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他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有着许多典范战例。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军事上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他善于向古人学习是分不开的。如他在评论战国时期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时说:“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1]

这个战例有着较为复杂的政治、军事背景。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军事战术上的战例,还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对于外交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战国时期,秦、楚、燕、韩、赵、魏、齐七个诸侯国争夺天下霸权,相互攻城略地,形成了“七雄争霸,逐鹿中原”的局面。

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野心勃勃,也想学秦国收拢人才,找个卫鞅一类的人物来替他治理国家,于是作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花了许多钱来招致贤士,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果然来了一个名叫庞涓的人,声称是当世高人鬼谷子的学生,与苏秦、张仪、孙膑是同学,他在魏王面前大吹大擂,说只要自己能当大将,其他国家决不足畏。魏王就信任了他,庞涓当了大将,他的儿子庞英、侄子庞葱、庞茅全都当了将军,“庞家军”倒也确实卖力,训练好兵马就向卫、宋、鲁等国进攻,连打胜仗,弄得三国齐来拜服。东方的大国齐国派兵来攻,也被庞涓打了回去。从此魏王就更信任他了。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魏国为了扩张地盘,魏惠王派遣大将军庞涓统率八万精兵去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魏军的强大攻势,很快就连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也被魏军包围了,形势十分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出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说:“救赵好还是不救赵好呢?”大臣的意见并不一致,形成了意见相反的两派,勿救派以相国邹忌为代表,他主张“与其救赵,不如勿救”。主救派以谋臣段干朋为代表,他深谋远虑,提出了“乘魏之敝,围魏救赵”的军事谋略。他向齐威王建议说:“不救赵是不讲道义,且对齐国也没有好处。”齐威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段干朋回答说:“魏国攻赵,如果吞并赵国都城邯郸,就会直接威胁到齐国,齐国也会失去抗魏的盟友,这对齐国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救赵,将齐军驻扎在赵国郊外,魏军见到齐军到来,就会不继续进攻赵国,实力也就不会受到损耗,齐军也就难以战胜魏军。所以不如先去攻打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睢县),分散魏军的力量,待魏军攻取赵都邯郸,实力有所消耗,军力疲惫之时再乘势攻打魏军,就能够一举两得,不仅能战胜魏军,也解救了赵国。”齐威王认为段干朋的意见很对,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一面答应了赵国使者求救的要求,以增强赵国抗魏的决心;一面派遣部分军队,联合宋、卫两个小国,攻打魏国的襄陵,使魏军处于两面作战的境地。魏军经过与赵军一年多的激战,于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3年),攻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但实力却遭到了很大的消耗,军队也极为不堪,亟待休整。此时,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齐王便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围困魏国,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消灭他们十万大军,并杀了魏太子申。魏国从此走向了衰落。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毛泽东把这一著名的战例运用到了抗日战争中。他说:“在反围攻的作战计划中,我之主力一般是位于内线的。但在兵力优裕的条件下,使用次要力量(例如县和区的游击队,以至从主力中分出一部分)于外线,在那里破坏敌之交通,钳制敌之增援部队,是必要的。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2]

在抗日战争中,围魏救赵的方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很多成功的战例。这与毛泽东善于古为今用是分不开的。

注释

[1]《读〈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都·制胜·孙膑〉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66页。

[2]《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