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有效学习

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目标呢?大学时光是无比宝贵的,但也是十分短暂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科学地学到知识?本节将为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大家知道的名句:“盖世英雄无书不读”(《永奎·示子》)、“才高八斗”(《释常谈·八斗之才》)、“学富五车”《庄子·天下》)、“博古通今”(《孔子家语·观周》)、“博览群书”(《周书·庾信传》),等等,都意味一个人书读得越多越好。多读书对走上社会、有了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因为本身就有许多必修课,精力和时间都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学。传统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广泛爱好”,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我看来,如何“博”,如何“专”,要慎重选择,为了大学毕业以后能够顺利就业,读书理应有的放矢。社会是由不同的“专”组成的“博”,政企事业单位是由不同的专业组成的群体,政企事业需要的是各种专业人才。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一个同感:不少大学生知识面很宽,门门都懂,就是没有一门精,会说不会做。这种状况是导致企业频频辞退员工和就业者频频跳槽的重要原因。在校园博览群书固然好,但是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选择重点,选学有利于以后自己发挥特长的书。

几年的校园生活是很短暂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科学地、专注地学到有用的知识呢?首先得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好职业规划,在职业规划框架内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学。与职业规划中第一选择有关的知识一定要学深、学透,这部分学习应占较多的时间;兼学一些与第二选择有关的知识,这部分学习应占较少的时间;与第三选择有关的知识可以适当了解,这部分学习只占更少的时间。千万不要盲学,就是什么都学,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没有一样精通,到了工作单位后才知道后悔,但为时晚矣。科学地、有选择地、高效地学习尤为重要。

学习有真学习与假学习之分。

要我学=假学习,假学习没有真出路;

我要学=真学习,真学习必有大出路。

假学习是为了分数而学、为了文凭而学、为了炫耀而学、为了面子而学。这种学习是应付式的学习,为了考试被迫去学、去背,既被动又痛苦,书本一丢,头脑中就是一片空白。

真学习是为了理想而学、为了目标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而学。这种学习是有思考的学习、有体验的学习,既主动又快乐,这叫“乐学”。这样的人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

学习方法很多,能否在学习中得到真知,关键是学习的心态。当你怀着喜悦、好奇、渴望、追求的心情去学习时,效率最高,也记得最牢;当你带着被动、漫不经心、无所谓的心情去学习时,效率最低,也记不住。

本来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好多人觉得很苦很劳累呢?其实关键看心态。功利心态,易被淘汰;感恩心态,永不言败

所以,感恩心态一出现,问题马上就不见;仁爱心态一出现,点子方法就无限;空灵心态一涌现,奇迹马上就出现

先把习惯性的方法停下来,重新检查审视心态和方法,“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就是有效学习的根本所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戒子书》)“非志无以成学”是值得我们谨记的真言。诸葛亮是三国名臣、军事家、政论家,在中国历史上是家喻户晓的名相。他告诫孩子的言语,既是自我感悟,又是总结历史人物成败的经典。今天读来还能感受到它仍闪烁着做人哲理的光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这是学业成功的定律。

不读书容易使人感到空虚,不关心国家大事容易使人与社会脱节。学生们在学校要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不能单纯地把网络当作娱乐休闲的工具,可以在网上关注新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等等。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用审视的眼光看待所有观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迷信权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有思想的人,即“博学、深思、慎问、明辨、笃行”的人。