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荀真并没有久留,勉励荀非两句,留下一个盒子和一些银钱就离开了。
盒子里装着一颗丹药,刚一打开,别有异香扑鼻,整个屋内的元气都浓郁了几分。
【聚元丹(九品)】
【类别:丹药】
【效用:加快吸收元气速度,滋养气血,强化筋骨。】
“二叔,倒是有心了!”
荀非默默地将其收起,荀真亦有一子二女,较大的两子女名为荀新和荀玲,二者也都是考生。
较小的不过稚童,荀非前身和这些小辈不算熟悉,记忆也相当模糊。
这聚元丹对于九品都有效果,对于他们这些未入品的来说自然是大补之物。
荀真把这东西给他一份,而不是全给自己的儿女,真的算得上是一视同仁,视如己出。
将盒子收好,这丹药药效持久,自己若是服用,最好明日先请假三日,专心吸收元气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丹药的功效。
不多时,二叔荀真所说的侍女被送到了院落之中。
“见过老爷!”
看着眼前这身着一袭淡黄长裙的明媚少女给自己请安,荀非也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本应也在考取功名的时候,却只能给自己当侍女。
不过荀非也知道,荀家的侍女基本上都是年幼之时就已经被卖入荀家,除非有什么奇遇,不然考取功名希望渺茫。
当荀家的侍女,至少衣食无忧,不愁生计,倒也未尝不算是一条谋生之路。
“起来吧,你叫什么名字!”
“还请老爷赐名!”小侍女怯生生的说道。
作为分配给荀非的侍女,她原先的名字不能继续再用,需要让荀非命名。
荀非再度叹了口气,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厚厚的壁障……
“既然是夏天相见,就叫你念夏吧!”
“念夏……念夏,谢老爷赐名。”小侍女显然对这个名字比较满意,眼角都带着三分喜色。
“别叫我老爷,以后叫我大郎即可!”荀非对于老爷这两个字感觉到别扭极了。
他接受并且融入这个时代的规则,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还是做一些改变。
至少这第一步,就是摆脱老爷这个让人不快的称谓。
“是,老……大郎!”念夏显然有些纳闷,不过还是执行了荀非的吩咐。
从他被赐给荀非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完全是荀非的私人财产,荀非的命令对于她而言就是最高指令。
“家里的事情就交由你来打理,这是月钱,你看着置办,中午不用给我做饭,我一般在司法监不回来!”
荀非简单的嘱咐了念夏几句,然后就让其在院落中找一间房住下。
念夏显然是个能干的侍女,手脚麻利且勤快,仅仅是刚来半天,就让荀非感受到了有人服侍是一件多么让人舒服的事情。
琐事打理的仅仅有条,不需要荀非去浪费时间精力,也让荀非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修行法门乃是不进则退的东西,即便是笔画神通已成,荀非还是习惯性的练上一会。
但当荀非写完第一个字之后,盯着自己写出来的“法”字,若有所思。
虽然字还是那个字,但是不一样了。
昨日练出神通之后就遇到了考核,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揣摩着这笔画神通的神异之处,将其当作一门进攻神通,似乎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荀非沉吟片刻,用上了神通,书写了一个静字。
静!
一字落下。
烦乱思绪消失,心静神定,不急躁不担忧,只觉得一阵平静。
“难怪坊间传闻,君子落一字而值千金,三品大儒的字帖甚至比三品道门仙人的符箓更为珍贵!”
荀非伸手触向纸张,只觉得触手温润,丝丝凉意透入身体,让人头脑为之一清。
“难怪书写之道能成为文道三教十家的根本,再怎么高深的思想,终究需要用文字来承载。”
“而这文道三教十家之中,以儒家【君子六艺-书】为基础之最,成为各家官吏入门必学之法。”
“不过听闻各家后续进阶之法并不相同,也不知道法家是何法门,也许明日可以请假之际,可以请教一番!”
荀非点了点头,将此事记在心中,将“静”字放在一旁,平静地抄写大商法典。
大商法典是荀非所最熟悉的东西,完全可以倒背如流。
但是荀非还是每天坚持抄写大商法典。
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大商法典,乃是大商法家高人倾尽心血所谱写的法典,是大商十九州通行的官吏执行手册和行为规范宝典。
荀非经常会在脑海之中模拟一些场景,然后套用大商法典的条文去进行裁定和处罚。
不过荀非也并非一味地遵循大商法典,他也同样会套用前世的经验去反思大商法典之中的内容。
毫无疑问,与前世的法律条文相比,大商法典更为严肃,或者说严苛,但却并非重刑主义。
毕竟在大商儒教与佛道并齐,高于包括法家在内的其他十家,法家很多主张和言论都无法发展下去,没有走向极端,或者说被限制走向极端。
法家忽视的道德,却是儒家最为重视的一部分内容。
两者竟有相辅相成之意。
不过更多的还是以儒教为主,法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
很多时候,荀非甚至能从大商法典的内容之中就看出一些东西,比如说诸子百家之中各家的关系。
法家与农家和兵家的关系密切,与儒家、武道五家的关系并不融洽……
荀非很清楚,自己的一些理念可能在大商王朝格格不入,所以他以大商法典和荀家的家规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限制自己不说出某些惊世骇俗之言。
他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还太少,甚至未能迈入超凡,他也无法肯定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就一定正确。
他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这个世界的冰山一角,在真正深入了解之前,荀非不敢妄下定论。
用前世的经验来揣测一个超凡的世界,显然不合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荀非牢记着这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