言,以警世人。

大秦也不崇鬼神,只尊法度。昔日商纣之时,有言妖星现世,乃亡国之兆,实则乃人祸之始,纣王暴政,民不聊生,终致国破家亡。

又如春秋之时,宋国大旱,民间传言乃旱魃作祟,实则乃官员贪腐,水利失修,百姓苦不堪言。此二者,皆世人误以鬼神为因,实则皆为人祸之果。

且夫,天地万物,皆遵循法度,有序而行。若有鬼神能随意化形现世,岂不乱了天地之序?此物出现,或为自然异象,亦或后人奇技,然皆非鬼神之实。

陛下乃大秦之主,当求富国兴邦而非鬼神。占城稻与杂交水稻之事,关乎国计民生,实乃陛下大展宏图、富国强兵之良机。

六国余孽尚存反意,还望陛下以大业为重。”

面对李斯的恳切之言,嬴政点头道:“丞相之意,朕已明了。”

李斯闻言哑然,不再多言,嬴政的性格他了解,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他认定的事能轻易劝动才奇怪。

……

南梁

建康

舍身同泰寺

古朴庄严的寺院中,弥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肃穆。

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寺院的青石板上,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寺庙披上了一层佛光。

寺内古木参天,枝叶繁茂,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大雄宝殿中,香烟缭绕,烛光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令人头昏脑胀,忘却尘世烦恼。

佛像庄严,金光闪闪,佛祖仿佛正用慈悲的目光注视着世间的一切。

僧侣们身着袈裟,手持经卷,或坐或立,口中诵念经文,声音低沉而悠扬。

而梁武帝萧衍端坐于佛像下一朵莲花宝座之上,闭目凝神,面容慈悲,仿佛已融入这片极乐净土。

他身着袈裟,头戴宝冠,宛如一位真正的菩萨,正以其无尽的智慧与慈悲,引领着天下苍生走向解脱之道。

天幕再现,萧衍目睹那绿皮蛤蟆怪后却闭目凝神,默诵佛经,以平复内心之波澜,口中诵着《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短短260字诵完,萧衍睁开双眼,目光如炬,直视那天幕上绿皮蛤蟆怪说道:“佛祖显灵,告知朕此乃天魔。吾等修行之人当知天魔侵扰,乃修行路上的试炼。此魔现世,欲令吾等心生退转,远离佛法。然吾等若能以此为契机,坚定信念,勤修佛法,则天魔之扰,反成修行之助缘。

佛法亦言,‘烦恼即菩提’。天魔虽令吾等心生惊怖,然若能以菩提观照,则此惊异之心,亦可转为修行,令吾等佛法更加精进。

吾等当知,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因缘灭。天魔现世,亦不离因缘和合。吾等当以平等慈悲心,观待一切众生,不起分别,不生怨恨,方能体悟佛法真谛。

佛祖成佛之际,天魔虽扰,然佛祖以无上智慧,照见一切法空,终得解脱。吾等亦当以此为榜样,无论天魔如何幻化,皆能以一颗平常心应对自如,不被其所惑。

故而,吾等当以此天魔现世为修行之契机,勤修佛法,广行慈悲,以普度一切众生。如此,方能不负佛祖慈悲示现,亦能令国家昌盛,百姓安乐。”

大雄宝殿两旁或坐或站的僧侣们听闻萧衍以佛理解释天幕异象,皆心生敬仰,面露虔诚之色。

他们深信,这位既是皇帝又是菩萨的君主,正以其无尽智慧与慈悲,引领着大梁成为地上佛国。

此事若成,佛祖身旁有帝名,永堕轮回亦不惧,此乃无上功德!

一位年迈高僧,手持经卷,颤巍巍的站起,颤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敬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昔有转轮圣王,以正法治世,令百姓安乐,功德无量。今有陛下以菩萨之心,皇帝之尊,融合王法与佛法,普度众生,实乃古今未有之盛事,其功德更是超越前贤,光照寰宇。”

他继续引经据典,言辞恳切,要为萧衍找到佐证,证明其为天命真王:“《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陛下以平等慈悲之心,观待一切众生,无论贵贱,皆施以佛法甘露,消除众生妄想执着,使众生得以显露如来智慧德相。此等胸怀,实乃菩萨再世,广度有情,慈悲无量。”

高僧的话语如同清泉流淌,滋润着众僧侣的心田,他们纷纷点头称颂,声音此起彼伏,犹如梵音缭绕,环绕整个同泰寺。

“陛下不仅以佛法治国,更以慈悲化民。推行佛教,广建寺庙,度僧无数,使得佛法在世间得以广泛传播,众生因此得以听闻佛法,修行解脱。此乃陛下之大慈悲,大智慧,大功德也!”一位年轻的僧侣激动道。

众僧侣纷纷附和,声音中充满了对梁武帝萧衍的敬仰与感激,毕竟若无陛下,他们这些和尚也不过是秃驴,哪能有这么高地位。

……

随着天幕绿皮蛤蟆怪的抱胸摇头撒娇,一道沉稳男音自天幕传来

【不可被定义,不可被质疑,版本t0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家来盘点一下,近期出现的三大版本之子。】

……

春秋

函谷关

被尹喜拦住要他留下真传的老子闻言一怔,顿住右手刻刀看着天幕,又看向左手竹简,不禁沉思:“不可被定义,不可被质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者含义竟如此相似,莫非天幕显露的这版本之子就是道之化身?”

而且天幕所言,近期出现的三大版本之子,也就是说,版本之子有很多,以前也有过不少?

老子越想越心惊,如此多的道之化身,天道究竟想干什么。

天道有变,危矣~

……

天幕的声音继续传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位小仙女的逆天言论。】

【不认识就不能帮我买单吗?】

【该故事发生在某高校食堂,一位小仙女正在买肉夹馍,就在付款时就看到一个男生朝他走了过来,于是普信值拉满的小仙女就开始幻想,以为男生会帮他付款,并问他要联系方式。】

【然而令小仙女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男生只付了他自己那份钱,随后转身便走了。】

【巨大失落感涌上心头,小仙女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于是连夜写起了小作文,发到了校园表白墙上。】

【于是就有了不认识就不能帮我买单吗的逆天言论。】

〈up老婆[狗头]〉

〈↓不点赞你们老婆[狗头]〉

〈反弹〉

……

东汉

洛阳,北宫

春和景明,班昭身着一袭素雅的襦裙,端坐于凉亭之内,手捧一盏清茶,与邓太后共赏宫中溪水潺潺之美景,共议国事。

却听天幕忽现奇谈,言及小仙女的逆天言论,引得二人纷纷侧目,心生好奇。

邓太后轻摇一柄精致的团扇,其上绣着金线勾勒的凤凰图案,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埋怨,叹道:“陛下真是让人费心劳力,总有诸多琐事需本宫亲自操持,真是要把先帝留下的家业全败光了。”言罢,她轻轻放下团扇,目光再次投向天幕。

班昭闻言,温婉一笑,劝慰道:“太后勿忧,陛下年幼,尚需时日成长。待其明理懂事,自会分担太后之忧。”言罢,她轻轻抿了一口清茶,目光亦转向天幕,心中暗自思量这“小仙女”究竟是何方神圣。

然而当天幕之上话语一转,提及那位“小仙女”之种种行径时,班昭与邓太后皆感惊愕。

她们原以为这世间真有仙子下凡,欲与凡间女子一较高下,却不料这“小仙女”竟是讽刺那些无德之辈的戏谑之词。

班昭微微蹙眉,心中涌起一股不悦之情。

她自幼饱读诗书,深知女子亦能顶天立地,岂容这些无德之辈败坏女子之名?

邓太后见状,关切地问道:“曹大家,你可是有何不妥?”

班昭轻轻摇头,将心中不悦压下,反而说道另一个引起她注意的字眼:“太后可知这‘高校’是何物?”

邓太后闻言,目光中亦透露出几分好奇之色,摇了摇头道:“本宫亦不知此为何物,莫非是与我大汉太学相似之地?”

班昭沉吟片刻后,点头说道:“高者,崇高之意;校者,校正之所。闻此名,似与学问有关。想来,这‘高校’应是供人学习求知之地,类似于我大汉太学。只可惜,这世间对女子求学多有偏见,使得诸多才女无法施展才华。”

言罢,她轻轻叹息一声,目光中流露出对女子命运的无奈。

邓太后听后,轻颔凤首。

她深知班昭所言极是,作为后宫之主,她不仅要管理好后宫辅政国事,更要为天下女子争取更多的权益。

于是,她说道:“曹大家所言极是,本宫亦曾想过,若能让女子也能入太学学习,那该多好啊!只可惜,这世道对女子总是太过苛刻。”

班昭闻言,心中亦有所感。她深知,在这男尊女卑的世道里,女子想要出头,何其艰难,若非她乃官宦出身,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和太后成为闺中密友,何谈拥有如此地位。

她轻声说道:“太后所言极是。然而,改革之路总是充满荆棘。若想让女子也能入太学学习,还需我等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邓太后听后目光坚定,身为女子的她深知女子亦有才能,只是碍于妇德不能展示自己,更无机会学习,若能让女子也有机会读书学习,天下又能多多少可用之才,班昭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她暗下决心,虽不能立即推动男女同校之改革,却可先从后宫之中选拔才女,教授她们学问之道,以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行推动此事。

于是道:“曹大家,你乃后宫之中才女之首,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理吧。”

班昭闻言心中大喜。她深知这是邓太后对她的信任与重托。于是,她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臣女遵命。”言罢,她转身离去,心中已有了计较。

……

南宋

武夷山下

武夷精舍之中,朱熹正襟危坐,讲学于众弟子之前。

窗外竹影婆娑,清风徐来,室内书香弥漫,众多书生聚精会神,等待先生讲学,气氛肃穆。

忽而,天幕之上光芒闪耀,映出一幕高校食堂之景,小仙女的言行举止,被尽收眼底。

朱熹见状,眉头紧锁,面露诧异之色,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凝重地望向天幕,仿佛在穿越时空,审视着后世女子的行为与品德。

众弟子亦抬头观望,皆感惊奇,他们纷纷议论,揣测着天幕的寓意与启示,待天幕说完一段,朱熹缓缓开口,言辞间透露出对后世女子的感慨。

“吾闻后世女子,竟得读书识字之机会,此乃大善,观此女行径,实乃有违妇德,不知廉耻,吾心甚痛也。

读书识字,若只增其私欲,而不明其大德,便如湍流中的浮萍,随波逐流,不知所终。

学问之道,本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此女以己之幻想,妄图他人之施舍,他人未遂其意,便诬告诽谤,此等心态,岂是读书女子所应有?”朱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责备与失望。

心中不禁暗叹,莫非自己提倡让女子学习知识是错的?

真如孔夫子所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头戴乌纱,身着青袍的弟子闻言,起身问道:“先生,女子读书,是否更易陷于此等谬误之中?”

他言带疑惑,似有不解。

朱熹摇头叹息,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非也。读书识字,乃明理之本。然若不重品德修养,学问亦难以致用。此女之行,虽乃学问之耻,但实为风气所致,上行下效,人心自暗。因而吾辈当倡明妇德,以正世风。”

又一弟子急切道:“先生,若遇此等女子,当如何教化之?”

朱熹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弟子,仿佛在寻找着答案,他缓缓开口:“当以理服人,以德化之。先使其明辨是非,知晓妇德之要义。而后以学问为引导,使其知书达理,自强不息。如此,方能使其回归正道,成为有用之才,安宅兴家。”

言罢,朱熹目光深邃,望向窗外。

天幕之上,‘小仙女’之影已没,然其言行举止,却仍在朱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